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而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每一步都要夯實基礎,千萬不要跳過某些步驟,否則會對孩子的將來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比如說孩子的爬行對于孩子的大動作發育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爬得太臟了,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爬了沒用,就讓他早點學走路甚至用學步車、學步帶來幫助孩子早點學走路,甚至還有媽媽們在對比誰家孩子走得更早,覺得孩子走路越早對身體健康越好。
殊不知,早走路對孩子的健康是沒有太大的好處的,作為媽媽一定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給孩子爬。
孩子爬行時間超過500個小時,對于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大有幫助的。
![]()
那些很早就走路基本沒有爬的孩子,和那些爬行很多甚至超過500個小時的孩子相比,到了小學就會出現四個方面的差距
第一個方面: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的學習成績跟孩子上課時候的專注力有關,也跟孩子聽課時候的理解能力有關,而這其中就會涉及孩子在聽課的時候是他的聽覺,孩子在看著老師講課文的時候用的是視覺,孩子記筆記的時候用的是他的觸覺,這其實是不同的感覺在協同作用,也就是我們的感統能力。
而孩子在爬行的時候,眼睛會看著周圍,要避開前面的障礙物就是鍛煉視覺,耳朵要聽到周圍的聲音,而且他的手和腳都會接觸到地面,也會鍛煉到他的觸覺,所以孩子的各種感覺得到足夠的鍛煉,到上學之后,他會利用各種感覺就能夠提升他的學習成績。
![]()
第二個方面:孩子的運動能力
孩子在爬行的時候需要抬頭,會激活他的頸曲,需要挺胸,會激活他的胸曲,需要塌腰,也會激活他的腰曲,他的生理彎曲就會更健康一些。
而且爬行的時候還會鍛煉他的腹橫肌、背闊肌這些核心的肌群;手臂的肱三頭肌要支撐身體,腳部的股四頭肌要交替發力,這些肌肉的力量增長有助于孩子后續的走路運動。
![]()
孩子在爬行的時候,他的手腕、膝關節、髖關節都會進行伸屈和旋轉的動作,能夠刺激關節囊和韌帶發育,增強關節穩定性,能夠減少孩子以后的扁平足和O型腿。
所以爬行多的孩子,他的運動能力會更強一些,那些不爬就走的孩子不僅僅運動能力會更差一些,還可能會引發O型腿。
![]()
第三個方面:孩子的專注力
有些孩子很聰明,在小學的時候他不怎么聽老師講課,他都能完成作業,而且考試成績還不錯。
但是到了小學的高年級或者初中的時候,當他專注力不夠沒有在課堂上積極地聽老師講課,課后寫作業也容易分神,就會導致他上課沒有辦法聽完課程的重點,下課的時候作業也會寫得比較慢。
而如果小的時候爬行,其實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在爬行的時候,孩子需要全部的感官都集中在爬行這件事情上,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鍛煉專注力。
而那些早早就走路沒怎么爬行的孩子,在走路的時候會看到各種東西,他會好奇的去摸這個摸那個,反而會讓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集中。
![]()
第四個方面:孩子的消化能力
那些爬行的孩子其實會通過軀干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對腹腔內的胃腸道產生溫和的按摩,能夠減少便秘的產生。而且經常爬行也能夠更好地消耗孩子的能量,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所以孩子在一歲之前經常爬行,他的消化能力會更好一些,他的胃腸功能也會更強壯一些,可能到成年后會長得更高一些。
![]()
而那些早早就走路的孩子,不僅僅說沒有很好地刺激到孩子的胃腸,更重要的是重力會壓在孩子的膝蓋上,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腿型不好看。
所以孩子還是要多爬行,爬行對于孩子的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系統,感知覺系統,消化系統都能夠進行調控。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