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月圓夜,天涼月明,團圓氣息撲面而來。這時候啊,咱中老年人更懂一個“圓”字的意義。其實,過中秋,除了吃月餅、賞月之外,老祖宗還講究“嘗鮮、擺果、做事”,這背后可不只是風俗,還有養生、求吉、調氣的中醫道理。節氣順,心氣就順,節過得好,整個人就養得安穩。
中秋是“舊暑未盡,秋涼已生”的交節之時,順節養人,逆節傷肺
《黃帝內經》講:“秋三月,養收之道。”這時節,氣候由熱轉涼,肺為嬌臟,最受燥邪侵襲。一個“不吃對、不做穩”,很容易造成氣不暢、脾不安、心神不寧。所以中秋時做對一些事,吃對幾樣東西,不單是習慣,更是養身、養氣、養情緒的“調和方”。
![]()
那今天我這個老中醫,就慢慢和大家說道說道:中秋節到底怎么過,才能過得順、吃得好、養得住、求得圓滿。
—
一、嘗3鮮:養肺潤燥、不傷脾胃
第一鮮:鴨肉
秋燥傷肺,鴨肉性涼、補而不燥,正合中秋以食養肺之道。可清燉加百合,或與山藥合煮,止咳潤肺,適合中老年人容易干咳、口干之體質。
你最近是不是嗓子癢、咽干、兩便不暢?鴨肉吃得巧,就是潤燥第一味。
第二鮮:藕片
藕脆鮮潤,清熱養血,有“月令蔬中第一補”之稱。中秋吃藕,不傷陽氣,還有養心安神之功。適合涼拌、龍骨燉、醋炒可養血活絡。
是不是你飯后總覺得腹脹口淡?來一盤藕,也許正對你濕郁的“老毛病”。
第三鮮:栗子
栗子健脾益胃、養腎強筋,是秋令和中秋節相生之果。蒸食、燉湯皆宜,尤其適合腰膝酸軟、食欲不佳者。
老人腿軟腳冷、夜多虛汗?適量栗子益氣補中,幫你藏得住陽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