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 / 四海
來源 / 節點財經
提到辣條,你的DNA是不是又動了?那股辛辣的味道,刻在無數80、90后童年記憶里。 不過,你記憶里的辣條,是甜辣,還是麻辣?
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辣條,從一誕生起,就是正宗“麻辣味”。上世紀90年代,三位湖南平江人邱平江、李猛能、鐘慶元用面粉代替豆粉,以四川麻辣火鍋為調味靈感,制作出了被當地人命名為“麻辣”的辣條。雖然衛龍的“甜辣”一度占據了半壁江山,但在平江,仍然有一群人堅持“麻辣,才是辣條該有的樣子”,這其中就包括麻辣王子創始人張玉東。
如果你要認為麻辣王子只是靠麻辣味取勝,那就小瞧了張玉東的決心。
2002年進入辣條賽道后,張玉東發現,辣條當時供不應求,門檻也不高,現代化治理不完善,處于野蠻發展階段。2009前后,隨著食品添加劑的曝光,辣條成為“垃圾食品”的代表,“小孩子要偷偷吃,家長們更是避之不及。”張玉東告訴《節點財經》。
![]()
麻辣王子創始人張玉東
嗅覺敏銳的張玉東并沒有打退堂鼓,而是決心站出來,改變辣條的認知,推動行業的標準化、健康化,提升消費體驗。
2013年,張玉東下決心關掉了年營收近3個億的“如意棒”車間,選擇二次創業。既然消費者注重健康與衛生,張玉東就在研發上著重于“減油、減糖、減鹽、減添加劑”的迭代,在產品上,從包裝、原料等各個方面進行升級,建設了10萬級的GMP生產車間,在環境清潔度、原材料工藝、精細化處理等生產流程進行把控。通過“透明工廠”,張玉東希望社會大眾隨時可以線下參觀體驗,改變過去對于辣條的刻板印象。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4年,麻辣王子憑借51.2%的市占率穩居麻辣辣條銷量第一,銷售額突破15億元大關,微博平臺,# 麻辣王子#、# 麻辣王子好吃# 等話題也多次被送上熱搜。
談及品牌發展心得,張玉東表示,第一,傳承了辣條誕生之初的麻辣口味。第二,以消費者認知和體驗為中心,專注產品創新,不斷引領健康升級。第三,數十年如一日,專注麻辣口味零食的細分賽道,堅持把一件事做深、做透。
但這并不是麻辣王子的終局,今年麻辣王子歷經3年打造的智能辣條工廠正式投產,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可達90億元。談及未來,張玉東表示,近十年,我們并不會急于開創一個新品類,未來,我最關心的,是如何提升消費體驗,如何讓麻辣王子的文化賦能產品,如何持續進行健康升級和場景創新,如何把辣味零食行業的蛋糕做大。從長遠角度看張玉東認為,只要麻辣王子始終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持續創新,就能穿越周期,贏得未來。
以下是節點財經對話麻辣王子創始人張玉東,內容經整理如下:
01 智能工廠投產,重新定義生產標準
![]()
節點財經:麻辣王子近期投產了智能工廠,能否介紹一下打造新工廠的原因?
張玉東:我們在2023年規劃建設智能工廠,最直接的原因是,隨著麻辣王子在全國市場的快速擴張,產品在多個區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為了保障穩定的產能供應,同時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和消費者體驗,我們決定啟動這個項目。
節點財經:它和之前的工廠有哪些不同?
張玉東:辣條的靈魂是“麻”和“辣”,但過去行業內沒有一家能標準化、信息化處理花椒、辣椒、孜然等香辛料的前端工廠。我們開創了辣味零食行業首個智能調味工廠,引入了國際領先的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物流系統進行配料加工,從投料、粉碎、稱量再到儲運全過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透明化,這個智能工廠每天能精準調配129噸調味料,完全滿足90億產能的需求。
我們在中控室通過數字化系統,對生產全過程的溫度、濕度、配比等關鍵參數進行實時采集、分析和調控,確保每一批產品的口感、風味都與標準保持高度一致。這不僅是產能的升級,更是對整個辣條行業生產標準的重新定義。作為發源地的龍頭企業,我們有責任為行業立標、示范和引領。
節點財經:投產新工廠后,產品價格會有所調整嗎?
張玉東:至于價格,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智能工廠的投產不會導致麻辣王子產品漲價。價格是由綜合因素決定的,我們的核心目標是讓消費者每一次的消費體驗都保持穩定和優質。
02 從賣茶葉到賣辣條,立志推動行業變革
![]()
節點財經:你的創業歷程是怎樣的?聽說你之前是做茶葉的?為什么會進軍辣味零食行業?
張玉東:是的,我的創業故事確實從賣茶葉開始的。
我從部隊退役后,創辦了茶葉廠,但茶葉生意初創時期資金緊張,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再加上茶葉受天氣和氣候影響大,又沒有品牌,經營起來舉步維艱。
機緣巧合,我注意到我茶廠周邊,來自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經銷商開著小四輪排著隊搶購平江特產的辣條,場面非常火爆。作為平江本地人,我看到了商機,也對家鄉的產業有認同感。
更重要的是,我有一個想法:能不能用做茶葉的標準來做辣條?我在茶葉行業積累的質量管理和市場銷售經驗,讓我相信,如果能把這種對品質的執著帶到辣條行業,一定能做出不一樣的東西。于是,2002年,我帶著“改變辣條”的初心,正式進入了這個行業。
節點財經:麻辣王子品牌是2009年注冊的,為什么選擇在這時候注冊這個品牌?
張玉東:我們公司之前叫“玉峰”,生產的產品有“霸王絲”、“如意棒”等,麻辣王子的前身就叫“麻辣王子如意棒”。
2009年那時,全國的辣條企業有近3000家,大大小小,魚龍混雜。行業已經從供不應求走向供大于求,進入了瓶頸期。更嚴重的是,整個行業的口碑非常差,“辣條”幾乎成了“低端”、“垃圾食品”的代名詞。我們從業者在外面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辣條的,消費者在學校里吃辣條也要偷偷摸摸。整個產業鏈都沒有尊嚴,我當時就在想,這個行業必須有人站出來,進行創新和升級。
所以,2009年,我決定重新注冊“麻辣王子”這個品牌,給產品一個全新的身份。這個新身份的背后,是我們決心要改變辣條的認知,推動行業的標準化、健康化,提升消費體驗。這是我們求變的起點。
節點財經:2013年,你關閉了年營收近三個億的“如意棒”車間,當時為什么會做出如此重大的產品轉型?
張玉東:2013年關閉“如意棒”車間,是我們一次“先破后立”的二次創業。
當時,我們的產品雖然供不應求,但通過市場調研,我們發現整個零食行業,尤其是辣條,添加劑太多,消費者對健康越來越關注。我們意識到,如果只停留在過去,辣條永遠無法擺脫“不健康”的標簽,也無法成為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全國性品類。
所以,我們下定決心,砍掉當時年營收近3個億的舊生產線,投入3000萬元,建立了行業首個10萬級GMP潔凈車間,從零開始,對“麻辣王子”進行全方位升級。
我們堅持使用非轉基因菜籽油、優質面粉,不添加甜蜜素、色素、防腐劑等化學合成添加劑,目標是讓產品無限接近“全天然”。我們還推出了獨立小包裝,讓吃辣條變得更衛生、更方便分享。這次轉型,就是為了讓麻辣王子成為一個真正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品牌,為整個品類的升級探路。
03 堅持麻辣味,用創新驅動增長
![]()
節點財經:為什么在2013年選擇“麻辣”作為核心定位?是為了與衛龍形成差異化競爭嗎?
張玉東:選擇“麻辣”定位,首先是出于對歷史的尊重和傳承。
辣條在我們平江被發明之初,就是“麻辣”口味。在長江以南的很多地方,它根本不叫“辣條”,就叫“麻辣”。我們作為發源地的品牌,有責任堅守這份原汁原味。
其次,是基于對市場的洞察。2013年前后,以衛龍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非常成功,很多企業都模仿其甜辣口味,導致整個行業“甜味化”。但我們的調研發現,90%以上的零食都是甜的,消費者吃多了會覺得膩。他們更渴望一些能“解膩”的、有層次的口味。
“麻辣”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它不僅是口味的差異化,更是我們品牌的文化根基。我們聘請了三位辣條發明人為終身技術顧問,專門研究麻辣味。我們的核心主張就是“只做正宗麻辣,不做甜條”,目標就是讓“麻辣王子”等于“正宗麻辣辣條”。
節點財經:在品牌升級的艱難時期,麻辣王子在營銷上做了哪些努力?
張玉東:在2013年后的幾年里,我們確實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期,直到2019年才實現盈虧平衡。那段時間,我們這個階段的重心是“產品迭代、品牌創新、互動方式創新”,而不是砸廣告。
這三點優化迭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用6年時間專注打磨產品、品牌和團隊。我們把品牌比作養小孩,要有耐心和恒心,用“玩游戲”的心態不斷試錯和迭代。
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改變消費者對辣條“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為此,我們從2017年開始,向全社會公開我們的10萬級GMP潔凈車間,打造“透明工廠”,邀請消費者、學生、媒體來參觀,讓大家看到辣條真實、健康的一面。
我們在工廠打造了“辣條博物館”展廳,讓消費者參觀工廠的同時能夠深入了解辣條文化,還推出了快閃形式的“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重慶、成都、深圳等城市巡展,效果非常好。我們發起了“麻辣王子趁青春·表達愛”線下活動,至今已在全國舉辦數千場,很多年輕人通過這個平臺相識、相戀。
在新媒體上,我們從不把它當成單純的賣貨平臺,而是品牌文化的傳播陣地。我們堅持輸出真實、客觀的內容,把內容做成公關。直到2021年,人民日報發表《5毛一包的辣條如何打贏尊嚴保衛戰》,新聞聯播主播康輝點贊,這才真正讓整個行業迎來了轉機。
節點財經:你的兒子張子龍打造了“麻辣兒子”個人IP,這對品牌有什么影響?
張玉東:“麻辣兒子”這個IP的主角是我兒子張子龍,他是00后,現在是我們的品牌主理人。
這個IP對品牌最大的影響是促進了品牌的年輕化。他和我們的目標消費群體有更多共同話題,思維也更活躍。他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比如短視頻、直播,來傳達麻辣王子的品牌理念和文化。
更重要的是,他特別較真,特別關注消費者的體驗和反饋。網友給麻辣王子的意見和建議,他都能快速傳遞到公司,并且跟蹤改進。這種直接、真誠的互動,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參與感和信任度。
我認為,品牌年輕化不是靠喊口號,而是要真正走進年輕人的生活。張子龍就是我們與年輕一代溝通的橋梁。
節點財經:麻辣王子從不打價格戰,也堅持不壓貨、不亂價,背后是怎么做到的?麻辣王子是如何與東方甄選、李佳琦這樣的頭部達人達成合作的?
張玉東:我們的合作原則非常簡單:價值觀契合,產品說話。
我們從2013年第二次創業開始,就堅持“不降價、不打折、不促銷”的原則。因為打價格戰會壓縮整個產業鏈的空間,最終傷害的是消費體驗。我們選擇“先錢后貨”,確保經銷商和上游供應商的健康現金流,讓整個生態良性發展。
與李佳琦合作時,我跟團隊說:“只要他能帶貨,第一次的利潤全部給他,但有一個條件——不能打折、不能促銷” 這種堅持反而讓對方看到了我們的不同,覺得麻辣王子是真正做品牌的企業。
與東方甄選的合作也是基于同樣的理念。他們的“利他思維”和對品質的堅持,與我們非常契合。我們不強求合作,而是等待價值觀一致的伙伴。事實證明,當你的產品和理念足夠扎實時,好的平臺會主動找上門來。
節點財經:你推行“先錢后貨”的模式,改變了行業壓貨的傳統,這個過程有遇到壓力嗎?在篩選經銷商上有什么心得?
張玉東:推行“先錢后貨”確實有壓力,但這個決定源于我做茶葉的慘痛教訓。
當時,我有20多萬的應收賬款收不回來,現金流斷裂,差點把生意做垮。我深刻體會到,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不能欠供應商的錢,更不能讓經銷商壓貨。
所以進入辣條行業后,我們一開始就堅持現款現貨。當產品品質足夠好,消費者喜愛,經銷商自然愿意提前打款。我們用6年時間,從4臺機器的小作坊,做到了行業前列。
在篩選經銷商上,我們不找,而是“選”。我們采用招標模式,制定明確標準,首要的是理念契合。我們不追求快,不追求渠道數量,而是尋找那些真正認同我們文化、有實力、有誠意的伙伴。只有上下游共創、共擔、共享,才能構建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生態。
04 守正出奇,做辣味零食行業的長期主義者
![]()
節點財經:麻辣王子未來的規劃是什么?
張玉東:目前我最關心的,是如何提升消費體驗,如何讓麻辣王子的文化賦能產品,如何持續進行健康升級和場景創新。未來我們會在三個方面進行研究:第一,做好辣條的基礎研究,持續迭代口味。第二,做好辣條的工藝標準化研究,不斷淘汰產品添加劑,最終實現無限接近全天然的產品。第三,場景創新,目前40%的目標人群不吃辣條,我們需針對性培養消費習慣。
節點財經:公司的文化理念和品牌愿景又是什么?
張玉東:我們的品牌愿景是:讓全球年輕人吃上正宗麻辣辣條,讓麻辣成為年輕人的快樂通行證。我們希望通過一款零食,傳遞快樂和文化。
我們的文化理念是“守正出奇”——我們有“四不原則”:利他不排他:親幫親,鄰幫鄰,與行業同仁共同發展、育人不挖人:我們的人才都是自己培養的,不從同行挖人、創客不搶客:我們致力于開創新的消費場景,而不是搶奪別人的客戶、不將合作伙伴變為競爭對手:與上下游強強聯合,專業合作。
節點財經:面對未來行業的不確定性,你認為企業應如何應對?
張玉東:我認為,未來10年,我們行業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包括市場競爭、消費體驗的變化、需求的迭代等等。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以不變應萬變。我們始終堅持三個方向:做好文化賦能、推動健康化持續升級、堅持場景創新。
第一,文化賦能。品牌不能只靠產品活著,更要有精神內核。我們相信,只有把文化做深做實,企業才能走得長遠。我們不是在做一次性生意,而是在打造一個能被年輕人持續喜愛、值得信賴的品牌。
第二,健康化持續升級。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的健康屬性,這不是一陣風,而是長期趨勢。我們從2013年就開始推動產品向“全天然”靠近,不加甜蜜素、色素、防腐劑,用非轉基因菜籽油、優質面粉。未來,我們會繼續在原料、工藝、標準上精進,讓“麻辣”不再等于“不健康”,而是“好吃又安心”的代名詞。我們不僅要引領麻辣辣條的品類標準,更要重新定義辣條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第三,場景創新。零食不再只是解饞,它承載著情緒價值和社交屬性。我們一直在探索新的消費場景。比如,我們從2018年開始做“趁青春·表達愛”活動,到現在已經辦了數千場,我們還推出了5.2米闖關王超長挑戰辣條、婚宴辣條、伴手禮辣條,現在麻辣王子成了不少婚宴餐桌上的“網紅零食”。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我們主動去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哪里有年輕人,哪里就應該有麻辣王子。
節點財經:那你在辣味零食行業從業20多年來,有哪些心得體會?
張玉東:有兩個。第一,要專注。麻辣王子過去始終堅持“專注一條路”,數十年如一日,專注打造一款大單品。即使淘汰了部分銷量好的老產品,也選擇聚焦于創新和核心品牌。我認為,只給自己一條路,看似限制了其他可能性,但反而能逼出更好的出路。
第二,要創新。行業內的“內卷”無法通過盲目擴張或模仿打破,而是要基于自身特長,一輩子專注一件事,并通過持續創新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我們不做爆款,也不追風口,而是堅持把一件事做深、做透。專注、聚焦,用十年、二十年的耐心去打磨一個品牌。我相信,只要我們始終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持續創新,就能穿越周期,贏得未來。
節點財經:如何看待過去幾年的品牌內卷?
張玉東:內卷的本質是缺乏差異化競爭。企業應通過“專注聚焦”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并以此為基礎,持續創新產品和品牌,而非陷入價格戰或同質化競爭。就像麻辣王子,我們會堅持傳承正宗辣條正宗麻辣味,引領辣條健康升級,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夯實品牌的硬實力。同時也會持續創新傳播方式,打造新的消費場景,不斷提升消費體驗。
節點財經:你們如何看待同行激烈的競爭?
張玉東:關于行業競爭,可以歸結為“一個看、一個干、一個堅持”。
一個“看”。在任何一個行業里,總有一批人能看得早、看得遠,他們率先發現趨勢,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一個“干”。看得早的人就要率先發力,持續投入,把想法變成行動,這樣才能形成“看早、干早、堅持早”的優勢。最后,一個“堅持”。競爭到最后,引領者和追隨者會自然分化。只有那些看得早、干得早,并且能堅持得久的人,才能真正成為行業的引領者,這是追隨者很難輕易打破的。
節點財經:你如何看待和衛龍的關系?
張玉東:衛龍是行業的名副其實的老大哥,是正因為它做得好,才讓更多人關注到辣條這個品類,整個行業都受益。我們和衛龍的關系,目前更像是共同做大蛋糕的同行者。它讓更多人知道了辣條,而我們則致力于讓更多人知道,辣條還可以是健康、正宗、有品質的。大家各有各的路要走,把各自的路走好,這個行業才能真正繁榮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