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接到郵友Lion的投稿,他為2025年已發行的郵票設計了一款本票型年冊,對比已發行的兩本,區別還是很大的。
Lion的設計理念是:一是郵票和小型全張全部采用模切工藝(類似《五牛圖》套票的形式),方便集郵者隨時撕下。二是每套都在邊紙上印有紅色的二維碼,郵票本身也要印有不同于普通版本的熒光噴碼,以和普通套票進行區別,更能突出“特供郵票”的身份。三是每頁均印上中國郵政標識,由中國郵政直接發行,跳出中國集郵總公司的范疇。四是大幅縮減本票型年冊尺寸,改為B5規格,更能方便大家保存。
在展開討論之前,先來看看郵友Lion的設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on的設計雖然有些不夠成熟,但作為個人愛好者,能夠付諸如此多的心力和時間,還是能夠感受到Lion對郵票的熱愛之情。其中一些好的想法,也確實有運用到本票型年冊的可能性,如縮小尺寸便于保存,以及模切小型全張便于撕下等。
![]()
而本票型年冊發行至今,無論是設計還是發行量,都要比普通郵票高出許多,可偏偏連續兩年都跌破到了發行價以下,甚至2024版增加了數字藏品這個“殺手锏”后,也未能讓其翻身,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太多人愿意購買。
明明發行量只有10萬,其中還包含了最近大火的“封神”小型張,連2024年普通年冊都翻身農奴把歌唱了,本票型年冊為何還在銷售價以下?
![]()
究其原因我想還是兩點決定的,首先是冊子的定位,雖然是獨立編號的特供題材,但本票型年冊中有的郵票,普通年冊也全部都有,重復性的內容很難讓人提起興趣。
其次是一體化的冊子,讓這個產品失去了受眾群體,現在還在接觸郵票的無非三個群體:拿郵票使用的,拿郵票收藏的以及拿郵票炒作的。
![]()
出廠就溢價一倍銷售的先天性因素,讓其根本不會被人大量購買用于郵政服務,除了少數用于首日封制作的郵友外,根本不會有使用者拿去抵扣郵資。
![]()
對于收藏者來說,預訂年冊是如今集郵人群中大多數人的選擇,當自己有了普通年冊后,誰還會購買一本“重復性”的郵票,何況整本冊子采用塑封包裝,以收藏價值來說是不可能拆開塑封的,所以欣賞性也就沒了。
最后就是炒作者,相同發行量甚至更少的特供大多處于幾十元附近,雖然本票型年冊發行量不大,但298元一本的售價以及高達一倍的升水率,直接將利潤提前收走了,這些利潤是極可能變成購買者的虧損的,與其這樣,不如買面值附近的其它品種,風險肯定小的多。
![]()
失去了受眾也就失去了市場,供需關系自然造成了現在打折的現實,所以無論Lion將本票型年冊設計得如何優秀,其實都無法改變本票型年冊的市場走向,好看不好看在所有人面前,似乎不重要了。
郵友們覺得,本票型年冊現在的問題是設計嗎?打折的原因是商家在虧本甩賣嗎?想來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