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放話、嘲笑“中國人造不出光刻機”的阿斯麥公司,這下整舒服了!還記得2019年那會兒,阿斯麥一個高管信誓旦旦地說:“就算把光刻機全套圖紙送給中國,他們也造不出來。”
這個阿斯麥的高管簡直就是門縫里瞧人,把咱中國看扁了。西方媒體也跟著起哄,以為只憑一臺光刻機就能把中國按在地上摩擦。
![]()
現在才幾年的光景,局面就完全調轉過來了。10月9日,中國出臺的稀土管制新規,阿斯麥突然覺得天都塌了。
原來阿斯麥那些寶貝光刻機,但凡用了一丁點兒中國的稀土或相關技術,沒有中國審批,他們就別想賣出去了。這下傻了吧,想不讓中國吃飯,直接給你鍋都端了!
但是這也不能怪咱們太狠了,大家細細捋捋這段“恩怨”。最初是2019年,美國人借著《瓦森納協議》,非要荷蘭限制阿斯麥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EUV光刻機。
那個時候阿斯麥可不得了了,簡直以為地球離了他們都不轉了。接下來又在2020年、2023年,兩次加碼限制光刻機出口中國。
2024年,阿斯麥就是連中端型號的光刻機都不肯賣給中國了。就這樣,一步步勒我們脖子,趕盡殺絕,以為中國就沒有后招。
不過,美國和阿斯麥可能忘了,中國人下棋,向來看的不是一步兩步。而且中國的手里還握著一張王牌,那就是“稀土”。
![]()
就像再牛的飛機,它也得加油才能飛上天一樣,阿斯麥那些動輒上億美元的光刻機,沒有稀土就根本用不了。
光刻機里的永磁體,需要咱們的釹鐵硼;光學鏡頭的核心材料,得用中國提純的鑭玻璃,這些都是稀土的“家庭成員”。
稀土這東西說起來,本不算稀罕。它其實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是這些金屬是“伴生”的,你要用它,就得把它們分開,難就難在這兒。
這些金屬元素像被強行湊在一起的大家庭,想把它們一個個請出來,難度堪比從一鍋煮好的雜糧粥里,把芝麻、綠豆、小米一一分揀出來,還不能錯一顆。
歐洲國家曾想自己開采稀土,但是探明儲量只占全球的3%(中國稀土占全球36.7%),且他們的礦要么埋在永凍土下,開采成本高得嚇人;要么是藏在溶洞里,難度堪比探險。
歐洲人整天喊著環保,弄出一大堆禁令,結果自己的礦開不了、煉不了。瑞典有個稀土礦,因環保抗議愣是擱置了,多少年都沒動靜。
![]()
最后,實在是沒轍了,歐盟居然在今年9月的一份報告里說要去月球挖稀土拉了——他們怕是被卡脖子卡傻了。
中國在這件事上,真是沉得住氣。從美國制裁華為算起,這么多年西方又是斷供芯片,又是限制半導體,咱們一直沒急著出手。不是沒牌,而是在等最合適的時機。
就像今年初,美國還在嚷嚷“斷供英偉達芯片,中國AI就完了”。結果稀土管制一出,阿斯麥先慌了神——他們的稀土庫存只夠撐8周,一旦斷供,生產線就得停擺。
停擺一年,要交43億歐元的“學費”。所以說,人得意時別張狂。
看看網友的評論,既解氣又在理。有人說:“用我們的稀土做材料,機器還不賣給我們,他們沒資格用!”有人贊嘆:“中國這是下了幾十年的大棋,這招太高了!”
![]()
還有人建議:“就該提高價格既體現稀土的價值,又能制約那些不友善的國家。”大家看得明白,咱們承擔了稀土提煉的污染代價,憑什么要廉價賣給那些卡我們脖子的人?
從阿斯麥當年的狂妄,到如今被稀土“反制”,背后體現的是中國人的大智慧: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驚人。
為什么這個時候才打這張牌呢?一是反制美國:一邊拿中國稀土搞AI、軍工,一邊用光刻機卡中國脖子,這不是“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嗎?還有天理沒有!
二是堵政策漏洞:美國這四、五年間,從中國偷運了4000噸稀土出去。新規把含0.1%中國稀土的外國產品納入管控,就算走私得手,只要用了我們的稀土或技術生產的設備,照樣能依規限制。
西方人總是一葉障目,以為靠著光刻機就能壓垮中國,卻沒有意識到在全球化時代,所有產業都在一張網上,你搞了我,你自己也跑不掉。
![]()
這一回,該輪到阿斯麥和西方的某些政客們好好體會一下“被卡脖子”的滋味了。咱們打完這張“稀土王牌”,往后瞧,肯定還有更多好戲等著上演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