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家庭聚餐演變成致命悲劇,正在澳大利亞司法體系內引發持續震蕩。現年51歲的艾琳·帕特森因在菜肴中使用劇毒蘑菇導致多人死亡,被判處33年有期徒刑,這一裁決卻未能平息爭議:公訴方主張刑罰過輕,而被告本人則堅決否認任何犯罪行為。
- 更具戲劇色彩的是,在檢方提出加刑上訴的同時,帕特森的法律代表也正式提交了推翻原判的申請,并已獲維多利亞州上訴法院受理。這表明,這起震驚全國的案件仍處于未定之局,遠未落幕。
![]()
- 從案情表象來看,事實脈絡看似明確:2023年7月,帕特森于利昂加薩住所設宴款待前夫父母及其親屬,席間供應的惠靈頓牛肉經檢測含有“死亡帽”蘑菇毒素——一種自然界中最致命的真菌之一。
- 用餐后不久,70歲的唐·帕特森與66歲的希瑟·威爾金森搶救無效身亡,唯有希瑟的配偶伊恩·威爾金森幸免于難。經過審理,陪審團裁定她犯有三項謀殺罪及一項謀殺未遂罪,全部成立。
- 然而判決公布之后的局面發展出人意料,控辯雙方均選擇上訴,目標卻截然相反。
- 值得注意的是,主審法官克里斯托弗·比爾在量刑過程中納入了一項非傳統考量:鑒于帕特森已被貼上“毒蘑菇殺手”的標簽,未來極可能長期處于隔離監禁狀態,這種心理與社交剝奪被視為額外懲戒。
- 這項體現司法人性化的判斷,反而成為雙方攻訐的焦點。檢方批評33年刑期不足以匹配罪行嚴重性,辯護團隊則試圖從根本上挑戰定罪基礎。
![]()
- 一場高風險的法律賭局
- 接手此案的新任辯護律師理查德·埃德尼迅速行動,在11月3日截止日前遞交完整上訴材料。根據維多利亞州司法流程,上訴獲得受理僅是開端,真正的難點在于論證審判過程中存在重大程序瑕疵或實質不公。
- 墨爾本知名刑事辯護專家喬治·巴洛特在其播客節目中披露了一個潛在突破口:辯方或將聚焦法官對陪審團作出的最終指示,尋找可能影響裁決公正性的語言偏差或遺漏。
![]()
- 盡管該策略顯得高度技術化,但在實際判例中屢見成效。近年來,維多利亞州上訴法院已批準數起類似上訴,原因正是法官在引導陪審團時未能準確闡明關鍵法律概念。
- 就本案而言,爭議核心或將圍繞以下幾點展開:法官是否充分傳達了被告的核心抗辯立場——即毒蘑菇系無意混入食材、其本人并不知曉該物種具有致死風險,以及如何界定“故意實施有害行為”的法律標準。這些表述上的細微差異,可能直接決定是否有罪成立。
- 不過巴洛特也發出一項尖銳提醒:上訴成功未必帶來有利結局。在原始庭審中,部分重要警方調查影像因取證程序缺陷未被采納為證據,客觀上為帕特森提供了保護。
![]()
- 若案件發回重審,這些先前排除的視頻資料極有可能重新進入法庭審查范圍。一旦新組成的陪審團接觸到更為完整的證據鏈條,最終裁決或許會更加嚴苛。
- 由此觀之,帕特森此刻正置身于一場極具不確定性的博弈之中:要么徹底洗脫罪名恢復自由,要么面臨更全面的指控和更沉重的刑罰。
- 另一種隱秘但現實的可能性亦不容忽視:倘若上訴導致原判撤銷,其律師團隊或將建議調整訴訟策略,轉而接受認罪協商以爭取減刑機會。
![]()
- 在澳大利亞現行司法實踐中,被告人若主動承認罪行,通常可獲得25%至40%的刑期減免。這意味著即便定罪,實際服刑年限可能顯著低于當前判決的33年。
- 此類“迂回自救”方式既能節約公共資源,也為法院提供緩和空間。但對于始終堅持自身清白的帕特森而言,做出如此妥協的心理代價,或許比長期監禁更為沉重。
- 無論最終走向如何,這場法律拉鋸戰短期內難以終結。巴洛特預測,上訴法院排期聽證的時間可能延至2026年甚至2027年,意味著帕特森仍需在高度戒備的監舍中靜候命運裁決。
- 而對于失去至親的家庭成員來說,等待正義兌現的過程,同樣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煎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