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我們現在來學習一下這個句型,先從邏輯結構分析……”10月15日,武漢商學院北一教學樓308教室里,外國語學院教師范煜坐在講臺旁的椅子上,聲音平穩地講解著語法知識。教室外的展示欄前,一塊“愛心課堂”的牌子格外顯眼,牌子上對授課教師因身體原因需坐著授課的情況進行說明。
![]()
“我的頸部長了斑塊,長時間站立,總覺得氣順不下來,有點喘。”范煜說,今年學院啟動了“愛心課堂”計劃,面向全院行動不便、患病休養、術后恢復或處于孕期的教師,經申請后,可以坐著授課。“坐著講課,我是很抱歉的。第一次上課時,我和學生講明了自己的身體情況,學生們很理解,有的同學還在課后鼓勵我,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安心下來的范煜,對課件做了更精細化的設計,將關鍵內容重點突出,并增加了課堂的互動和小組討論的環節,讓學生們的思維始終緊跟教學節奏。
![]()
2025級電商專業的加央措表示:“我沒有特別在意老師的上課形式,能保證上課質量才是關鍵。”加央措說,有的時候看到老師身體不適還在堅持上課把知識點講清楚,自己也不好意思偷懶。學生扎西多吉說:“老師因身體情況坐著講課,我們都很理解,課堂氛圍也沒有受影響,范老師增強了和我們的互動,同學們的提問也多了。”
![]()
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忻競表示,學院始終堅信,對教師的關懷與尊重是保障高質量教學的基石。“老師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我們推出‘愛心課堂’這一政策,不是要降低教學標準,而是想通過創造更友善、更貼心的教學條件,讓老師們能‘輕裝上陣’,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學設計和學生培養上,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讓課堂既有效率,更有溫度。”忻競說,學院也會嚴格審核老師們的申請材料,除了坐著授課以外,還會根據實際需求為教師提供其他教學支持,比如協助準備教學材料、調整教室設備等,全力保障教師在健康、舒適的狀態下投入教學工作。截至目前,已有4位符合條件的老師提交了申請,享受到了這份教學關懷。
“原則上,教師一般是站立授課的。這不僅是教師對職業、課堂、學生的尊重,也是最大化傳遞知識、情感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學校發展規劃與科學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說,設立“愛心課堂”,讓身體情況不佳的老師坐著授課,是制度規范與人文關懷的結合,教育不僅是對形式的堅持,更在于對每一位參與課堂的教師、學生的尊重與關愛。(通訊員:李詩宇 黎洋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