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今年2月在在蘇伊士運河附近遭遇撞船事故的美國航母“杜魯門”號嗎?堂堂美國超級航母竟然被一艘無武裝貨船逼近甚至撞傷,實在是讓五角大樓大失顏面。但更諷刺的是,美國海軍水兵近日向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爆料稱,在不久前的美國海軍成立250周年慶典上,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杜魯門”號航母前發表演說時,他身旁的巨幅海報其實是用于遮擋航母被撞的損壞部位——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里,美國海軍竟然都沒能修復這艘航母的“小傷”。
這一切到底該怪誰呢?
![]()
![]()
“商業內幕”網站報道截圖
特朗普于10月5日出席了美國諾福克海軍基地舉行的慶祝美國海軍成立250周年的慶典活動,還在上萬美國海軍官兵面前發表了長篇演說。但一名在場的美國海軍水手向“商業內幕”網站分享的照片揭露了真相:特朗普旁邊就是懸掛著巨幅海報的“杜魯門”號航母,海報“正好”覆蓋了該航母此前在碰撞中受傷的部位。
從側面看過去可以發現,該部位在過去8個月的時間里并沒有得到維修,只是涂上了“匹配船體顏色的油漆”。
![]()
海報“正好”覆蓋了航母此前在碰撞中受傷的部位
報道稱,這張照片隨即在社交媒體上瘋傳,被認為是美國海軍試圖在特朗普面前掩蓋“航母受損”的尷尬處境。美媒提到,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高度關注美國海軍艦艇的外觀,此前他多次批評美國海軍主力艦艇的生銹情況,還從“美學角度”評價說,“一艘丑爆了的船就沒必要說是隱形的了”。報道稱,2019年特朗普訪問駐日美國海軍橫須賀基地期間,白宮要求美國海軍把部署在該基地的一艘驅逐艦設法遮擋起來,因為這艘軍艦是以特朗普的對頭、已故國會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的名字命名的。
對于美國海軍在8個月的時間里都沒有能夠修復“杜魯門”號航母的碰撞部位,美國網民嘲諷不斷。尤其是不少美國民眾回想起太平洋戰爭中的美國海軍通過緊急搶修,讓被日軍擊傷的‘約克城’號航母只用了72小時就重返戰場,而如今的美國海軍用了8個月,卻只是給“杜魯門”號的受損部位涂了層漆?
![]()
“杜魯門”號航母被一艘無武裝貨船撞傷
跟今年2月撞船事故時的照片相比,受損部位外表上看起來的確也就多了一層油漆。
在外界的質疑和批評聲中,美國海軍發言人回應稱,“杜魯門”號的外部損壞將在“中期換料大修”期間得到修復。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解釋稱,這是美國核動力航母服役期間的正常升級維護流程,“杜魯門”號于1998年服役,它將在這次持續數年的升級中,為核反應堆更換燃料棒,并對艦載設備進行重大維修、升級和現代化,確保它們繼續運行20年。不過正常情況下“杜魯門”號的返廠維護工作會在未來1年內開始,具體時間有待進一步求證。
但老司機得說,美國網民們就此指責美國海軍也多少有些“苛求”了——美國海軍哪里是“不想修”,分明就是“做不到”啊。
例如美國海軍學會網站此前透露,“杜魯門”號在2月的碰撞事故中內部管道受損情況如何,不能僅僅觀察外觀就能決定,可能需要進入干船塢進行全面檢修。但問題是根據美國國內相關法律規定,美國海軍的戰斗艦艇(如航母、驅逐艦、核潛艇)的主要維修工作必須在美國本土船廠進行。這一方面是出于技術與安全的顧慮,因為戰斗艦艇集成了大量敏感技術,美國擔心在海外,即便是盟國船廠進行大修,也存在核心技術泄露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將利潤豐厚的軍用艦艇維護保養業務留在美國本土。
![]()
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升級的“斯坦尼斯”號航母
但現實情況是,隨著美國造船業的日益衰落,如今整個美國只剩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和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的幾個干船塢具備維護10萬噸級超級航母的能力,如今它們都已經被占用——后續幾艘“福特”級航母的半成品還在建造中,升級屢次拖延的“斯坦尼斯”號航母已經“修理得比造新船更慢”。因此“杜魯門”號返回美國本土以來,一直沒有機會能夠進塢維修。
此外,由于此前拖延積累的大量維修作業、高頻海外部署帶來的過度使用以及服役時間偏長等因素,如今美國海軍現役11艘超級航母的實際情況并不好,通常只有3-4艘航母具備部署能力。“杜魯門”號在正常部署期間的意外受損,加劇了美國海軍航母使用上的“捉襟見肘”。很多美國網民也無奈承認,美國海軍堅持“杜魯門”號航母“小傷不修”,實在是迫不得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