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折騰了;美國現在朝令夕改,比小孩子的臉變得還快,怎么貿易?怎么談判?一切都是變數。
現在的美國政策就像沒頭蒼蠅,今天說要加強經貿對話,明天就出臺新的投資限制。上禮拜還在跟中國企業談農產品采購,這禮拜就把關稅清單又加了幾項。
企業老板們都快被逼瘋了。有做跨境電商的朋友吐槽,集裝箱剛運到港口,關稅政策就變了,要么補錢要么原路返回,光滯港費就虧了六位數。
更離譜的是半導體領域,今天允許出口14納米設備,明天就改成7納米以下全禁運。中國廠商剛簽完采購合同,美國那邊就發禁令,違約金都付了好幾筆。
他們嘴上說要公平競爭,背地里卻搞各種小動作。去年通脹嚴重的時候,美國哭著喊著讓中國多出口點新能源產品平抑物價,等本國產業稍微緩過來,轉頭就加征25%的關稅。
農業領域更是把反復無常玩到極致。2024年中期選舉前,美國農業部還派代表團來中國談大豆訂單,承諾取消部分關稅壁壘。結果選舉一結束,不僅關稅沒取消,還新增了三項檢疫要求。
中國買家不是傻子,2025年干脆把南美大豆采購量提了30%,美國大豆庫存堆到歷史新高,農場主們只能把大豆磨成飼料虧本賣。
金融市場的操作更讓人看不懂。SEC前兩年剛跟中概股公司談妥審計合作,今年突然翻臉說要退市50多家中國企業。這些公司合規成本已經翻了三倍,現在又要被迫轉戰香港或新加坡上市。
有個在美國上市的新能源企業老板算過賬,光是為了符合美國新規,公司花了兩千多萬美元改造財務系統,結果政策又變了,這筆錢直接打了水漂。
美國政客總說中國不遵守規則,可他們自己才是規則的最大破壞者。WTO明確反對單邊關稅,美國卻把關稅當成家常便飯,從鋼鋁到光伏,再到現在的電動汽車,想加稅就加稅。
2024年WTO發布的報告里,美國被列為全球實施貿易限制措施最多的國家,數量是中國的2.3倍。這個數據擺出來,誰在破壞規則一目了然。
他們所謂的談判,從來都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談芯片合作時,要求中國不能發展先進制程,卻要中國多進口美國的老舊芯片;談能源合作時,要求中國多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卻禁止中國企業參與美國的新能源項目投資。
有次中美經貿談判,美國代表直接提出讓中國取消對美國農產品的反制關稅,卻絕口不提自己先加的關稅什么時候降。這種只占便宜不吃虧的態度,怎么可能談得攏?
更可笑的是,美國一邊喊著要脫鉤,一邊又離不開中國市場。蘋果公司剛說要把生產線搬到印度,結果印度工廠良品率不足60%,不得不又把30%的訂單轉回中國。
特斯拉上海工廠貢獻了全球50%的產量,馬斯克每次來華都要強調合作重要性,可美國政府還是在新能源補貼政策里排除中國電池企業。這種精神分裂式的操作,企業夾在中間最難做。
他們嘴上說要保護本國產業,實際卻是在犧牲企業利益滿足政治私利。2025年美國出臺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要求受補貼企業十年內不能在中國擴產,這直接導致英特爾、高通等企業失去了中國這個最大市場。
高通CEO在聽證會上直言,失去中國市場會讓公司研發投入減少40%,最終落后于三星和聯發科。可美國政客根本不聽,眼里只有選票和政治正確。
中國企業早就看清了美國的套路。現在跨境貿易都開始用人民幣結算,2025年上半年人民幣跨境支付占比已經升到28%,比2020年翻了一番還多。
企業們也在分散風險,東南亞、歐洲的工廠都在擴建,不是要跟美國脫鉤,而是不想被美國的朝令夕改折騰死。畢竟做生意講究穩定,誰也受不了政策天天變。
美國要是真有誠意談判,就該先把自己的政策穩定下來。別今天說一套明天做一套,別總想著從別人身上吸血。世界早不是單極時代了,想靠霸權主義占便宜,只會越來越沒人跟你玩。
看看現在的情況,美國對華出口已經連續18個月下降,2025年前七個月逆差擴大到3200億美元。再這么折騰下去,受損的只會是美國自己的企業和消費者。
畢竟誰也不傻,沒人愿意跟一個政策像過山車、只想占便宜的伙伴做生意。美國要是還不清醒,最后只會把自己玩孤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