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聲明: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謝絕轉載
在拉美局勢愈發緊張的背景下,美國與委內瑞拉的對抗正在迅速升級。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官員克雷格·迪爾(Craig Deare)近日接受《每日郵報》專訪時直言,“委內瑞拉已不再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是一伙恐怖犯罪集團控制下的政權。” 他呼吁華盛頓采取更強硬的軍事行動,以徹底扭轉尼古拉斯·馬杜羅(Nicolás Maduro)政權帶來的地區威脅。
![]()
“外交已死,制裁無效——現在只能動武”
迪爾是前陸軍情報軍官,長期負責拉美事務研究。他在采訪中毫不掩飾對“溫和路線”的失望:“如果美國威脅使用武力,就必須真的愿意用。否則只會顯得軟弱,鼓勵敵人得寸進尺。”
在他看來,美國多年來的外交努力與經濟制裁都未能改變馬杜羅政權的走向,如今委內瑞拉已經變成一個由毒品販運、恐怖組織與外國顧問操控的“犯罪—恐怖混合體”。
迪爾提出了一系列軍事選項,從情報偵察、網絡戰、特種作戰,到對委內瑞拉軍方及領導層的精確空襲。“我們不需要全面入侵。重點應是精準打擊目標人物、封鎖資金與油輪,讓政權失去運作能力。”
他甚至建議美軍在加勒比海實施海上封鎖,截停或扣押委內瑞拉的石油運輸船只,切斷政權的經濟命脈。同時,可動用制導炸彈摧毀委軍所持有的俄制防空與導彈系統。
“特朗普時代的新加勒比戰線”
這番言論恰逢特朗普政府宣布中止與委內瑞拉的外交接觸,為進一步軍事行動鋪平道路。特朗普在海軍基地演講時稱,美國海軍近日已擊沉多艘涉嫌運毒的船只——“我們把那些毒販炸得灰飛煙滅”。
![]()
“他們現在不敢再從海上走私了,那我們接下來就得在陸地上找他們。”
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隨后證實,美軍已獲得針對加勒比海地區的“全面授權”,目標是摧毀毒品走私網絡。白宮則稱,這一行動不僅為了遏制毒品流入美國,也旨在“恢復美國在西半球的主導地位”。
![]()
然而,學者與民主黨議員對此表示強烈擔憂。他們質疑這種“國際水域擊殺”行為的合法性,并警告特朗普可能正試圖通過“有限打擊”實現低成本政權更替。
![]()
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克里斯托弗·薩巴蒂尼(Christopher Sabatini)指出:
“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場‘復仇幻想’,是在為特朗普的外交失敗找補。他們夸大了委內瑞拉販毒威脅,只為掩飾軍事行動的真正目的——推翻政權。”
“委內瑞拉不是巴拿馬,但無所作為更危險”
迪爾承認軍事行動風險極高,可能加劇委內瑞拉的人道危機、波及鄰國哥倫比亞與巴西,并引發美國國內政治反彈。但他強調,“無為比冒險更危險。”
![]()
“委內瑞拉已經空洞化、崩壞。它是地區毒瘤,若不遏制,將繼續輸出混亂。”
他認為,美軍行動應聚焦于馬杜羅核心圈與軍政高層,而非普通民眾:“目標應是打擊政權精英及其資產,而不是轟炸城市或基礎設施。”
同時,他提出軍事行動必須納入長期戰略,結合外交、經濟與戰后重建規劃:“不能只是轟炸完就走。需要一個系統性的方案,包括政治過渡與區域穩定。”
理想的結果,在他看來,是通過軍事壓力迫使馬杜羅及其親信談判下臺,由反對派接管政權,避免大規模流血。“那種結局不會憑空出現。只有真正的力量,才能逼出談判。”
“對華盛頓而言,委內瑞拉不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場宣言”
迪爾直言,這不僅關乎拉美,更關乎美國重新確立在全球的決心。“在委內瑞拉展現決心,將向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發出信號:美國回來了。”
![]()
目前,美軍在加勒比地區部署的艦隊規模達到近二十年來最大,引發外界對“有限打擊”可能升級為美委、甚至美俄代理沖突的擔憂。
與此同時,馬杜羅政府也在調動軍隊、強化演習,并得到莫斯科和哈瓦那的聲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已向加拉加斯表達“完全團結”,馬杜羅則在Telegram上誓言:“委內瑞拉人民永遠不會害怕保衛自己的自由。”
然而,迪爾的觀點仍代表著華盛頓鷹派的共識:“改變不會靠祈禱得來,只有展示力量,才有希望贏得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