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如果你花幾百萬買的房子,有一天突然發現,隔壁樓棟要被改為公租房,小區里還來了一大群陌生人要看房,你會怎么處理?
這兩天,黃埔的臻瓏府業主,就遇上這么件糟心事。
10月10日,在廣州市住建局公布最新一批公租房的相關信息里,臻瓏府位列其中,而且房源數量共240套,是黃埔區公租房數量第二多的小區。
![]()
重點是,不少業主稱,當年買房時,開發商并未告知1棟是公租房,而是一直按照人才房輸出。
公租房與人才房,兩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
人才房,面向的群體是高層次人才。指經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杰出人才、優秀人才、精英人才和骨干人才。
公租房,則主要面向無自有住房、家庭年收入符合政府公布的標準的家庭。
![]()
截然不同的群體,與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將會如何影響小區的原有生態,相信不用我多說。
要知道,臻瓏府當年在售時,價格并不便宜,成交均價在4.3-4.5萬/平左右,按最小戶型算,入手門檻也要350萬起。
如今,公租房的租金僅需1000多元,就可與小區業主享受同樣的配套。
更令小區業主生氣的是,公租房的租戶還在以更低的價格,侵占他們原有的資源,不僅花園共用,而且物業費、停車費都以更低標準收取。
![]()
忍無可忍的臻瓏府業主,在公租房開放看樣板間的時候,攔下了來看房的租戶。
但這件事在我看來,臻瓏府的業主跟公租房的租戶都沒有錯,錯的是涉及虛假宣傳的開發商,和沒有及時處理矛盾的物業。
如果開發商在賣房時,明確告知業主社區內存在公租房,業主可以自行選擇買或不買。
但如果開發商將公租房模糊為人才房或政府房源,那就是強行要業主為開發商的“慷慨”買單。
另外,有不少臻瓏府的業主都提到一個關鍵點:
他們并非抗拒公租房租戶,而是社區配套共享、但付出成本卻不對等的不公平。
業主們比公租房租戶交更多的物業費用、停車費用,但享受到的權益并沒有半分差別,活脫脫 “掏著溢價的錢,受著平權的委屈”。
![]()
![]()
![]()
臻瓏府1棟作為公租房,已經成為既定事實,那么如何讓業主感到公平,就需要物業從中協調,而不是美美隱身,留下業主跟租戶自行battle,到最后兩敗俱傷。
事實上,廣州或其他城市,都有公租房與商品房同處一小區的先例。
最簡單的處理方法,莫過于各自劃定范圍,像是深圳一小區,會在花園里貼上標識,區分開公租房業主與商品房業主的活動范圍。
![]()
廣州有不少小區,在規劃時已經將政策性住房與商品住房隔開,兩者之間小區不互通、大門不共用。
只要物業愿意從中協調,一定能找到一個平衡點,而不是一味要業主理解,要租戶妥協。
最后,如果是你,你能接受跟公租房的租戶住在同一小區嗎?
免責聲明:
本文對項目或產品的介紹,對項目周圍環境、交通、教育資源、商業配套及其它公共設施的介紹,均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作為任何購買要約,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承諾。本文涉及面積均為建筑面積。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等協議為準。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