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鄭州,黃河水千百年來滋養著這片土地,也孕育著代代相傳的醫者情懷。“國家非遺保護項目 —— 袁氏中醫腫瘤療法” 第八代傳承人袁希福,便是在這里,用20余年時間,舉辦了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大會,為眾多癌癥患者搭建起交流與希望的平臺。
【承祖訓行醫:40年仍守初心】
袁希福的醫學道路源于家族傳承。自清乾隆年間起,袁氏中醫便以“懸壺濟世”為宗旨,八代行醫,不僅留下了大量臨床驗方,更將 “醫者仁心” 的祖訓刻入血脈。童年時期,袁希福便開始學習《藥性總論》《湯頭歌訣》等中醫經典,放學后跟隨祖父出診,學習“望聞問切”基本功。
![]()
成年后,他前往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研究院深造,跟隨中醫腫瘤泰斗余桂清教授學習。在此期間,他一有空就前往農村義診,“看到很多農民為了治癌傾家蕩產,最后還是帶著絕望離開,我心里不是滋味。”袁希福回憶道。20多歲的他在心里立下誓言:“這么多鄉親們看不好,我就去學,我來給他們看。”
![]()
這份初心,支撐著他從醫40余年,累計診治超30萬人次癌癥患者。他始終想著:“要讓中醫抗癌的力量被更多人看見,讓更多的炎黃子孫受益!”
【20年的公益:從鄭州到九省市,點亮千萬患者希望】
2004年,袁希福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八省市中醫腫瘤專家學術研討暨康復經驗交流大會。不同于常規的學術會議,他除了邀請八省市的中醫腫瘤專家開展學術探討,還特意請來了近百位經“三聯平衡”理念調理康復的癌癥患者。這些患者帶著重生的喜悅,走上臺用自己的真實經歷講述抗癌故事,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也為臺下仍在病痛中掙扎的病友打氣——這份來自同路人的力量,悄然在千萬患者心中埋下希望的種子。
會議結束時,一位參會領導緊緊握著袁希福的手,語氣懇切地說:“這種形式的會議特別好,讓患者親自到場與我們交流,這是我這么多年以來第一次參加這種類型的會議,你一定要堅持辦下去!”這句話,更堅定了他用大會傳遞信心、惠及更多人的決心。
此后,2008年、2010年,第二屆、第三屆抗癌明星交流大會相繼召開。鄭州中州國際飯店的國際會議大廳座無虛席,連走廊里都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患者與家屬,大家攥著病歷本,眼神里滿是期待。百名身披鮮紅綬帶“抗癌明星”有人頭發雖已花白,卻挺直了腰板;有人還帶著術后的淺淺疤痕,臉上卻掛著從容的笑。為了給抗癌明星更多交流空間,袁希福還特意陪著抗癌明星代表前往鄭州黃河游覽區,他們在炎黃二帝廣場,對著始祖像深深鞠躬,齊聲高呼:“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 聲音在黃河岸邊回蕩,引得不少游客駐足鼓掌。這場盛會也受到了主流媒體的關注,河南日報、大河報、東方今報、河南電視臺、鄭州電視臺、大河網等多家媒體紛紛報道,讓更多人知道了這群抗癌明星的故事。
![]()
2014 年,第四屆大會在河南省博物館學術報告廳如期舉行。這座承載著中原文明記憶的建筑里,來自全國各省的百余位康復者齊聚一堂,他們的眼角還帶著回憶病痛時的淚光,臉上卻綻放著重生的笑容。上臺分享時,食道癌患者劉廣德的故事讓全場寂靜又動容:“當時我爸每天靠著輸蛋白維持著生命,后來因為靜脈血管問題連輸液都沒法了,沒有治療辦法了,醫生勸按說‘回家埋人吧!’后來我們找到了袁大夫,現在俺爹好好的!我們全家都要感謝袁大夫!” 他一邊說一邊向袁希福走去,最后鄭重鞠躬。就是這樣一個個真實到觸手可及的故事,像一束束光,為臺下千萬仍在抗癌路上掙扎的患者,注入了咬牙堅持的勇氣。
2017年的第五屆大會規模盛大 —— 全國 17 個省份、70 多個地區的康復者代表,跨越千里專程趕往鄭州。他們帶來的心意格外真摯:有的捧著繡著“妙手回春”的錦旗,邊角還留著趕路時的褶皺;有的遞上親手寫的感謝信,字跡或許不算工整,卻滿是“重生之恩”的滾燙情感;還有人帶來自己剪的“福”字剪紙、親手織的棉拖鞋,針腳里滿是樸實的感激。這些沉甸甸的心意背后,是一個個曾被判了“病危通知書”的患者,而他們的故事,也成了千萬患者口中“活下去”的希望范本,讓更多人相信,癌癥并非不可戰勝。
時隔 7 年,2024 年的第六屆大會,袁希福做了一個新決定:走出河南,把中醫抗癌的希望親自送到千萬患者身邊。他帶著團隊先后前往開封、武漢、杭州、北京、秦皇島、山東、山西、西安、南陽等九省市。
“很多癌癥患者在至暗時刻、滿心無助的時候,把生命托付給了我,我作為一個醫生,我肯定明白他們給我的托付的份量,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不辜負他們!”袁希福在采訪中說。即便在醫患關系頗為緊張的當下,袁希福依舊與他的患者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成為了攜手同行的摯友。九個省市中,數百位康復患者因為袁希福的到來幾百位康復患者早早等候在現場,看到他的身影,人群里就會響起熱烈的掌聲與歡呼。有人緊緊握著他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只反復念著“謝謝”—— 他們知道,這場跨越九省市的公益之行,會讓更多和自己曾經一樣絕望的人,看到中醫抗癌的力量,看到活下去的可能。
【醫者的堅守:天價買不走一本醫書】
“在大家身上真看不出重病纏身的苦楚,真替老朋友們感到高興!總算沒有辱沒祖輩傳承、總算沒有辜負大伙的信任!”袁希福在采訪中說,干醫生這么多年以來,他只認一個理,那就是:把病人的事兒當成自己的事兒。
![]()
幾十年來,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以香港、深圳等地多家醫療研究機構和制藥公司,先后派人與袁希福洽談,欲出巨資購買《袁氏醫方》等珍貴秘本醫籍,均被袁希福婉言回絕:“這是老祖宗留給中國人的中醫瑰寶,是用來治病救人的,不是用來賺錢的,多少錢都不能賣。”
如今,六屆抗癌明星大會已走過20余年。它早已不只是康復者的 “慶功宴”,更成了照亮千萬患者的“希望燈”、中醫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活教材”—— 一個又一個真實的康復案例讓人們看到,中醫藥在癌癥治療中絕非“輔助選項”,而是能為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療效的 “重要力量”。而袁希福,這位黃河岸邊的醫者,仍在帶著初心繼續前行,守護著千萬癌癥患者的生命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