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QY 編輯|路知遙
2025年已經過去三個季度,縱觀前三季度銷量,高低不一的年銷目標完成率暴露出車企喜憂各不相同。回看車企們年初給自己定下的KPI,現在都怎么樣了,還能如期完成嗎?
日前,中汽數研公布了今年1-9月主要的新勢力品牌年度目標完成率數據,清晰呈現各品牌的完成情況。我們做了簡要統計,情況如下:
![]()
在造車新勢力陣營中,小鵬不聲不響以89.5%的目標完成率暫居榜首。截至2025年9月,小鵬累計銷量達31.3萬輛,超額完成35萬輛年度目標。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其“做精、做少、做差異、做全球”的產品戰略,以及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持續突破,同時也和小鵬相對務實的目標設定有較大關系。
零跑汽車以79.1%的完成率緊隨其后,這一點都不讓人意外。今年前9個月,零跑的累計銷量達到了39.6萬輛,距離50萬輛年度目標僅差11.4萬輛。在務實目標和出色銷量的雙重加持下,零跑在今年最終能夠給出什么樣的成績單,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排名第三的是已經完成71.4%銷售目標、累計銷量超25萬輛的小米。他們距離35萬輛目標尚有10萬輛缺口。盡管小米YU7車型市場反響熱烈,但產能爬坡和供應鏈管理仍是其沖刺目標的關鍵挑戰。
相比之下,今年身負著盈利目標的蔚來,前三季度的完成率僅為45.7%。樂道 L90銷量雖突破1萬輛、蔚來ES8(參數丨圖片)上市后雖反響熱烈,但整體增速仍難能支撐年度銷量目標,蔚來累計銷量顯然未達預期。另外,理想汽車完成率46.4%,極氪完成率44.9%,鴻蒙智行完成率約為34.4%,這些品牌均面臨產品迭代周期較長、市場競爭加劇、年度目標制定過高等問題,目前整體的目標完成度都不甚理想。
![]()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汽車1-9月銷量超過326萬臺,2025年目標完成率約為70.87%。比亞迪通過其極強的生產交付能力與供應鏈整合能力,通過以價換量同時其極短的交付周期,銷量在第四季度或將迎來進一步爆發,進一步擠壓新勢力的增長空間。
那么今年有哪些車企還能如期完成銷量的目標,考慮到金九銀十的銷量高峰期,按照時間測算,如今的車企目標應該已經達到70% 左右才可能如期完成銷量目標,如果能超過65%,也能有機會再沖一把。從數據上看,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目標已經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小米和比亞迪隨著交付量的繼續增加,也有較大機會完成目標,而其他車企的情況相對則沒有那么樂觀。
![]()
都說今年汽車行業特別卷,其實從銷量情況也能看出來。對比今年,2024年新勢力車企目標完成率要整體更好。今年各家車企對銷量目標做了不同幅度的上調,其中零跑汽車2025年銷量目標較2024年提高一倍,小米汽車目標銷量更是提高了近兩倍,蔚來、理想和小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調,其中蔚來今年的銷量目標相比去年幾乎翻倍。
![]()
盡管蔚來ES8、理想i6等 車型在上市后表現亮眼,但這些車型仍然很難在短期內達成大規模交付,難以支撐起銷量的重任。蔚來汽車CEO李斌此前稱,蔚來ES8在年內的產量已經售空,理想i6的預計交付時間也超過了10周,但隨著時間的日趨臨近年底,它們想完成預期目標依舊很有難度。
隨著“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到來,第四季度成為車企沖刺目標的關鍵期。比亞迪、吉利等頭部企業憑借產品矩陣完善和渠道下沉優勢與極強的交付能力,可能會對新勢力車企造成一定沖擊。小鵬、零跑等新勢力“優等生”需優化銷售策略穩定銷量,腳踏實地;而蔚來、理想等品牌則需優化交付流程,加快“爆款”的生產與交付能力。
![]()
在這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中,完成年度目標僅是階段性勝利。當市場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車企切忌搞些“小聰明”如放出大量0公里二手車,造成短期內銷量大幅上升的假象,這不僅損害市場良性競爭,也有損品牌聲譽,造成較壞影響。
如今車企的比拼焦點已從銷量規模轉向體系能力、技術實力和全球化布局的綜合競爭力。正如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言:“汽車產業的發展必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不玩小聰明,不搞投機取巧,放眼長遠,堅持長期主義。”唯有如此,方能在新能源浪潮中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