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紐約市長選舉,其受外界的關注程度超過以往任何一屆。
因為在這場市長選舉中,一股“穆斯林”的旋風正在席卷紐約,民主黨穆斯林候選人佐蘭.馬姆達尼在民調中以46%領先,如果佐蘭獲勝,那么紐約市將迎來有史以來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所以,此次紐約市長選舉,已不僅僅是一場地方政治角逐,而是這座美國最大的多元城市在移民浪潮、治安危機、宗教角力和國際熱點下的鏡像,更是美國社會未來發展的一個縮影。
10月16日晚,在曼哈頓洛克菲勒中心的NBC演播室,這場持續兩小時的直播對決,吸引了數百萬紐約人目光。三位主要候選人:民主黨提名人佐赫蘭·馬姆達尼、獨立候選人安德魯·庫莫和共和黨提名人柯蒂斯·斯利瓦,三方展開了首次大選辯論。
佐赫蘭·馬姆達尼:33歲的烏干達裔穆斯林,現任州眾議員,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身份領跑大選,10月9日民調顯示其支持率達46%,其激進愿景承諾免費公交、削減警察經費和對富人增稅。
安德魯·庫莫:67歲的前州長,轉戰獨立候選人后支持率升至33%,憑借豐富行政經驗和對特朗普的“硬漢”姿態,試圖重塑形象,但性騷擾丑聞和COVID-19養老院爭議仍如影隨形。
柯蒂斯·斯利瓦:71歲的共和黨人,目前支持率僅15%,以街頭硬漢形象定位保守派選民,但卻在民主黨選民主導的紐約面臨“邊緣化”困境。
這場辯論火藥味十足:曼達尼與庫莫互懟13分鐘后,斯利瓦似乎“被遺忘”。下面就幾個最關鍵的議題聊一聊此次紐約市長的電視辯論。
移民問題
移民一直是紐約的命脈,2023年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數據紐約市總人口約為840萬。其中,外國出生移民(包括合法移民、難民和無證移民)約占42%,即約這座城市有350萬移民,占總人口42%。
佐赫蘭·馬姆達尼的立場最激進,他承諾強化“庇護所城市”政策,提供更多移民庇護所,并反對特朗普政府的聯邦干預。
馬姆達尼在辯論中強調:“紐約是移民之都,我們必須保護那些逃離暴政的人,而不是將他們推向邊境。”他的策略源于進步派草根動員,鎖定皇后區和布魯克林的穆斯林及拉美裔選民,這些社區占民主黨初選選票的25%。
馬姆達尼的“平等機會”敘事,不僅回應了2024年非法移民涌入引發的住房短缺,還將特朗普的“大規模驅逐”威脅轉化為反擊點。他直言,如果特朗普派兵,紐約將“抵抗到底”。
此舉受到民主黨選民的贊揚和支持,一位民主黨選民稱:“馬姆達尼的移民愿景是紐約的未來,不是恐懼。”
然而,非法移民問題不僅是紐約市選舉的關鍵議題,也是當前美國國內最受民眾關注的議題之一,直接影響了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庫莫和斯利瓦聯手攻擊馬姆達尼的“開放邊界”政策,指責其為犯罪和資源耗盡埋雷。庫莫主張“有序移民”,加強邊境執法,同時提供合法路徑。
庫莫說:“我已處理過移民危機,馬姆達尼的幻想會讓納稅人買單。”這位前州長的策略是打經驗牌,針對中產白人和亞裔選民,庫莫的獨立候選人身份讓他避開民主黨標簽,吸引不滿進步派的中間派選民,在辯論后,民調顯示其移民支持率從28%升至35%。
斯利瓦則走極端保守路線,警告“移民危機正摧毀紐約”,呼吁恢復特朗普時代的“留在墨西哥”政策,并部署“守護天使”巡邏邊境社區。他說:“我見過MS-13如何招募移民青少年”。斯利瓦的支持者認為:“斯利瓦會封鎖邊界,馬姆達尼會開門歡迎非法移民。”
但在民主黨選民占優的紐約,斯利瓦此舉受到極大的挑戰,目前斯利瓦的15%支持率中,80%來自共和黨人,難以滲透中間選民。
總體而言,馬姆達尼的包容策略在多元社區獲勝,庫莫用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和前州長的施政經驗爭取中間派。斯利瓦的硬線則鞏固保守派支持者,卻難成主流。
社會治安:
2025年上半年,紐約地鐵襲擊事件增18%,槍擊案雖降但仍超疫情前水平。馬姆達尼在初選中主張“削減警察預算”,但在辯論中他轉向務實:“我支持社區警務,重訓NYPD以減少種族主義,而不是無謂暴力。”
但他依舊承諾用社會工作者,取代部分警察巡邏崗位,并反對國家警衛隊部署,稱“特朗普的軍隊只會加劇緊張”。他承認過去激進從而轉向“公平正義”的訴求,謀求鎖定年輕選民和黑人社區。
對此,庫莫反擊道:“我治理過紐約,犯罪率最低。”他主張增加警力預算,并警告馬姆達尼的“社會工作者取代警察”會“讓街道失控”。庫莫的攻擊精準,將馬姆達尼貼上“軟弱”標簽,辯論中他三次提及“馬姆達尼缺乏危機管理經驗”。
在辯論結束后,得益于保守派轉向其民調差距縮小至8%。
斯利瓦是治安領域的“強硬派”:作為“守護天使”創始人,他承諾“街頭正義”,恢復“停止質疑”政策,猛批馬姆達尼和庫莫的“無現金保釋”政策。
斯利瓦吼道:“紐約需要鐵腕,不是幻想。”他支持特朗普的國家警衛隊干預,他是堅定的保守派。
在治安問題上,馬姆達尼的“警察改革”吸引進步派,庫莫的“執政經驗”穩固中間,斯利瓦的“硬漢角色”爭取保守派。但目前的事實是,紐約的犯罪率居高不下,紐約地鐵的治安狀況更是讓不少人望而生畏。
宗教文化
紐約市就是一個人口大雜燴,更是民主黨多元化的標桿性城市。目前紐約市有猶太人150、穆斯林100萬、天主教徒300萬。
在辯論中,穆斯林的清真寺卻成為了焦點,我們看看下面這段話:
佐赫蘭:在民主黨初選期間,他才踏入一座清真寺。超過10年,而且在我們上一次辯論中,他說不出他去過的任何一座清真寺的名字。而這座城市里的穆斯林想要的,正是每個群體想要并應得的。他們想要平等,也想要尊重。
而且還得由我出面,你才肯把那些穆斯林視為這座城市的一部分。而這,說實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也正是為什么這么多紐約人對這種政治失去了信心。
庫莫:不過,那完全是假的,我與穆斯林社區合作了很多很多年。
佐蘭:在你擔任州長時你去過的哪怕一座清真寺,你能說出在10年里去過的哪怕一座清真寺嗎?
庫莫:在你來到這里之前,甚至在你進入州政府之前,我與穆斯林社區合作過,伊瑪目主持了州情咨文演講。我們在宗教工作組,寬容團體,反猶太主義團體等開展工作。
但是,不管庫莫如何解釋自己曾經與穆斯林社區合作,穆斯林選民是不會投票給他的,以為這個群體異常團結,目標明確,那就是全力支持馬姆達尼登上紐約市長寶座。
所以,庫莫的解釋和中立形象反而會失去自己陣容的一些偏保守的選民,沒有堅定的立場毫無意義。
以色列問題
馬姆達尼三次稱以色列“種族隔離”和“加沙種族滅絕”,呼吁“立即停火和人道援助”,拒絕承認“以色列作為猶太國家的存在權”。
他認為以色列的占領是哈以問題的根源,他目標清晰,就是要鎖定100萬穆斯林和進步猶太選民。
庫莫支持以色列但呼吁外交,支持停火協議。他說:“我與內塔尼亞胡對話過。”他的策略是實用主義。
斯利瓦最鷹派:贊特朗普“結束以色列-哈馬斯敵對”,承諾保護猶太人免“反猶攻擊”。他立場鮮明鎖定保守猶太選民。
除了以上問題之外,馬姆達尼討好底層選民的免費公交車議題廣受關注,在面對主持人提出的問題:你打算怎么讓公交車免費?
馬姆達尼回答說:我們將彌補原本由票價帶來的收入,而這將與奧爾巴尼方面合作推進,我提出了兩項方案。第一項是對紐約州最富有的1%人群加稅2%,這將帶來40億美元收入;第二項是把本州企業最高稅率提高到與新澤西州相同的水平,這將帶來50億美元的收入。
馬姆達尼這慷他人之慨的聚餐,深得民主黨的真傳。他這些連環拳一出,那不是逼著紐約的富人“提桶跑路”嗎?
結語:
這場辯論無絕對贏家,也沒有重塑賽局。馬姆達尼依舊守住了領先地位,但治安問題和非法移民問題暴露了其天然的短板;庫莫與他的差距在不斷縮小,但卻沒有決定性的反超趨勢;斯利瓦雖然被邊緣化,卻鞏固保守派。
根據社交平臺反饋顯示,馬姆達尼獲民主黨進步派擁護,庫莫贏猶太與中產,斯利瓦留保守印象。
當前,馬姆達尼勝算依舊最大;
最終,紐約選民將決定,是否選擇第一個穆斯林市長?紐約市是否成為第二個倫敦?11月4日,答案揭曉。但這座民主黨最成功的多元化城市,已然積重難返,“進步主義”的毒藥,在紐約暫時還沒有解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