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劉藝琳 實習生趙彧煖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以一場深刻的文旅體制改革,激活沉睡的文化基因,重塑城市旅游生態。
2021年,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完成重組,將原本分散的文藝院團、景區運營、文化資產整合為一體,開啟了從“管文化”到“經營文化”的轉型之路。
這一改革緊密結合國家推動文旅融合的戰略方向。近四年來,一場以“北疆文化”為魂、以青城魅力為形的文旅實踐,正在悄然生長。
舞劇“出圈”,讓北疆文化“活”起來
“我們不再是關起門來排練,而是要把舞臺搬到百姓身邊。”呼和浩特市歌劇舞劇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劉藝說。她親歷了從事業單位到市場主體轉變的全過程。2021年,原演藝集團并入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舞劇創作的方向發生了微妙變化——“既要守住藝術的根,也要接住市場的招”。
今年,劇院兩部作品雙雙入圍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其中舞蹈《風》11月至12月受邀參加2025中國舞蹈“荷花獎”精品巡演——這項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全國性展演,正為優秀舞蹈作品提供更高平臺。編導阿格爾,一位從演員轉型的年輕創作者,這樣解讀作品:“風不是自然的風,而是人與自己的對話。我們在內蒙古草原上長大,但表達的可以是全世界都能共鳴的情感。”而舞蹈《鐵姑娘》則取材于鄂爾多斯市毛烏素沙漠中的真實治沙故事。阿格爾介紹,他不想把人物塑造成“天生的英雄”,而是展現她們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近日,阿格爾創作的作品《走進光里》成功斬獲文華獎。
![]()
舞蹈《風》。受訪者供圖
![]()
舞蹈《風》。受訪者供圖
演出也不再局限于劇場。2025年,舞劇《駝道》被凝練為實景版,入駐敕勒川星光里;舞劇《昭君》走進昭君博物院,五天演出場場爆滿。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歌劇舞劇院演出足跡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榮獲第九屆、十一屆、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金獎”、多項國際級、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作為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文藝院團改革的標桿范例,改革成效持續凸顯。
“文藝精品是文化自信自強的璀璨結晶,集團要求我們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挖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蘊。”劉藝表示,劇院也始終秉承“守正創新,共融發展,以民為根”的發展理念,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持續拓展文藝市場,不斷提升民族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景區“煥新”,讓軍事主題樂園“玩”出文化
大黑河軍事文化樂園,曾經是靜靜陳列軍事裝備的郊野公園,如今已成為年吸引超50萬游客的城市文旅新地標。“我們是從‘兩艘軍艦起步’。”內蒙古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李晶晶回憶。2021年籌建至今,這里已經集結130多件軍事裝備,并通過“文旅+”模式不斷擴容。
今年8月3日,由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投資打造的內蒙古航天科教研學中心正式開館。運營負責人張敏介紹,兩個月內接待游客近萬人,“很多家長驚訝于呼市也有這么先進的科技場館”。更值得驕傲的是,這里暑期組織的81名孩子參加機器人編程培訓,在世界級大賽中多次攬獲大獎。
![]()
內蒙古航天科教研學中心。受訪者供圖
![]()
內蒙古航天科教研學中心。受訪者供圖
“航天不是憑空而來的。”張敏說,“內蒙古是神舟飛船的著陸場,可以說是中國航天‘回港’的地方。在這里做航天研學,有天然的在地意義。”場館內,孩子們可以體驗空間站出艙VR、品嘗“太空冰淇淋”、親手種植太空育種種子……
李晶晶表示,園區未來將強化“軍事+科技+研學”定位,目前已建成能容納千人就餐的餐廳和200多個床位的火車車廂宿舍,打造從半日至三日的多元研學產品。“我們不只是軍事樂園,更是北疆文化的立體課堂。”
動物園“變形”,從“看動物”到“多元體驗”
從文旅項目基礎建設到“文旅+”綜合體運營,再到動物園,大青山野生動物園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李超鵬,是個“跨界能手”。
2024年5月,動物園由呼和浩特市園林服務中心劃轉至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開啟市場化運營。在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的統籌之下,李超鵬來到動物園工作,開啟這份特別的新職業。
“過去是坐等門票,現在是主動創造體驗。”李超鵬說。一年來,園區不搞大拆大建、充分利舊翻新,保障提質擴容效果,動物從98種增至131種,還引進了“卡皮巴拉”(水豚)等網紅萌寵。更出圈的是暑期的“野人”互動活動,相關話題登上全國熱搜,被網友戲稱“不努力就要去動物園當野人”。
文創產品也成為亮點。以“萌物北疆”為品牌,園區自主設計的蒙古馬、蒙古野驢玩偶一經推出就售罄。“比起售價,我們更注重文創的品質和地域特色,所以價格都比較親民,要讓老百姓買得走、帶得動北疆記憶。”李超鵬說。
![]()
大青山野生動物園文創產品。受訪者供圖
![]()
大青山野生動物園文創產品。受訪者供圖
在文旅產業加速升級的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動物園以市場化運營改革為核心,圍繞管理機制、融合發展、提質擴容與品牌重塑四大維度展開系統性創新,探索出了傳統公益性景區向現代化文旅綜合體轉型的可行路徑。
今年,園區還迎來了不少新生成員,其中,有三只東北虎幼崽廣受社會關注。網友們給它們起名為“奶茶、燒麥、焙子”。
未來已來:北疆文化的“青城表達”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將繼續深化“北疆文化”表達——歌劇舞劇院將帶著舞劇《敕勒川》全國巡演,把青城故事講給更多觀眾;大黑河軍事文化樂園將引入VR/AR設備,打造沉浸式軍事體驗區和研學基地;大青山野生動物園計劃引進小熊貓,建設“小熊貓咖啡廳”等文旅綜合體。
“文化不是束之高閣的標本,而是可感、可玩、可帶走的生活體驗。”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將以“文創青城”品牌為引擎,繼續在呼和浩特市各類文化地標展開布局,讓塞外青城的歷史脈絡與草原詩意,轉化為“可帶走、可觸摸、可回味”的城市記憶。
從劇場到景區,從文創到研學,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團正以一場全方位的改革,在國家文旅融合政策指引下,喚醒北疆文化基因,重塑青城旅游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