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鐵幕正緩緩落下,半導體產業成為新戰場。
2025年10月3日,全球半導體行業迎來歷史性轉折點。歐盟正式通過《芯片法案》,計劃2030年前投入 480億歐元提振本土芯片產業;美國同步公布520億美元芯片補貼細則,明確要求接受補貼企業 十年內不得在中國擴建先進制程產能。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重塑全球科技格局,也為普通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投資機遇。
一、全球芯片競爭進入新階段,中美歐加速布局
特朗普政府上任后,迅速調整美國AI技術出口管制策略。2025年5月15日,美國與阿聯酋聯合宣布啟動“美阿人工智能加速合作伙伴關系”,在波斯灣地區部署首期容量達 1吉瓦的AI算力中心,規劃未來擴容至5吉瓦。
這一被稱為“星際之門阿聯酋”的項目,由G42公司牽頭建設,引入AWS、Azure、OpenAI、Nvidia等美國生態伙伴。美國商務部承諾每年向阿聯酋出口至多 50萬片H200級GPU,作為交換,阿聯酋同意數據中心由美企主導運營,并對接美國數據安全框架。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轉向始于2025年1月23日簽署的行政命令“消除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導地位的障礙”,明確廢除拜登時期對中東和東南亞的AI芯片出口限制。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鷹派推出《芯片安全法案》,要求建立全球AI芯片流向數據庫,對所有出口的AI硬件實行終端用途審查與跟蹤。
歐盟也不甘落后,通過自己的《芯片法案》,計劃到2030年將歐盟的芯片產能從目前占全球的10%提高到20%。全球半導體競賽已然白熱化。
二、產業鏈重構加速,國產替代迎來窗口期
芯片法案最深遠的影響在于 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解構與重組。美國同步出臺《人工智能擴散規則》,限制對華出口16nm以下制程芯片及AI技術。
這種技術封鎖正在觸發連鎖反應。中國大陸28納米以下晶圓廠投資驟降35%,全球供應鏈面臨“雙體系”分裂風險。有預測指出,2027年可能形成 兩套獨立的技術標準。
面對壓力,中國啟動雙軌反制。一方面加速國產替代,上海微電子SSX800系列光刻機已通過28納米量產驗證。另一方面,中國對鎵、鍺等關鍵材料實施出口管制。
結果已經顯現:中芯國際28nm產能全球占比達31.5%,在汽車電子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華為麒麟9000S芯片實現5nm制程突破,性能提升40%。
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至21%,2025年二季度中國設備市場規模同比僅微降1%。在存儲資本開支和先進邏輯良率提升的推動下,本土設備需求持續增長。
三、普通人的三大參與路徑,把握半導體紅利
投資主題基金,分散個股風險
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 半導體主題ETF是較為穩妥的參與方式。數據顯示,半導體ETF(159813)今年以來漲幅已達 53.59%,近一周上漲6.83%。
科創半導體ETF(588170)近一月累計上漲12.30%,漲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該ETF規模達5.65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
多只半導體設備ETF在近期交易中實現漲停,顯示市場對半導體板塊的高度熱情。投資者可通過定投方式參與,平滑估值波動風險。
關注細分領域龍頭公司
在國產替代趨勢下,部分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展現出強勁增長潛力。中芯國際、海光信息、寒武紀成為半導體ETF的前三大重倉股,合計占比超過27%。
半導體設備領域的北方華創刻蝕設備國內市占率超60%,訂單排期至2026年。中微公司5nm刻蝕設備獲臺積電認證,在國內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在AI芯片領域,寒武紀綁定百度文心一言,Q1營收暴增4230%。這些企業在技術壁壘提高的背景下,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和定價權。
提升個人職業技能
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帶來巨大人才缺口。半導體工程師薪資同比上漲30%,晶圓廠技師缺口達 20萬人。在線教育平臺“半導體課程”報名量增長200%,中高職半導體專業招生火爆。
對于相關背景的從業者,現在正是深耕專業或轉型切入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在半導體設備操作、芯片設計、材料研發等領域,具備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備受青睞。
四、風險與展望,狂熱中的冷靜思考
半導體行業具有 長周期、高波動特性,投資需警惕估值泡沫。目前半導體板塊平均PE達85倍,高于歷史中樞(55倍),需警惕情緒退潮后的回調風險。
地緣政治風險也不容忽視。中美芯片摩擦可能升級,若美國擴大實體清單,部分企業面臨斷供風險。技術迭代風險同樣存在,國際巨頭仍在3nm以下制程領先,國內企業需警惕研發投入與回報周期錯配。
美國芯片法案的執行也面臨挑戰。到2025年4月,美國晶圓廠產能僅增長12%,遠低于30%的預期目標。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原定2024年投產,結果延期到2026年,首批設備到位時間比原計劃晚了18個月。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 避免盲目追高概念股,而是以產業鏈思維布局核心環節,才能在行業浪潮中捕捉真正價值。
未來已來。波士頓咨詢公司測算,若中美技術完全脫鉤,全球半導體產業將額外增加 1.2萬億美元成本。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將以全人類的科技進步為代價。
但危機中蘊藏機遇。中國已形成從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封裝測試環節更躋身全球前列。隨著大基金三期3500億火線馳援,國產替代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對于普通人,芯片戰爭不是遠方的新聞,而是 實實在在的時代機遇。把握政策導向,認識風險邊界,方能在這場科技革命中分享紅利。
關注我,投資路上多一雙眼睛,少幾道傷疤。若看到滿眼錯誤,是我錯了;若覺得都是對的,更是我錯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