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可是個技術活,甚至可以說是懸墜釣最大的難點,導致這種釣法入門遠不如傳統釣。但是精通了懸墜釣的調漂之后,又會覺得雖然方法多,適合野釣的不多,因為野釣不是養殖塘,雜魚多、水底不平、風大、走水都是常態。調漂其實可以換個角度來看,調漂方法不同影響就餌也影響漂相的傳遞。
![]()
一、調 漂 是個矛盾
釣底和釣浮調漂思路是不同的,或者說釣浮根本不存在方法的問題,只要掛上餌料浮漂還有目數,那么釣浮就是可行的。所以說談論調漂都是說釣底,釣浮不在討論之中。為何說調 漂 是個矛盾呢?調漂的方法不同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效果不同,對于底層魚類來說,鉤餌躺底會更加容易就餌。比如說釣鯽魚,在調漂不是太頓時,下鉤中魚率較高。如果很頓,上下鉤靈頓相差不大,中魚率差別也就不大了,可見底層魚類喜歡吃比較頓的那個鉤餌。原因就在于鉤餌躺底了,魚就餌更容易。
![]()
釣靈釣鈍不但影響了魚類的就餌,也影響了漂相的傳遞。釣靈的時候漂相傳遞及時,釣鈍的時候漂相傳遞會有延時或者小動作被過濾。雖然釣靈的時候確保漂相傳遞,但是鉤餌就不好入口了。所以說調漂是個矛盾,想要漂相傳遞及時,鉤餌就不好入口。想要鉤餌很好入口,漂相傳遞就會有損失。調漂的本質無非是在方便魚就餌的同時也要確保漂相傳遞而已,這個在釣魚的時候俗稱找口。漂相傳遞及時,比較容易被觀察到,提竿還能中魚,那么就叫做找到口了。
![]()
為何在調漂的時候比較建議注意餌料和魚鉤的重量,這其實也是為了方便找口,尤其是更換餌料子線之后再次找到高中魚率的狀態。同樣調四 釣二 ,餌重不同鉤餌在水下狀態不同,靈頓自然也不同,更換餌料之后狀態必然發生變化,雖然釣目和調目跟剛才完全一樣,中魚率肯定變了。要是知道剛才什么狀態,更換餌料之后能快速找到剛才的鉤餌狀態。調高釣低一般不去考慮魚鉤重量,但是調低釣高就要考慮了,更換子線尤其是魚鉤大小有變化時,也需要重新找口。這么說吧,同樣去調平水釣兩目,魚鉤重量不同靈頓和狀態完全不同,可能魚鉤完全躺底,也可能魚鉤不完全躺底,還可能鉛墜早就觸底了。所以調漂知道餌重,知道鉤重非常有必要。
![]()
二、調漂思路
那低水溫的秋末初冬階段浮漂應該怎么調呢?低水溫意味著魚就餌的難度變大了,鉤餌在水下狀態不對就餌成問題,不能就餌自然釣不到魚。低水溫也意味著吃口變輕了很多,需要注意漂相的問題。調漂是個矛盾,在低水溫季節更加明顯。釣靈了漂相傳遞及時了,鉤餌入口難度變大了,中魚率不高甚至很低。釣鈍了鉤餌好入口了,漂相傳遞又出了問題,可能半天沒看到有漂相,提竿換餌料發現有條魚,吃鉤吃的死死的。所以低水溫調漂更是矛盾,更應該把方便就餌放在首位,只有魚把鉤餌吞進去才能釣到魚。漂相可以通過細的主線,小的浮漂減少傳遞的阻力。使用細尾浮漂把動作放大一點,釣個較低的目數讓小動作也能容易被察覺到。
![]()
吃口越是不正常越是應該把就餌容易放下首位,所以別看低水溫季節吃口輕,調漂反而不能靈。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