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馥莉正面臨一場多線作戰的復雜局面。
2025年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作出關鍵裁決:正式駁回宗馥莉的上訴請求,維持凍結建浩公司匯豐銀行賬戶內18億美元資產的保全命令。
![]()
圖源:網絡
與此同時,她推進的新品牌戰略也遭遇阻力。此前宣布啟用的全新品牌“娃小宗”,并未獲得渠道端的廣泛支持,部分經銷商已公開表示反對。
更值得關注的是,內部似乎浮現新的競爭態勢——娃哈哈上海工廠近期推出了“滬小娃”桶裝水,而據傳聞,該工廠的幕后負責人正是宗慶后的堂弟宗偉。
![]()
圖源:網絡
在家族遺產糾紛懸而未決、品牌商標歸屬存疑、新品牌市場接受度不明的多重背景下,宗馥莉的接班之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然而,若因此低估宗馥莉,或許為時過早。
細察其過往舉措,可見她擅長運用“陽謀”破局。去年7月,她就曾發起過一次堪稱“自傷式襲擊”的戰略行動——主動提出辭職。當時她給出的理由是,部分股東對其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致使其無法正常履職。
這一險棋本質上將了股東一軍:若辭職獲準,則她將脫離當前困境;若未獲批準,則意味著股東方必須給予她充分的授權和支持。
最終事態沿著第二條路徑發展——宗馥莉不僅穩固了董事長職位,更全面接手了宗慶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團公司全部股份,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
圖源:網絡
如今,面對更加復雜的局面,宗馥莉還能破局嗎?娃哈哈的未來走向又將如何?
上訴被駁回,但宗馥莉不算輸
宗馥莉面臨的資產凍結裁決,在多位法律人士看來并不令人意外。
事件可追溯至8月1日,當時香港高等法院應宗慶后三名境外子女的申請,凍結了建浩公司在匯豐銀行賬戶內的資產,并要求宗馥莉方披露資金去向。對此,宗馥莉于8月15日提出五大理由提起上訴,包括法律適用錯誤、信托關系不成立、保全措施過度等。
法官在判決中指出,信托是否成立需結合三份關鍵文件綜合認定:宗慶后未標注完成日期的《手寫指示》、其簽署的《委托書》,以及宗馥莉與三子女簽署的《協議》。盡管具體條款尚存爭議,香港高等法院認為原告方主張的財產權益已達到“有嚴肅議題待審理”的標準。
![]()
圖源:網絡
有香港律師指出,在普通法體系下,即便沒有書面契約,“意圖+資產路徑”也可能構成事實信托。
不過,這一切仍有待杭州法院對實體問題作出判決方能明朗。
此次“駁回”不等于宗馥莉徹底敗訴,真正的決定性戰役仍在后方——杭州法院將對信托是否有效成立等實質問題作出終局性裁判。
對宗馥莉而言,此次裁決意味著短期內她必須接受資產被凍結的現實,并繼續應對來自三位兄妹的法律合圍。
然而從戰略層面看,這場法律糾紛遠非表面所見那般簡單。
為何宗馥莉緊追不舍?很多人認為她是氣量狹小,挾私報復,其實不是。究其本質,這并非出于情緒化的“泄憤”,而是宗馥莉的一場陽謀。
在宗慶后去世后,除宗馥莉這位公開培養的繼承人外,其他非婚生子女及其權益主張,構成了娃哈哈帝國傳承中最大的不確定性。
根據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繼承權。若這些子女通過信托持有娃哈哈相關資產權益,未來他們完全可能主張更廣泛的股東權利,甚至挑戰宗馥莉的決策權威,成為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定時炸彈”。
此舉看似冷酷,實則極高明。她沒有被動地等待問題爆發,而是主動地、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將未來數十年可能出現的治理毒瘤連根切除。
![]()
圖源:網絡
其核心目標有三:
第一,引爆潛在風險,摸清對手底牌。她通過在香港的法律行動,成功“引爆”了這顆潛在的雷,迫使對手亮出了所有的底牌——包括他們聲稱的《手寫指示》《委托書》等關鍵證據。在戰爭中最可怕的是不知道敵人在哪里、有什么武器。現在,她清楚了。
第二,鎖定主戰場與關鍵資產。香港訴訟本質是“管轄權之爭”與“資產凍結戰”,她將潛在威脅集中于18億美元的可控范圍內,防止資產在訴訟期間被轉移,為后續主戰役爭取主動。
第三,轉移主戰場。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香港作為一個普通法體系、程序嚴謹但過程透明的地區,并非解決此類家族糾紛的最佳地點。
宗馥莉團隊的真實意圖,或是將決勝戰場拉回內地——在杭州法院,她對本土企業的司法保護傾向以及更熟悉的法律環境,發揮“主場優勢”。
若能達成戰略目標,宗馥莉將實現權益的徹底重構:潛在挑戰者可能獲得現金或其他非控制性資產,但其未來介入娃哈哈經營的法律途徑將被永久切斷。
這無疑是一場教科書級別的“規則內清算”。宗馥莉將一場可能拖沓狗血、撕裂企業的家族紛爭,轉化為一次干凈利落、無可指摘的法律與金融操作。
無論此番法律戰役的最終結果如何,宗馥莉都已通過這一系列操作摸清了對手底牌、鎖定了風險范圍、并將主戰場成功轉移至對自己更為有利的司法環境——從戰略層面看,她實際上已立于不敗之地。
“去杜建英化”,加強中央集權
在與三位非婚生子女就資產與繼承權展開法律博弈的同時,宗馥莉也在娃哈哈內部推動另一項關鍵布局。
娃哈哈的股權結構自校企改制以來便十分復雜。其主體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由三方持有:杭州上城文旅持股46%,宗慶后生前持股29.4%,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持股24.6%。
![]()
圖源:天眼查
這一“三權分立”的格局,使得宗馥莉雖繼承其父在集團的全部股權,卻難以單獨推動重大品牌戰略。
事實上,娃哈哈內部的權力網絡遠比股權結構更為盤根錯節。
企業的實際影響力長期由集團高管、宗馥莉、其母施幼珍、老臣杜建英以及其他宗氏家族成員共同分割——這正是宗慶后生前為平衡各方所設計的“雨露均沾”式布局。
然而宗馥莉深諳,要實現企業的有效掌控,必須將實權收歸己手。
自宗慶后離世后,她開始系統推進“去杜建英化”的系列調整,核心舉措是將部分“娃哈哈系”資產與業務逐步轉移至她能夠完全掌控的“宏勝系”旗下,并同步進行大規模管理層更替。
![]()
圖源:網絡
從業務實質看,宏勝堪稱一個“克隆版娃哈哈”——它不僅承接娃哈哈三分之一的產品生產,包括多個高利潤產品線,更掌握了飲料制造的核心產能。
與此同時,宗馥莉也將目光投向娃哈哈的核心資產——“娃哈哈”商標。
![]()
圖源:網絡
該商標的所有權歷經波折:1996年娃哈哈與達能合資時,曾計劃將商標轉讓至合資公司,但未獲國家商標局批準;2007年杭州仲裁委裁定原轉讓協議終止。
盡管2025年1月娃哈哈集團曾申請將387件“娃哈哈”商標轉讓至宗馥莉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但此舉被國資股東叫停。
商標轉讓受挫讓宗馥莉更加意識到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此后,她通過宏勝飲料等關聯公司加速申請自有商標,截至目前可查詢到147條商標信息,其中60條為2024年2月后新申請。
![]()
圖源:網絡
然而,根據娃哈哈集團現行規定,商標使用需經全體股東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單獨啟用。這種僵局導致一位經銷商擔憂地表示:“娃哈哈商標可能會被雪藏。”
這種局面是各方都不愿看到的——對擁有38年歷史的國民品牌而言,一旦品牌與產線分離,娃哈哈集團將淪為空殼,而宏勝系雖掌握產能卻需從零構建品牌。目前宏勝的高業績,很大程度上仍依托“娃哈哈”品牌效應。
正是在這一僵局之下,宗馥莉相處了新的破局之道——推出了新的品牌“娃小宗”。
“娃小宗”自立門戶,宗馥莉不愿等待
宗馥莉于今年5月正式推出新品牌“娃小宗”。
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本身具有強烈的符號意義。
“娃”延續國民品牌的情感聯結,“小”傳遞新生代煥新之意,而“宗”則直指宗姓血脈與繼承正統。
![]()
圖源:網絡
筆者認為,宗馥莉的真實意圖并非簡單地另立門戶,而是以“娃小宗”作為能力證明與談判籌碼,向其他股東展示她獨立構建品牌的可能性與決心,從而換取對“娃哈哈”主品牌戰略的真正主導權。
這是一種典型的“以立促破”的陽謀。
更進一步看,在無法確定幾位異母弟妹未來是否會介入集團股權斗爭的情況下,宗馥莉顯然不愿被動等待。
對她而言,啟用新品牌不僅是構建品牌備份,更是在復雜局面中“快刀斬亂麻”的主動破局——既為擺脫掣肘,也為鞏固話語權。
據內部人士透露,宗馥莉為“娃小宗”設定了300億元的年銷售目標,相當于娃哈哈當前營收規模的近八成。
![]()
圖源:網絡
然而,“娃小宗”的推進面臨多重挑戰。
其一,是市場接受度低:社交媒體上62%的用戶反饋傾向于“不如直接買東方樹葉”“沒有娃哈哈的影子,不考慮嘗試”,目前終端渠道難見其產品鋪貨。
其二,商標侵權風險:業內專家指出,“娃小宗”可能因攀附娃哈哈商譽而面臨其他股東提起的訴訟。
其三,經銷商抵制:宗馥莉推行的渠道改革已引發強烈反彈。2025年以來,娃哈哈清退年銷售額低于300萬元的經銷商,并大幅提升業績指標,部分地區要求增長50%–200%,導致大量經銷商陷入糾紛或主動解約。若全面切換至“娃小宗”,預計將遭遇更大范圍的拒絕合作。
其四,市場競爭激烈:飲料行業已非娃哈哈獨大的時代,農夫山泉、怡寶等對手虎視眈眈,無糖茶賽道競爭白熱化。“娃小宗”想要拿下市場并不簡單。
為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宗馥莉同步推動銷售體系改革:取消低效經銷商資格,大量引入第三方業務員,并大幅精簡產品線,聚焦于娃哈哈純凈水、AD鈣奶等年銷售額超10億的大單品。
這一系列舉措體現了宗馥莉獨特的經營哲學。
![]()
圖源:網絡
她并非不懂權變,但更傾向于運用“陽謀”。這種風格既源于她接受的西方商科教育,也體現了她的戰略眼光。
無論是推動品牌年輕化、管理現代化,還是引入職業經理人、建立制度化流程,她的所有舉措都順應了中國市場消費升級與企業治理現代化的大勢。
從信托事務到娃哈哈商標,再到推出“娃小宗”,她的每一步“謀略”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推進,既彰顯決心,又凝聚共識,讓對手無從躲避。
然而,這種剛毅果決的風格也帶來顯著風險。批評者指出,宗馥莉上任后的大刀闊斧改革樹敵過多:她不僅引發員工維權事件,與昔日老臣對簿公堂,還與家族成員公開對立。
雖然從她的角度看,與同宗親人厘清權責可能是“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解決方案,但這客觀上加速了娃哈哈集團的內部分裂。
更關鍵的是,推出“娃小宗”品牌的舉措可能徹底激怒國資大股東,若在后續的法律糾紛中失利,不僅將造成巨額財產損失,甚至可能導致宗慶后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最終滿盤皆輸。
宗馥莉站在傳承與創新的十字路口,她的“陽謀”既是主動破局的利器,也可能成為引發危機的火種。在眾聲喧嘩中,她選擇了一條最難走卻最透明的道路——不論最終成敗,這都將為中國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商業世界的規則從來殘酷:不改革可能被時代淘汰,改革太快則可能被現實反噬。
宗馥莉的抉擇,正在驗證這條鐵律。
參考資料:
1、《辭職、停產、代工,娃哈哈已被宗馥莉搞得“面目全非”?》帥真商業視界
2、《香港高等法院駁回宗馥莉上訴申請,維持原判》起點財經
3、《娃哈哈徹底改名!宗馥莉上訴被駁回!》電商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