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山西警方的一次布控行動,成功控制住,盜掘古墓葬的主犯侯金發(fā)。
由此拉開了運城“6·03專案”的序幕。
這次行動,追回3000多件文物,堪比一座博物館的藏品。
從這些文物中,警方發(fā)現(xiàn)了線索,部分青銅器來自聞喜酒務頭。
運城聞喜酒務頭墓地,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野中,文物部門根據(jù)被盜情況,立刻進行科學勘探和搶救性發(fā)掘。
![]()
5500平方米的發(fā)掘區(qū)內,發(fā)現(xiàn)12座商代晚期墓葬、6座車馬坑及多個灰坑。
特別是其中是5座“甲”字形大墓,這可是高等級的墓葬形式。
因為墓葬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史學界流行一句“晉南盆地無晚商”,的概念。
商代晚期,商王朝西部邊境,面臨多方勢力的挑戰(zhàn),因此實力大大削弱。
但這次發(fā)掘出的墓地,充分說明,商王朝西部邊境的復雜歷史,超過我們的想象。
大墓特征鮮明:
墓室呈橫長方形,設生土二層臺
![]()
葬具為一槨一棺,槨底設腰坑
西或西南方向陪葬車馬坑1-2座
墓主均為仰身直肢葬,頭向東西
殘酷殉葬制度:
3座大墓發(fā)現(xiàn)殉人,其中M5殉人多達7人
殉葬姿勢分側身屈肢與仰身直肢
多數(shù)墓葬二層臺與腰坑內殉狗
![]()
在大型墓葬西北方,還分布著7座中小型墓葬,形成明顯的等級差異,展現(xiàn)出嚴格的喪葬制度與社會分層。
完整車馬坑:一車二馬一殉人
經發(fā)掘,M1的陪葬車馬坑K1內保存有完整的殉葬組合:一輛馬車、兩匹馬及一名殉人。
該殉人遺骸位于車馬北側,其頭向與馬車朝向均為東方,揭示了特定的葬儀空間關系。
“這是典型的商代高等級貴族葬制,”考古專家表示,“出土的車馬器組合完整,為我們研究商代車馬制度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青銅器銘文:神秘“匿”族浮出水面
墓葬中出土了眾多的青銅器,大約500余件(組)文物。
![]()
禮器組合完整:
食器:鼎、甗、簋
酒器:斝、爵、觚、尊、卣、罍
水器:盤、盉
其他門類豐富:
樂器:鐃、鈴
兵器:鉞、戈、矛、刀、胄飾、鏃
工具:錛、鑿
車馬器:弓形器、車衡飾、車軎等
![]()
銘文揭示族屬:
青銅器上發(fā)現(xiàn)“子(匿)”、“匿”、“天黿”等多種族氏銘文,其中“(匿)”出現(xiàn)15次,數(shù)量最多。
“這應為‘匿’族墓地,”銘文專家確認。
在史料上,這個族群是早有記載,但始終不知其墓葬所在,如今終于找到了他們的位置,也是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
正邪對比:追繳文物揭開歷史真相
![]()
M1墓中出土的青銅器器型單薄、紋飾簡潔,且無使用痕跡,疑似明器。
然而,從盜墓者手中追回的文物卻器型厚重、紋飾精美、工藝精湛,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差異可能反映了,不同的禮儀用途,專家分析。
改寫商代歷史的考古大發(fā)現(xiàn)
填補空白:填補了晉南地區(qū)晚商遺存的空白
確認族屬:為“匿”族青銅器找到了最終歸屬
![]()
形制獨特:帶墓道大墓在殷墟之外極為罕見
葬制完整:展現(xiàn)了完整的商代高等級貴族葬制
文化交融:體現(xiàn)了商文化與地方方國文化的交融
地理關鍵:為研究商王朝西部勢力范圍提供了關鍵證據(jù)
“這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項目負責人總結,“酒務頭墓地的發(fā)現(xiàn),不僅讓我們找到了失蹤已久的‘匿’族,更讓我們對商代的國家政治地理結構有了全新認識。”
結語:盜墓背后的歷史饋贈
酒務頭墓地的故事,始于盜墓賊的貪婪,卻成就了一次改寫歷史的考古大發(fā)現(xiàn)。
![]()
展現(xiàn)了,商代邊地方國的高度文明;嚴格的等級制度與葬儀;精湛的青銅鑄造技藝;神秘族群的興衰歷程。
隨著研究的深入,酒務頭墓地還將帶給我們更多驚喜,繼續(xù)填補商代歷史的神秘拼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