這次美國針對中國,提出了五項對華施壓的計劃,看起來很嚇人,但要仔細想一想,這些計劃幾乎都不靠譜。
![]()
聽起來像是政治表演,但真要做起來問題一大堆,那么,美國這次究竟做了哪五大計劃呢?
打出去的拳頭,先打疼了自己
先說最吸睛的那張“關稅牌”,前段時間,美國提出對華加征100%的關稅,這個數字聽著很猛,可要真實行,美國自己先吃不消。
![]()
現在全球的制造鏈幾乎都離不開中國,美國人穿的衣服,用的手機,很多都是中國制造,就連特朗普自己的特朗普大廈里賣的東西幾乎全是中國制造。
關稅一加,商品價格立刻飆升,衣服貴一倍、手機貴一倍,最終買單的不是中國企業,而是美國老百姓,到時候通脹再起,薪水不漲、物價暴漲,美國選民第一個就不干。
![]()
在農業和制造業上,美國農民靠出口大豆、玉米賺外匯,美國汽車和機械廠靠中國市場維持生產。
如果真把貿易線砍斷,這些行業馬上出問題,農產品賣不出去,堆在倉庫發霉;工廠沒訂單,工人被裁員,失業率上升,這不是打擊別人,而是自家掐脖子。
![]()
第二張牌是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出的“趕出”中國留學生,這也是一記昏招,因為中國留學生不只是去美國上課的,他們還是美國教育的“金主”。
仔細想想,目前有約近30萬中國學生在美國學習,他們每年的學費、消費等,對美國的很多大學和地方經濟來說都是一筆收入來源。
![]()
現在,美國政府要拿他們當政治籌碼,無異于親手掐斷自己的“經濟血管”,除了經濟外,這些學生帶來的還有人才和創新。
美國要是趕走他們,相當于自己關門謝客,直接讓教育和科技競爭力掉隊,矛盾的是,就在一個月前,特朗普還在為中國留學生說好話。
![]()
不僅歡迎中國留學生留美學習,還警告相關人員如果中國學生不來,美國的大學體系會“很快崩潰”。
而第三、四張牌,則是技術封鎖和出口限制,現代產業鏈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鏈條。
![]()
就拿美國想要限制波音零部件出口這件事來說,很多零件都來自中國供應商,而中國又是它的重要買家,斷供只會讓波音損失訂單、利潤暴跌。
科技領域更是如此,美國公司離不開中國市場的規模,中國也有替代方案,結果是美國損失更大。
![]()
第五張牌,則放到了中國和俄油問題上,甚至把之前所謂的100%關稅提高到了500%,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就在10月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指出,美85名參議員允許特朗普針對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對華征收最高500%的關稅。
![]()
但對于此,我國外交部也公開回應,我國和俄羅斯及其它各國開展正常的經貿能源合作正當合法,美國的種種做法無疑就是單邊霸凌和經濟脅迫。
其實,從100%關稅提加到500%關稅、限制留學生、技術封鎖、出口管制、石油問題上全是大動作,但真要做起來,實際上是難上加難。
![]()
反作用力來襲
在物理學里,有個簡單的道理: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強,放到國際關系上,這句話同樣成立。
![]()
美國這些年對中國一輪接一輪地施壓,結果不是把中國壓垮,而是逼出了更強的應對能力,讓中國變得更穩、更自立。
先看技術領域,美國想靠封鎖讓中國“卡脖子”,尤其是在芯片、操作系統、工業軟件這些關鍵環節下狠手。
![]()
但現實卻完全反過來,每一次限制,反而都成了中國科技加速突破的契機,原本很多領域還依賴進口,現在在外部壓力下,中國企業反而更有動力自己干。
無論是半導體設備、基礎軟件,還是工業核心材料,我國都在一步步實現國產技術和原料替代。
![]()
封鎖沒能讓中國倒下,反而逼出了更扎實的自主體系,讓美國多年積累的“科技壟斷優勢”被一點點削弱。
貿易方面,中國也早就不再把美國當成唯一依靠,過去很多關鍵進口都來自美國,但現在中國已經重新布局。
![]()
大豆可以從巴西買,能源可以從中東進,供應鏈可以在東南亞鋪,和亞洲、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區的合作越來越穩,中國的貿易格局越來越多元。
換句話說,美國再怎么加關稅、設障礙,也很難再讓中國陷入被動,更重要的是,中國手里還有幾張硬牌——稀土、鎂、鎢這些關鍵原材料。
![]()
尤其是稀土,更是全球產業鏈繞不開的核心,美國要搞經濟對抗,就得自己掂量掂量,現在,我國已經限制了稀土和技術的出口,能看出受傷的不只是美國,整個西方制造業都要跟著受沖擊。
所以,在這次美國放出狠話后,中國選擇冷靜回應,10月14日,中國商務部再次用這十字回應:“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
這樣的應對,其實是另一種層面的較量,美國越是焦躁、越是頻繁出招,中國就越穩,越能掌握節奏。
沒人愿意當美國的杠桿
美國當然知道現在的處境,所以美國將目光放到了歐洲,想讓歐洲一起對中國進行施壓,但問題在于歐洲很多國家就不想接這出戲。
![]()
從經濟上說,歐洲現在離不開中國,德國的車、法國的奢侈品、空客,這些都是靠中國市場撐著的。
沒有中國訂單,工廠要減產,工人要失業,利潤也會一落千丈,現在歐洲本身經濟就不景氣,通脹高、增長弱,連日子都不好過。
![]()
要是再聽美國的搞貿易戰,等于是往自己傷口上撒鹽,歐洲的企業家和政客都明白這點,所以嘴上可能會配合美國表態幾句,真要上陣,都不想答應。
政治上,歐洲這幾年一直在講“戰略自主”,意思就是想有自己的主見,不再什么都聽美國的。
![]()
歐盟官員和議員早就疾呼:美國,靠不住了,現在特朗普的政策一會兒強硬、一會兒示好,歐洲早就知道,寧可保持距離,也不想被拖下水。
更麻煩的是,歐盟內部根本擰不到一塊兒,一些國家喜歡談人權、講價值觀;另一些國家只看利益。
![]()
尤其像匈牙利、塞爾維亞、希臘、白俄羅斯等這樣的歐洲國家,早就公開說不會參與對華封鎖。
歐洲自己都沒個統一態度,美國想要他們齊心協力去圍堵中國,根本不現實,結果就是,美國高調施壓、動作不斷,但歐洲只是表面上附和幾句,背地里各忙各的。
![]()
所以說,美國的這套對華極限施壓計劃,從設計到執行都有硬傷:手段高調但笨拙,后果嚴重卻難以收場;不僅傷不到對手,反而打亂了自己的經濟節奏。
反觀中國,一邊冷靜應對,一邊加速修復和重塑自己的產業鏈,逐步形成更強的戰略定力。
![]()
參考資料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