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眼白爬滿紅血絲、揉眼后眼紅加重、戴美瞳后眼酸發紅…… 生活中, “眼紅” 很常見,但很多人一看到眼紅就默認“發炎了”,隨手用自備的 “消炎眼藥水”(多為抗生素類),結果越滴越嚴重,其實眼紅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不同類型用藥完全不同,亂用藥可能延誤病情、損傷眼表甚至引發更嚴重眼病。
一、先搞懂:眼紅的“紅”從哪來?為何不能亂用藥?
眼紅的 “紅血絲”,本質是眼白(鞏膜)表面毛細血管擴張充血。但充血原因分兩類:
1. 感染性:由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引發(如細菌性結膜炎、病毒性結膜炎),屬于 “炎癥性充血”,需針對性用抗感染藥物;
2. 非感染性:由干眼、過敏、視疲勞、戴鏡不當等引發(無病原體),屬于 “刺激性或疲勞性充血”,需對癥緩解,用抗感染藥無效。
關鍵風險點:若把“過敏眼紅”當“細菌感染”,用了抗生素眼藥水(如左氧氟沙星),不僅無效,還可能因藥液中的防腐劑損傷眼表,加重干澀;若把 “細菌性眼紅” 當 “視疲勞”,僅用緩解充血的眼藥水(如萘甲唑啉),會掩蓋感染,導致炎癥擴散,甚至引發角膜炎、影響視力。
二、3 招區分:感染性與非感染性眼紅
1. 看 “伴隨癥狀”:疼、癢、分泌物,差別很大。
![]()
2. 看“誘因”:是接觸了傳染源,還是熬了夜?
感染性眼紅:多有明確的 “接觸史” 或 “誘因”,比如:摸過感冒發燒的人、共用過毛巾 / 眼藥水后發病;游泳后眼睛發紅(泳池水可能含細菌);發病前有感冒、咽痛等癥狀(病毒可能擴散到眼睛)。而且部分感染性眼紅(如病毒性結膜炎)有傳染性,可能全家先后發病。
非感染性眼紅:多和“生活習慣”或“接觸過敏原” 有關,比如:前一天熬夜到凌晨、長時間盯電腦手機;戴隱形眼鏡超過 8 小時,或忘記換護理液;接觸了花粉、寵物毛、粉塵后,眼睛突然發癢發紅;吹了半天空調,眼睛又干又紅(空調會加重眼干)。
3. 看“發作速度”:突然紅 vs 慢慢紅
感染性眼紅:多為 “突然發作”,比如早上起來還好好的,中午眼睛就紅得明顯,且可能半天到一天內加重。
非感染性眼紅:多為 “逐漸出現”,比如盯屏幕 3 小時后,眼睛慢慢出現紅血絲,休息后會輕微緩解,但再次用眼又加重。
三、對癥用藥:不同眼紅的 “正確打開方式”
(一)感染性眼紅:不濫用抗感染藥,先分“細菌/病毒”
感染性眼紅需在醫生診斷后用藥(避免自行買抗生素/抗病毒藥),核心是“針對性殺滅病原體”:
1. 細菌性感染(紅+黃稠分泌物)
用藥選擇:遵醫囑用抗生素類眼藥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
藥師提醒:①每天4-6次,連續用5-7天,癥狀消失后需鞏固1-2天(避免復發);② 勿用“抗病毒藥”(如阿昔洛韋),無效且可能延誤病情;③ 若分泌物多,用藥前可用無菌棉簽蘸生理鹽水擦去,再滴藥(保證藥效)。
2. 病毒性感染(紅+水樣分泌物+流淚,伴感冒)
用藥選擇:遵醫囑用抗病毒類眼藥水/凝膠(如阿昔洛韋滴眼液、更昔洛韋眼用凝膠),可聯合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緩解干澀);
藥師提醒:①抗生素對病毒完全無效,勿濫用(如妥布霉素);②病毒有傳染性,用藥期間避免共用毛巾,滴藥后及時洗手。
(二)非感染性眼紅:對癥緩解,不盲目 “消炎”
非感染性眼紅無病原體,核心是 “緩解誘因”,避免用抗感染藥(無效且傷眼):
1. 干眼型眼紅(紅+干澀異物感,空調房/盯屏后加重)
用藥選擇:優先選不含防腐劑的單劑量人工淚液(如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每天3-4次,盯屏時可多滴1次;眼干嚴重者,遵醫囑加用 “淚膜修復凝膠”(如卡波姆眼用凝膠);
藥師禁忌:勿用含激素的眼藥水(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長期用會導致眼壓升高、白內障。
2. 過敏型眼紅(紅+劇烈瘙癢,接觸花粉/寵物后發作)
用藥選擇:輕度用抗組胺類眼藥水(如奧洛他定滴眼液、酮替芬滴眼液,快速止癢退紅);重度者遵醫囑短期用“抗過敏 +穩定血管”的復方藥水(如氮?斯汀滴眼液+氟米龍滴眼液);
藥師提醒:①激素類眼藥水,需嚴格按療程用(一般不超過 2 周),勿自行延長;② 癢時別揉眼(會加重血管擴張,把過敏原揉進眼內),可冷敷緩解。
3. 視疲勞型眼紅(紅+眼部酸脹,盯屏/熬夜后出現)
用藥選擇:先調整習慣(每 30 分鐘盯屏,遠眺 5 分鐘),再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若紅血絲明顯,可短期用 “緩解充血” 的眼藥水(如萘甲唑啉滴眼液);
四、緊急警示:出現這些情況,別自行用藥,48 小時內就醫!
若眼紅伴隨以下癥狀,提示可能是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嚴重眼病,自行用藥會掩蓋病情,導致視力不可逆損傷,必須盡快就診:
1. 視力突然下降,看東西模糊,或看燈有 “彩虹圈”(青光眼典型表現);
2. 眼睛劇烈疼痛,牽連頭痛、惡心、嘔吐(可能是急性青光眼或葡萄膜炎);
3. 眼紅持續超3天,用對癥眼藥水后無緩解,甚至加重(可能是嚴重感染或免疫性眼病)
眼紅不是小問題,但只要先分清“感染/非感染”,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選對藥,就能既保護眼睛,又避免用藥風險。拿不準時別硬扛,及時找眼科醫生咨詢,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藥學部 曹偉宇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