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藻類分布十分廣泛,從炎熱的赤道至常年冰雪的極地、江河湖泊、塘堰坑凼、田塊溝渠、濕地沙漠都有藻類的存在。淡水藻類共有9個門。
![]()
1. 藍藻門
藍藻大約出現在距今33~35億年前,遍布于世界各地。目前人們發現的藍藻大概有2000種,我國有記錄的藍藻約有900種。
藍藻門是最原始的藻類,細胞結構簡單,有些特征與其它藻類有所區別,植物通體呈藍色或藍綠色,沒有色素體,色素均勻地分散在細胞周圍的原生質中。藍藻沒有真正的細胞核,有核質,但無核仁和核膜。色素有葉綠素a、β胡蘿卜素等,同化產物是藍藻淀粉(遇碘顯淡紅褐色)和藍藻顆粒體。
![]()
(藍藻水華)
據研究,藍藻具有偽空泡,能夠使藍藻控制浮力,如果水體處于靜止狀態,藍藻上浮至表層會阻礙其它藻類的光合作用;藍藻還有固氮能力。因而,藍藻在自然水體中容易形成藍藻水華。在我國南方,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由藍藻形成的“水華”。容易形成水華的主要種類有:微胞藻、魚腥藻、片藻、席藻、節旋藻、擬項圈藻、腔球藻、尖頭藻、顫藻、節球藻等十幾個屬,常見種類很多。
藍藻的部分種類可作為魚類餌食,有的種類消化較差。微胞藻、魚腥藻生長過盛時,在夜間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死亡后又會分解產生有毒物質,引起水生動物的疾病或死亡。因此,必須加強管理。藍藻毒素有肝毒性、神經毒性、細胞毒性和皮疹毒素,因此,我們要注意防范,減少藍藻水華的形成風險。
2. 金藻門
金藻亦稱金褐藻,金褐色,除含葉綠素外,尚含有較多的類胡蘿卜素。單細胞游動的種類,無細胞壁,有細胞壁的種類,其組成物質主要為果膠。多具一或二根頂生的鞭毛(三根的少見),鞭毛等長或不等長。貯藏食物為油類和麥白蛋白。繁殖方法有斷裂(群體種類)、分裂、產生游動孢子(無鞭毛的種類);有性生殖少見,屬同配結合。
![]()
(金藻類浮游植物及水華)
金藻多數分布在淡水,海水和咸水中也有分布。金藻在透明度大、溫度較低、有機質含量少、pH=4~6的微酸性水、含鈣質較少的軟水中生活。一般在較寒冷的冬季、晚秋和早春等季節生長旺盛。
金藻門包括黃群藻屬(合尾藻屬)、錐囊藻屬(鐘罩藻屬)、錐囊藻屬、金枝藻屬等。
黃群藻屬藻體呈球形或橢圓形,是能運動的群體。黃群藻屬約有10種。在小池塘和人工貯水池中生活,于晚秋、早春或冬季可大量出現。
錐囊藻屬約有17個種,多數浮游生活于貧營養的淡水中,水中有機質多時就消失,有的種也生活在酸性泥炭水體中。已知有2個種屬于海產。
金枝藻屬本屬約有3種。在池塘、湖泊和沼澤地等水中,附生于其它藻體上,是罕見淡水藻類。
金藻門浮游植物在透明度較大、有機質含量低的軟水中,低溫季節(早春和晚秋)大量繁殖,生長旺盛,對環境變化極為敏感,分布在水體的中下層占多數。
金藻類多數原生質裸露,是魚、蝦、貝類等的優質餌料,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吸收。小三毛金藻在鹽度稍高的內陸水體中大量繁殖,可引起魚類的大批死亡;如果水質肥,三毛金藻很少發病。金藻大量繁殖也會形成以金藻為主的水華。
3. 黃藻門
黃藻有單細胞體、群體、多細胞絲狀體、多核管狀體。細胞呈球形、橢圓形、紡錘形、圓柱形、三角形、四邊形、棒形。運動個體具有2根不等長的鞭毛。黃藻門的藻體通常呈黃綠色或黃褐色。
![]()
色素體內含有葉綠素a、葉綠素c、β胡蘿卜素和一種葉黃素。同化產物為脂肪、白糖素。
黃藻主產于淡水中,尤其常見于半流動較清潔的水中,比如軟水湖和池塘。海水、半咸水中有極少數種類的黃藻。黃藻常常在早春或晚秋大量發生,大部分可做鰱魚的優質餌料。絲狀藻類有較厚的外面膠質層,魚類不易消化。
4. 硅藻門
硅藻基本上以單細胞體為主,體型多樣,有圓形、多角形、紡錘形、S形、新月形、弓形、舟形、棒形等。少數種類為群體,有絲狀、帶狀、星狀、放射狀等。硅藻細胞壁富含硅質,具有排列規則的花紋。硅藻的繁殖以細胞分裂為主,部分進行簡單的有性繁殖。藻體通常呈黃綠色至黃褐色。色素體中含有葉綠素a、葉綠素C、β胡蘿卜素、墨角藻黃素、硅甲藻素等。同化產物以脂肪為主。
![]()
硅藻類在各種水體中常能大量繁殖,種類繁多,在多種水體中一年四季多有優勢種群,清塘消毒后硅藻最先形成優勢種群,一般在春、秋兩季出現高峰。硅藻類是魚類和其它水生動物的重要餌料,是食物鏈中的重要組成成員。尤其在湖泊、水庫大水面養殖水體中,硅藻的餌料意義更為顯著。
5. 甲藻門
甲藻多數為單細胞體,少數為絲狀或單細胞聯成群體。有球形、橢圓形、卵形、多角形等。有的種類細胞壁薄,有的種類厚,細胞壁上有溝,把細胞壁分隔呈夾片狀。甲藻通常呈黃綠色或金黃褐色。
![]()
甲藻門藻類色素體中含有的色素有葉綠素a、葉綠素c、β胡蘿卜素,四種葉黃素(環甲藻類、新甲藻素、甲藻黃素、硅甲藻素,其中前3種為甲藻門所獨有的色素)等。淡水種類同化產物為油滴或淀粉。
甲藻的營養方式多種多樣:大多數為自養型,也有些種類營腐生性或動物性或混合性營養。比如卵甲藻在草魚苗種體表大寄生時稱為草魚打粉病。
甲藻的分布很廣,在淡水、海水和半成水中均有,我國的淡水甲藻有15種。甲藻門中的隱藻類(現已獨立分為藻類植物中的一個門)多見于淡水,是肥水養魚中最常見的一個優勢種類,也是淡水動物重要的天然餌料之一。
6. 裸藻門
裸藻是一種有鞭毛、能運動的單細胞藻類,僅少數種類有膠質柄營固著生活。形態有紡錘形、圓形、橢圓形、卵形等。細胞裸露,無細胞壁,表質硬的可保持固定形態,表質軟的細胞會變形。裸藻種類繁多,植物體內通常含有的色素為葉綠素a、β胡蘿卜素、葉綠素b和葉黃素。同化產物為副淀粉(非水溶性多糖)。
![]()
裸藻主要分布在淡水中,特別是有機物多的靜止小水體中最常見,溫暖季節大量繁殖而形成水華。
裸藻過去被認為是一種不能消化的種類,目前研究認為,裸藻是白鰱易消化的食物。血紅裸藻還是一種優質食物。有經驗的漁民把池中裸藻出現作為水肥標志。以裸藻為優勢種群的水體不適宜做魚苗培育;pH值達到8.9的水體,裸藻大量繁殖,魚、蝦浮于水面。
7. 綠藻門
綠藻類種類繁多,有單細胞體、多細胞體和群體、絲狀體、管狀體等,藻體呈綠色。
色素體中含有色素為葉綠素a、葉綠素b、α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葉黃素等。新葉黃素藻體常呈現的顏色為草綠色,這主要是由于葉綠素的優勢掩蓋了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同化產物為淀粉。
![]()
綠藻類分布很廣,地理分布多以溫帶為主。凡光線能達到而又潮濕的地方皆能生存,絕大多數種類分布在淡水中,江河、溪流、湖泊、池塘、溝渠都有分布。潮濕的樹皮、墻壁上也可見綠藻生長。
綠藻類種類繁多,常大量繁殖形成優勢種群,是水生動物經濟魚類的直接或間接餌料。絲狀綠藻可作為鯉魚、鯽魚的直接餌料。但在魚苗培育池,如果綠藻的絲狀藻類(水網藻等)大量繁殖,常致使水質清瘦,影響其它浮游藻類植物的增長而成為不利因素,甚至危及魚苗安全。
8. 隱藻門
隱藻為單細胞藻類,大部分藻類無細胞壁,色素體有1-2個。隱藻門共有2個屬:隱藻屬和藍隱藻屬。隱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葉綠素a、葉綠素c、β胡蘿卜素等,同化產物為淀粉。
![]()
隱藻對溫度的適應性極強,對光照也不敏感,無光條件下用異養方式生活相當長的時間。隱藻分布廣泛,喜生于有機質和含氮豐富的水體;在傳統的池塘形成優勢種群,說明水質肥。隱藻是鰱魚等的優質天然餌料。
9. 輪藻門
輪藻是大型的沉水藻,多為淡水產,分布相當廣,產量也較大。輪藻在植物界的地位比較特殊,無維管束,組織構造簡單,但在外觀上已有根、莖、葉的分化。輪藻的生長與繁殖方式同苔蘚植物。
![]()
輪藻類為多細胞體,藻體大型,常在水中基質表面營固著生活。它們是周叢生物中的重要種類,是水體中多種水生動物的天然餌料。
作者:梁洪(致謝!)
(備注:本網易號"養魚第一線"歡迎您的光臨!本文原創僅供參考和交流!內容和圖片大多來源于網絡資料,如有異見請告知,侵權可刪,歡迎指正和留言討論,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