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
特色食品產業如何借力地名文化實現品牌增值與高質量發展?地名經濟又如何通過特色食品這一載體得以活化與傳播?10月8日,由國內權威機構聯合舉辦的“特色食品產業與地名經濟圓桌會”在京召開。會議旨在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共同探索將深厚的地名資源轉化為特色食品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路徑。
會議在民政部“鄉村著名行動”的政策背景下召開,與會專家指出,特色食品產業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載體。地名,作為承載地域生態、歷史與人文的獨特標識,與特色食品的深度融合,不僅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文化賦能和差異化發展的核心資源,也為提升地域品牌影響力開辟了重要通道。
本次圓桌會由中國地名學會與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園共同主辦,中國地名學會地理標志分會承辦。會議匯聚了來自地名學、食品科學、區域經濟領域的資深專家、行業組織代表、知名企業家及高校科研人員,形成了跨領域、高層次的對話格局。
圓桌會圍繞“地名資源賦能特色食品產業品牌建設”、“食品產業為地名文化傳播賦能”等核心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會議特別設置了案例研討環節,以“梅蘭春酒”等典型產品為例,深度剖析了地名與食品成功融合的經驗模式。此外,研討還聚焦于老字號如何利用地名元素實現品牌創新、高校科研成果如何有效向產業轉化等現實問題,力求以問題導向,為企業痛點提供專家智慧和解決方案。
據悉,中國地名學會會長王勝三,執行會長、代理秘書長陳士國等主辦方領導出席圓桌會。原國家質檢總局總檢驗師項玉章、中央軍委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趙天民、中國社會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輯浦善新、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專職董事馬元林、清華大學經濟學者顧常超、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專職副會長郭玉金、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淮揚菜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永松、中國地名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范正利、農民日報社要聞編輯部副主任王澎、中國地名學會地理標志分會副會長李金龍、赫瑪食品(大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娟、北京德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喜峰、泰州市梅蘭春酒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秀蘭等參加會議。本次活動由中央編辦原司長唐進主持。
為確保研討成果落地生根,會議主辦方強調將建立長效對接機制,持續跟蹤與會各方的合作進展,推動“地名經濟”與“特色食品產業”的融合發展走向深入,為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同期,還舉辦了中國地名學會地標產業賦能計劃之淮揚名酒梅蘭春品牌研討會。
![]()
來源:“中國地名學會”公眾號
選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組
編輯:宋柄燃
![]()
![]()
微信掃碼加入
中國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掃碼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