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達酒店又被擺上貨架了,不過這次賣身的主角不是萬達,而是當年那個“接盤俠”——富力。
京東拍賣平臺最近掛出消息:泉州富力萬達文華酒店,整棟打包,11月3日開拍。評估價4.72億,起拍價只要3.31億。
對比2018年抵押給招商銀行時估的6.55億,七年時間,價格直接打了對折。
富力這波操作,顯然就是在“割肉回血”,但能不能一刀下去就見紅,還真不好說。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全國有80家起拍價過億的酒店,最后只成交了6家。
富力自己9月份賣長沙那家店,1.5萬人圍觀,首日流拍,第二天才被神秘人用5.14億底價撿走——相當于原價八折大甩賣。
說到長沙這家店,曾經有個名場面。
2016年7月,王思聰半夜發微博開噴:“長沙萬達文華酒店是我住過最SB的酒店了,還TM是自己家開的,絕了。”
雖然兩小時后刪了,但“最SB酒店”這個名號算是徹底焊死了。
就在王思聰發帖一年后,這家被他親自認證的“自家最差酒店”,連同全國其他76家萬達酒店,一起被打包賣給了一個“接盤俠”——富力。
而這,就不得不提那場充滿戲劇性的“世紀交易”了。
2017年7月,北京萬達文華酒店,一場轟動地產圈,乃至商業圈的發布會正在上演。
原本是萬達和融創的二人轉,臨開場前卻突然變成三人行——富力硬生生擠了進來,現場背景板換來換去,富力的名字最后時刻才被加上去。
江湖傳聞,當時會議室里傳來摔杯子的聲音。
有兩個版本:一說富力老板李思廉臨時壓價,王健林氣得摔杯;另一說是萬達內部高管不滿,摔杯向富力施壓。
不管真相如何,那一聲脆響,還是從會議上傳了出來,并且成了中國商界一個經典記憶。
最終,富力掏出199.06億,接盤了萬達77家酒店,融創掏出438億,拿下了13個文旅項目。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急著用錢的王健林是“斷臂求生”,而現金充裕的李思廉簡直是“抄底天才”,而融創孫宏斌再一次坐實了“白衣騎士”的稱號。
發布會上,王健林、孫宏斌、李思廉三人推杯換盞,留下了文章開頭配圖的名場面。
可惜,市場這出戲,從來不按劇本演。
富力接手后,這批“優質資產”很快現了原形。2018年酒店業務就虧了4.59億,之后每年都以十億級別的規模持續失血。
粗略算下來,富力在這些酒店上砸了差不多250億,結果連個響兒都沒聽著。
而伴隨著富力集團出現流動性危機,缺錢的富力集團便把這些酒店全都抵押給銀行換貸款,拿來填房地產業務的窟窿。
這套“拆東墻補西墻”的把戲,最終在地產行業寒冬里玩不轉了,富力暴雷了。
歷史就是這么愛開玩笑:王健林等來了李思廉這個“救世主”,但深陷泥潭的李思廉,卻再也等不到他的“下一個自己”了。
現在,法院開始對這些酒店一個個“肢解”拍賣。
根據天眼查的數據,僅招商銀行對富力的執行金額就高達77.58億,被執行的酒店有132家,其中63家都是當年從萬達接手的。
回頭看那場“世紀交易”,到底誰贏了?
王健林雖然靠這筆交易回血渡劫,但他的商業帝國依舊在風雨中飄搖,自己還一度因為債務問題被“限高”。
而“不差錢”的孫宏斌在投資賈會計、許老板,接盤萬達文旅城后,融創也被拉下了水。
幾年后,孫宏斌在一次債權人會議上說,“我們以為買來的是艘航母,結果卻是艘漏水的破船。”
而富力就更慘了。到2023年中,總流動負債高達2481億,其中短期借款976億,而能動用的現金只有可憐的6.9億。
為了活下去,富力提出了“打骨折”式的債務重組方案:現金只還20%、用房子抵債只算30%、剩下的延期十年,利息低到1%……
李思廉不得已,走上了王健林“賣資產求生”的老路,只不過,當年還處于地產盛世,而如今這條路上已經人滿為患,賣不動了。
泉州、長沙的萬達文華酒店被拍賣,只是個開始,那77家酒店的命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昔日大佬們在時代轉折中的集體尷尬。
不知道當年那個摔杯子的會議室里,有沒有人預見到今天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