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讀酥世家與網游《劍網3》的跨界聯名引起了不小的熱潮。
將“武俠江湖”的意象融入點心設計,推出包含門派月餅、綠豆糕等的聯名禮盒。
![]()
◎圖片源自劍網3官方號
這對于《劍網3》的玩家而言,購買的不僅是一盒點心,更是一份游戲情懷和身份認同,滿足了他們的收藏欲望和社群歸屬感,極大增強了品牌好感和情感鏈接。
本文目錄/ content
1:一口甜點背后的快樂密碼:我們花的錢到底買了什么?
2:吃了真的會開心!聊聊烘焙食品自帶的情緒魔法
3:網紅品牌的爆火秘訣!它們是怎么“拿捏”情緒的?
4:烘焙品牌想要嶄露頭角,得學會賣“感覺”
01
一口甜點背后的快樂密碼:
我們花的錢到底買了什么?
一款等待半年的天價吐司,三個專門囤面包的冰箱。這屆年輕人正在用消費投票,選擇他們渴望的生活方式。
在武漢一家手作面包店,140元的“愛馬仕吐司”需要提前半年預訂。年輕人一邊抱怨“面包刺客”太貴,一邊心甘情愿地買三個冰箱來囤積這些昂貴的手作面包。但與此同時,超市里5元的普通吐司卻乏人問津。
![]()
◎圖片源自小紅書—天然氣小姐-Ariel
這背后不是簡單的消費升級,而是一場關于情緒價值的消費革命。
烘焙食品的功能正從日常飽腹蛻變為一種新型的的社交貨幣。在北上廣深的寫字樓里,手作面包就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和圈層認同感。
![]()
◎圖片源自小紅書—hey阿生
某購物種草平臺上,,衍生出“堿水黨”、“歐包派”等細分圈層。
![]()
“買普通面包是消費,選手作面包是投票——為慢生活理念投票”,一位手作店的主理人這樣說道。
為什么年輕人愿意為高價烘焙食品買單?
《2024烘焙消費白皮書》數據顯示,38%的消費者認為“揉面過程解壓”。面包制作過程本身就成為了一種精神療愈。某視頻平臺上,手作面包開箱視頻平均獲贊量是普通美食視頻的2.3倍。

◎圖片源自小紅書—Begin Film
健康焦慮也是推動因素之一。手作面包的“三無配方”(無改良劑/防腐劑/人造奶油)精準擊中年輕人的養生痛點。一位消費者反饋:“吃完腸胃沒有負擔,貴但值得”。
02
吃了真的會開心!
聊聊烘焙食品自帶的情緒魔法
我們常說,食物是治愈心靈的良藥。
熱氣騰騰的蛋撻,酥皮在唇齒間碎裂,
剛出爐的戚風蛋糕,輕柔得像一片云朵,
曲奇餅干在烤箱中逐漸染上金黃色的邊,滿屋飄散的黃油香……
這些是否也曾讓你感到莫名的溫暖與幸福?

◎圖片源自小紅書—海獺烘焙坊
烘焙的香氣,是一把打開記憶的鑰匙。
由氣味觸發的情緒記憶,能快速緩解焦慮,帶來安全感。就像知名烘焙品牌Tikcake的設計理念:他們通過深度交流,挖掘顧客的生平故事、性格喜好乃至家族傳統,將情感注入蛋糕設計。
![]()
![]()
◎圖片源自小紅書—傅米婭
一位客戶為退休教師父親定制的蛋糕,以書本造型為基底,扉頁用可食用金粉寫著“桃李滿天下”,翻開的書頁間夾著學生手寫的祝福卡片,瞬間喚起了桃李滿園的職業生涯記憶。
制作的過程,本身就很治愈。
烘焙需要專注——稱量、攪拌、觀察面團狀態、控制溫度和時間。這個過程迫使人們放慢節奏,專注于當下。
![]()
◎圖片源自小紅書—Triforce三重力
臺南的“木瓜媽”品牌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他們堅持手作溫度,所有產品均由創始人親自研發,創辦理念源自家庭溫暖,品牌創始人希望顧客品嘗到的感受“就像回到家,被媽媽擁抱”。
![]()
◎圖片源自小紅書—小葵物語
烘焙往往與分享緊密相連。
在某科技公司的產品上線慶典中,定制了“數據流”主題蛋糕,將核心代碼以食用糖霜“打印”在蛋糕表面,員工們切開蛋糕時,發現每一層慕斯都對應不同編程語言的經典語法,既幽默化解了加班疲憊,又強化了職業認同感。
![]()
◎圖片源自小紅書—遇見里烘焙館
烘焙是文化情感的承載者。
青島的文創月餅就是一個精彩的例子。當地烘焙師將棧橋、五四廣場、奧帆中心等青島地標“裝進”月餅里。每個月餅都是純手工制作,餅皮是桃山皮,口感細膩,且每款口味都不一樣。
![]()
◎圖片源自小紅書—青島游禮
這些月餅不僅造型獨特,還融入了地方特色食材,如嶗山主題的月餅餡料中加入了嶗山綠茶和嶗山酸杏。這讓消費者能夠通過舌尖品嘗到青島特色美味,成為傳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
03
網紅品牌的爆火秘訣!
它們是怎么“拿捏”情緒的?
走進任何一家網紅烘焙店,你會發現顧客們首先做的不是品嘗,而是拍照。
![]()
![]()
![]()
![]()
◎圖片源自小紅書—路陸克
這種場景正在全國各個城市上演:爸爸糖十周年慶典時,3天客流量突破2萬人次,營業額超11萬;豪士面包的乳酸菌口袋面包上市即引爆市場,成為消費者爭相搶購的熱門單品。
這些成功的烘焙品牌不約而同地把握了一個關鍵趨勢: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美味,更是情感體驗。
![]()
◎圖片源自小紅書—FOR LONG馬卡龍
當代消費者正在重新定義他們與烘焙食品的關系。美味口感只是基礎,與之關聯的情緒價值正成為購買決策的關鍵因素——烘焙產業正在迎來情緒“食”代。
情感營銷已經成為烘焙品牌的核心策略。巴黎貝甜在教師節推出“感念師恩”主題蛋糕系列,其產品研發負責人表示:“教師是社會的明燈,我們希望通過精心制作的美味蛋糕,幫助人們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
◎圖片源自巴黎貝甜官方號
許多成功品牌會致力于將調性契合的IP轉化為品牌情感資產。爸爸糖十周年慶典與卡皮巴拉小黃豚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
◎圖片源自爸爸糖吐司面包官方號
爸爸糖借助卡皮巴拉“佛系松弛”的IP特性,巧妙傳遞“拒絕內卷、回歸生活”的品牌態度。他們不僅推出系列聯名產品,還制作了紙質內包袋、無紡布手提袋、帆布袋、貼紙等文創周邊,強化了用戶參與感。
在效率至上的商業時代,一塊走心的蛋糕證明了:真正的儀式感從不是昂貴的堆砌,而是對細節的極致打磨和對情感的鄭重對待。
04
烘焙品牌想要嶄露頭角
得學會賣“感覺”
成功的烘焙品牌都擅長將產品轉化為情感載體。他們證明,當產品與消費者的情感記憶和日常生活儀式感相結合時,就能超越單純的食物屬性,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圖片源自小紅書—小葵物語
環境氛圍是烘焙品牌賣“感覺”的重要因素。新興烘焙品牌擅長通過空間設計強化品牌體驗,讓消費者在進入門店的瞬間就被獨特的氛圍吸引。
義利在宛平城開設的新概念店“義利Bread”,首先打破了傳統面包店的設計模式。門店采用明檔裝修,劃分為現場制作區、烘焙區、飲品區和堂食區四大區域,顧客可以透過玻璃看到面包制作的全過程。
![]()
◎圖片源自小紅書—LOLI的咖啡手賬
這種透明后廚設計不僅展示了工藝水準,更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自信心與誠意,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感。
產品本身是品牌體驗的基礎。成功的烘焙品牌在產品創新上從不吝嗇,既注重顏值,也關注健康趨勢。
例如老牌烘焙品牌—面包新語,他們不斷推出具有創意的烘焙產品,如抹茶紅豆吐司、巧克力熔巖面包、咸蛋黃南瓜吐司等,滿足消費者對新鮮感的追求。近年來,他們還積極推出低糖、全麥、無添加等健康系列產品,順應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
![]()
◎圖片源自 BreadTalk 官方號
視覺吸引力在現代烘焙產品中更是至關重要。許多品牌在產品包裝和命名上下足功夫,結合流行文化、節日主題甚至跨界合作,推出限量版產品,增強品牌話題性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
![]()
◎圖片源自小紅書—KKKS
烘焙品牌越來越多地融入文化元素來提升產品附加值。蘇州花園餅屋將江南文化融入品牌體驗,門店設計融合江南園林風格,營造出一種“花園式”的用餐氛圍。
![]()
◎圖片源自小紅書—黃油面包坊
他們不僅保留了蘇州傳統糕點的風味,如松子棗泥餅、蘇式鮮肉月餅等,也不斷創新推出符合年輕人口味的新品。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讓品牌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
這種文化賦能的策略,讓烘焙產品超越了食物本身,成為傳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
烘焙行業的競爭已從單純的產品口味競爭,升級為價值體驗的競爭。那些還在糾結產品定價的傳統品牌,已經被新銳品牌用空間、產品和情感的三重價值構建,遠遠拋在了后面。
![]()
◎圖片源自小紅書—東垠設計事務所
烘焙的吸引力,遠不止于舌尖。
它是現代靈魂在廚房里進行的一場自我療愈,是一份無需華麗辭藻的情感載體,讓人與人之間通過一份甜蜜的饋贈建立最純粹的情感連接。

![]()
▲奶皮子蛋糕是下一款“臟臟包”,還是短期狂歡?
![]()
▲倒計時6天!第5屆中國焙烤行業峰會+仟吉工廠+武漢特色門店游學!比賽、面包咖啡節、烘焙地圖一站打卡!
![]()
▲探索純真日式風味!日本面包世界冠軍「山崎隆二」首次中國線下開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