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湖州食藥安辦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上,曝光了近3年食品領域9起典型違法案例,從餐桌食材到母嬰食品、減肥產品均有涉及,多名違法者被判刑或禁業。
這些“雷區食品”最常見
- 摻假肉類:
某公司將豬、羊肉注水后,按豬肉55%、羊肉30%、羊脂肪15%混合制成火鍋卷,冒充純羊肉銷往浙皖蘇三地,窩點被搗毀時查扣半成品3噸、成品1000余盒,負責人被判緩刑并罰10萬元。
- 過期原料:
南潯一食品廠用22箱過期雞全翅生產五香雞翅對外銷售;安吉一供應鏈公司向餐飲店配送340箱過期啤酒,系統還標注“過期酒燒菜”,均被重罰。
- 有毒有害產品:
一伙人用“西布曲明”原料自制減肥藥,致消費者心悸嘔吐,銷售網波及十余省,10人被抓判刑,最高罰30萬元。
涉多類食品,坑點遍布
水產品也藏隱患,南潯錢某某銷售的泥鰍恩諾沙星超標,被罰7.5萬元;長興某年糕廠違規添加脫氫乙酸,經營者被判刑且緩刑期內禁入食品行業。此外,冒牌食品頻發:寧波某公司冒用他人廠名加工速凍藍莓,貨值29.1萬元;23人團伙制售假冒白酒,銷往華東地區,主犯獲刑3年罰54萬元。母嬰領域更驚心,吳興一商行銷售未注冊的早產兒營養補充劑,無中文標簽,被罰17萬余元。
市場監管提醒
購買食品牢記“三查一留”:查標簽是否齊全(進口食品需有中文標識)、查保質期是否在效期內、查價格是否異常低廉;留存購物憑證,遇問題撥打12315舉報。監管部門表示將持續嚴打,守護餐桌安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