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度:
1、2025年10月第1本(15.4W字 261頁);
2、2020年~至今,理財系列共計閱讀44本;
3、2025年目前共計閱讀54本(計劃52本)。
看了一下我的閱讀列表文檔,雖然這是今年的第54本書,但是實際今年農歷年前有13本是列入了2024年的指標里的。
那么,今年的52本計劃,需加上13本,才算連續3年完成每周一本的閱讀任務。
加油!今年算陽歷還有剛好3個月,每月再看4、5本,也夠了。
今天又去圖書館還了2本,手上還有在借的4本,登記待借的還有1本,合計就是5本,剩下的8本,其中2本也有計劃了。
嗯,就差6本還待尋找中了。
算上今天寫這一本,李娟的書目前我看了也有3本了,其中去年9月看過的《我的阿勒泰》上個月還回看過。
3本下來,感覺也就是《我的阿勒泰》的初印象最好。
當然,這是因為其實內容場景一樣,第一次看短劇版本的時候,感覺很新奇、很意外,還有點小驚喜。
試想,我們這些城市人,誰會想到舉家去草原跟隨牧民們做生意?
住不好、吃不好、冬天又冷、夏天又熱的,動不動就要跟著羊群牛群馬群一起舉家搬遷......!
這是一種讓人感覺很“特別”的生意模式,而且,還很艱苦。
我記得當時看短劇版的時候,既覺得很有意思,又很羨慕,有意思就是在這種生意模式的選擇上,羨慕,是在于生活于草原之上這件事。
碧綠的、一望無際的、伴著微風和藍天的,草之原野。
小時候我也幫爺爺奶奶放羊,很枯燥,那時候沒閱讀的習慣,也沒有課外書,因此一直覺得那是件很無聊的事情。
然鵝,當下的我卻很懷念那時的這些時光。
記得這兩年有一個熱搜,是關于某奶業公司的招聘的,就是去放牛,似乎包吃包住月薪5、6000元,還不錯。
以這幾年的經濟情況,如果喜歡草原的人,應聘上這份工作的話,估計會萬分開心吧!
話說回來,李老師這本書我著實是沒看懂。
幸好,新版序她還是做了解釋,說當時是愛上了一個人,大概愛而不得因此在陪伴姥姥養病期間開始寫作。
但我依然越看越不知道她想說的到底是什么,前面還好,依然和《我的阿勒泰》與《阿勒泰的角落》內容相似,后面一小部分,突然感覺是在嘗試短篇小說創作了。
看完這本我就不打算繼續看她的《羊道》、《冬牧場》等書了。
先把手上這4本看完,而且要盡快看,否則,等面試上合適的工作開始忙起來,這13本書的任務又不一定能完成了。
今年,不想再延遲至農歷年前了。
過年,確定要再次回老家一趟,而這,也將是我多年來首次回老家過年。
希望,能得老天垂幸降大雪一場!
此刻我回憶上一次回老家過年,已經需要仔細搜刮腦海里的記憶碎片了,到底是哪一年回去過,發生了些什么,邊寫邊想的時候,幾乎沒有記憶。
哦,想起來了,當時是和那時候的男朋友鬧別扭吧,談婚論嫁的當兒,我奶奶既不想我嫁那么遠,又和我嬸嬸溝通到底給多少彩禮合適。
哈哈,這段記憶我似乎沒寫出來過,回頭可以整理一下。
說回本書,我剛查了,散文書籍的命名方式,是以書中相關重點人物、事跡來定的。
難怪今年我看了幾本散文,都是以書中的某一篇短文來命名的。
我有個習慣,就是看電影或看書,不喜歡看簡介,喜歡通過名字來判斷是否接下去深入了解。
因此,本來我以為這本書是會講李老師寫關于草原的9篇以雪為主題的內容的。
即便不是這樣,也可能是由9篇以雪為主線做大綱的內容。
結果,還是只是以一篇叫這個名字的短文來命名,真奇怪!但也不奇怪,本就是我自己沒了解過散文書籍的命名方式罷了。
李老師的其他幾本書,我目前對于《冬牧場》是比較感興趣的,這個名字,一看就覺得是以“冬”為背景的。
我過年回老家就希望能看到一場大雪,多年未見大雪,想想上次看到雪花還是在日本富士山旅游的時候,當時雪下得也并不大。
小時候的鵝毛大雪,記憶里的沒過腳面的積雪場景,這些年的老家,還曾出現過嗎?
不說了,就這,今晚要洗頭,做一下運動出汗先,然后去遛狗。
作者介紹:
里拉,90后,2018年創業,坐標廣東,從事人力資源行業。
閑時做做滴滴順風車司機,也和朋友開過兩家女裝店。
2020年3月開始碼字日更,5月29日正式買入第一只股票,至今仍行走在回本之路。
在這里,我會分享我的工作、生活、理財,以及看了些什么書。
目前,正在踐行每年52本書計劃(已連續2年完成)。
如果喜歡我,期待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