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黑龍江高考生、家長朋友,大家好!在每年高考錄取過程中,各類照顧錄取對象政策一直是廣大高考及家長關注的焦點。從本世紀初以來至今,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高考照顧政策的演變趨勢,呈現出從普惠照顧到精準激勵的變化特點。本期《教育冷觀察》《升學冷思考》,筆者為您選取2008年、2013年、2020年和2026年四個關鍵時間節點,為您做盤點分析。
![]()
一、2008年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高考照顧政策回顧
2008年黑龍江高考,省內少數民族均可享受高考照顧政策,按照照顧程度分為兩個類別。
類別一——七小民族,對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柯爾克孜、錫伯族考生,在所報省屬院校調檔分數線下降低20分投檔;
類別二——其他少數民族考生,在所報省屬院校調檔分數線下降低5分投檔,由院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點評:在2008年,七小民族所能享受到的高考照顧政策力度非常大,降低20分投檔將讓考生有更大可能邁入更高水平的高校。
![]()
二、2013年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高考照顧政策回顧
2013年黑龍江高考,對省內少數民族仍然沿襲普惠制照顧政策,但在照顧程度及范圍上與2008年相比有所區別,可劃分為三個類別。
類別一——八小民族,對鄂倫春、赫哲、鄂溫克、柯爾克孜、達斡爾、蒙古、錫伯、俄羅斯族考生,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類別二——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類別二——其他少數民族考生,在所報黑龍江省屬高校投檔分數線下降低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類別二與2008年相比,沒有發生變化。
點評:與2008相比,照顧范圍增加了一個民族——俄羅斯族;照顧程度從降低20分投檔改變為增加10分投檔。同時對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也制定了增加10分投檔的照顧政策。
![]()
三、2020年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高考照顧政策回顧
2020年黑龍江高考,對省內少數民族照顧政策收緊了范圍,并嚴格對加分考生進行資格審核,共分三個類別。
類別一——八小民族,具有黑龍江省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經省民宗委審核確認的戶籍在黑龍江省的鄂倫春、赫哲、鄂溫克、柯爾克孜、達斡爾、蒙古、錫伯、俄羅斯族考生,在參加2020年高考時,報考省屬院校時,在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類別二——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在參加2020年高考時,報考全國院校在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類別三——經省民宗委審核確認的戶籍在民族區、民族鄉(鎮)且學籍在戶籍所在縣的高級中等學校的少數民族考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在參加2020年高考時,報考全國院校時,在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點評:與2013年相比,2020年的對八小民族的照顧范圍從學籍和戶籍兩個層面作出了清晰界定;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照顧政策從增加10分投檔,調整為增加5分投檔;對其他少數民族的照顧范圍也從學籍和戶籍兩個層面作出明確界定。
![]()
四、2023年黑龍江省少數民族高考照顧政策回顧
2023年黑龍江高考,對省內少數民族照顧政策進一步收緊范圍,八小民族、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數民族考生均不再享受照顧政策。
在這一年的少數民族高考照顧政策中,僅保留了一項,即“戶籍在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且學籍在自治縣的高級中等學校的少數民族考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報考全國院校時,在其文化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5分投檔,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
點評:在2023年,黑龍江省少數民族能夠享受到高考照顧政策的僅限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地,且對戶籍和學籍均有明確要求,照顧程度也有限,僅為增加5分投檔。
![]()
五、寫在最后
從上述高考照顧政策回顧可以發現,近20年來,黑龍江省高考加分政策演變的核心邏輯是 “從普惠性照顧轉向精準化激勵”,通過壓縮項目、降低分值、加強監督,有效回應了社會對教育公平的期待。筆者預計,黑龍江省未來的高考照顧政策將更加著眼于銜接新高考的多元評價體系,進一步淡化“加分”概念,轉向更靈活的人才選拔機制。
本文由《教育冷觀察》《升學冷思考》原創,筆者所持觀點不構成對任何個人、組織的絕對判斷和建議,請您審慎參考,筆者和發布方不承擔任何責任。如需轉載,請與筆者聯系,侵權必究。歡迎您點贊、吐槽、轉發、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