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聲明: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謝絕轉載
華盛頓的財政算盤,正把焦點對準美國年輕人的債務。據《政治學人》(Politico)獨家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將聯邦政府持有的高達1.6萬億美元學生貸款組合的部分資產出售給私人市場。
![]()
這一消息在教育界與金融圈引發強烈震動。
目前,美國約有4500萬人背負著學生貸款。這些債務原本由教育部統一管理,被視為政府對高等教育體系的“公共支撐”。但在特朗普的新任期內,財政與教育部門官員開始討論一個大膽方案:把部分“表現良好”的學生貸款資產打包賣給華爾街。
“輕資產政府”的邏輯:讓市場接管學生債務
知情人士透露,教育部與財政部的高級官員近期多次會晤,并與多家金融機構高層接觸,探討潛在的買方與定價模型。部分會議甚至邀請了曾參與特朗普第一任期教育改革的顧問團隊。
這一思路背后,是共和黨一貫的財政理念:縮小政府規模,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出售貸款資產,減少政府賬面上的債務規模,同時削弱教育部的職能,將學生貸款管理權部分轉交財政部。
有白宮官員告訴媒體:“與前任政府不同,我們關注的是學生貸款體系的長期可持續性,
確保它既能保護納稅人,又能維護借款人的利益。”
但這番表態掩蓋不了一個更深層的事實——這是一次從公共教育向金融資本的結構性轉移。
政策重啟:從“疫情暫停”到“市場回歸”
其實,這并非新構想。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教育部就曾聘請咨詢公司評估聯邦學生貸款的市場價值。但當時的結論令人尷尬:學生貸款資產遠低于政府賬面估值,加上新冠疫情暴發、貸款暫停催收,該計劃最終擱淺。
如今,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財政緊縮政策再度登場,這項計劃被重新提上議程。
消息人士稱,教育部已在研究如何分批轉讓“高信用評級”的貸款,并考慮聘請外部投行評估資產價值與私營買家的收購意愿。出售規模、定價機制與監管邊界成為內部討論的焦點。
巨大風險:借款人會失去保護嗎?
在理論上,聯邦法律允許教育部在與財政部協商后出售部分學生債務,但前提是交易不能讓納稅人蒙受損失。問題是——在現實市場上,這幾乎不可能。
![]()
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普雷斯頓·庫珀(Preston Cooper)直言:“這筆交易在財政上毫無意義。私人投資者不會出價高于貸款實際價值。結果只會是政府虧損,納稅人吃虧。”
更棘手的是借款人的權益.聯邦學生貸款附帶多項保護政策——包括延遲還款、收入掛鉤還款計劃(IDR)和免除部分債務的可能。一旦貸款被賣給私人機構,這些保護機制將面臨不確定性。
消費者權益組織“反掠奪性學生貸款項目”負責人艾琳·康納(Eileen Connor)指出:
“聯邦貸款的價值,來自政府擁有的特殊權力——例如可扣押退稅、凍結社保福利,以及免于被起訴的豁免。如果這些權力轉移給私人機構,后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她強調,即便交易完成,借款人的法律保護條款依然有效,任何買家都不能“抹去”這些權利。
政治與利益:誰會從這場交易中獲利?
批評者認為,這項計劃不僅是財政調整,更是政治宣示。特朗普政府多次批評拜登時代的“學生債務豁免計劃”,認為那是“左派福利主義”的象征。如今,他們希望以“市場化”手段重塑體系,
讓學生貸款回歸“個人責任”與“私營效率”。
但進步派組織“借款人保護聯盟”執行主任邁克·皮爾斯(Mike Pierce)則憤怒地指出:“當華爾街的利益與普通家庭的財務困境沖突時,特朗普政府的選擇從來不難猜——銀行家總能贏。”
他警告說,這項計劃可能讓富裕投資者獲利,而數百萬年輕借款人陷入更高利息與更低保障的陷阱。
特朗普的教育愿景:解體教育部?
出售貸款資產只是特朗普教育政策改革的第一步。他曾公開表示要“關閉教育部”。將學生貸款業務與高等教育資金劃歸財政部或各州政府管理。
![]()
這意味著一個更徹底的方向:聯邦教育體系的“去中心化”,讓“教育回到市場與地方”。在特朗普團隊看來,這既能削減開支,又能向保守派選民傳達一種理念:政府不該替年輕人背債。
美國的學生貸款總額已高達1.6萬億美元,這是一個宏大的數字,也是一場跨越三代人的負擔。
在華盛頓的會議室里,官員們討論如何“打包出售”;而在現實生活中,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仍在為每月的還款掙扎。如果教育債務成了下一輪金融產品,那受傷的,恐怕不僅是納稅人,還有教育本身的公共信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