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雅安市紀委監委
“我2012年繳存的保證金,已經十多年了,我自己都沒想到,現在不僅順利拿到本金,還有利息,你們的監督太給力了!”近日,某工程建設企業負責人在滎經縣人社局順利辦理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退還手續后,一直豎起大拇指,對工作人員連連稱贊。這暖心場景的背后,是滎經縣紀委監委開展“新官要理舊賬”專項行動,以監督推動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的真實寫照。
“這保證金是工程建設單位按規定繳存,專門用來保障農民工工資的,按理說,工程結束后就該立即退還給企業。可如今工程竣工多年,你們怎么還沒退還?”
“當時只登記了一個電話,時間過去太久……企業負責人換了,我們的人員也換了幾撥……”
此前,滎經縣紀委監委在民生領域專項監督檢查中發現2012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間,縣人社部門向工程建設單位收取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長期滯留專戶的問題。
隨即,滎經縣紀委監委展開全面核查,發現全縣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戶中,有600余萬元資金因“舊賬”無人管長期滯留,其中涉及項目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部分資金“沉睡”時間長達13年。
“新官上任后,往往更關注新項目推進,對前任留下的‘舊賬’要么不了解,要么不愿碰,導致問題越積越多。”核查組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對未退款項目逐一復盤,發現“舊賬”難理主要源于三大“銜接漏洞”:人員銜接斷檔——企業原聯系人因辭退、退休離職后,新接手人員未對接人社部門,部分項目出現“企業找不到、聯系人失聯”的情況;工作銜接缺位——人社部門歷任經辦人員交接工作時,僅簡單移交臺賬,沒有對未退款項目的歷史背景、特殊情況進行詳細說明,新接手人員面對復雜項目“不敢動、不會辦”;責任銜接模糊——相關部門負責人以“非本任職責”為由推諉,導致問題“懸而未決”。
“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是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的一項重要兜底保障措施,在資金管理上既要守住‘不被挪用’的底線,更要杜絕‘該退不退’的懶政。”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在問題研判會上強調,“新官不理舊賬”看似是“不愿管”,實質是“不作為”,而紀委監委必須要做的就是以監督壓實責任,推動“舊賬”清倉見底。
“這個辦公樓維修項目,2014年驗收后并無欠薪投訴,符合退款條件,為什么一直沒主動通知企業辦理?”
“這……這是之前幾任同事經手的事,我剛接手沒多久,還沒來得及梳理清楚。”經辦人員回應。
“那你們為什么不主動核查補全信息?”
滎經縣紀委監委針對核查中發現“交接不清”“情況不明”等問題,對縣人社部門分管領導、相關股室負責人開展集中約談,并下發整改通知書和工作提醒函,督促縣人社部門正視問題,主動作為、立行立改,切實維護好農民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在縣紀委監委的精準監督與有力推動下,縣人社部門迅速轉變工作作風,打破“被動等待企業申請”的傳統思維,以“主動上門”的擔當姿態,全力解決歷史遺留的“舊賬”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已退還31個歷史遺留項目的保證金,向22家企業退還資金共計530.8萬元(含利息6.06萬元),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對于暫不符合退款條件的項目,建立《舊賬管理臺賬》,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實行“每月更新、動態跟蹤”,確保“條件一達標就退款”。
清理“舊賬”,更要防“新賬”。滎經縣紀委監委督促縣人社、發改、住建等部門,研究制定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辦法,從嚴把控責任源頭,督促縣人社局優化企業工資保證金繳存流程,同步簽訂《保證金管理責任告知書》,指定“長期聯系人”,確保責任鏈條全程可溯;規范流程管理,優化《保證金辦理臺賬》,納入項目立項、工程進展、人員變更等關鍵信息,每月核對更新;強化監督問責,建立“紀委監委+審計+主管部門”聯動監督機制,開展專項檢查,對“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嚴肅追責問責。
![]()
“‘新官’不能只理‘新事’,更要解決‘舊賬’。”滎經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履職盡責,把沉年“舊賬”一件一件“銷”下去,讓群眾獲得感一點一點“提”上來。
請關注@雅安李小編視頻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