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虓
“白酒+”戰略,向資本市場和公眾清晰地傳遞了,古井貢酒并非一家保守的傳統企業,而是一家勇于創新、擁抱變化、主動布局未來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前言
9月28日,古井貢酒以“中國酒文化巡禮”為主題,以“年份原漿文化研究院東京中心”揭牌為核心,以“漢、唐、宋、明”四款新品鑒賞為亮點,在日中友好會館構建了一個可品、可感、可互動的中國酒文化體驗道場,成為古井貢酒海外拓展、跨國合作的又一戰略落子。
![]()
回溯此前日本大阪世博會,古井貢酒同樣以中國酒業首個世博企業日為載體,通過古井貢酒非遺技藝互動區、六屆世博酒文化展、全球讀亳活動、紀念酒產品創新、大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等多重舉措,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嘉賓沉浸體驗,完成了一場傳統白酒與全球文明的深度對話。
![]()
高頻次的海外動作,讓古井貢酒成為中國白酒出海的領航品牌之一,備受矚目,而其多元化推進的國際布局,也印證了白酒在世界市場的打通,絕非簡單的產品輸出和產業疊加,而是以白酒為根基,+文化共賞、+場景共建、+國際共贏、+資源共享等多維并舉。
這種多賽道出圈的國際化推進,映射著古井貢酒自2019年以來提出的“以白酒主業為核心,構建‘白酒+’產業生態”的發展戰略。古井貢酒作為中國老八大名酒、行業的頂級企業,更是今年完成逆勢增長的表率,其發展模式極具參照價值。
![]()
在白酒產業正面臨深度調整的當下,古井貢酒的“白酒+”戰略,為中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怎樣的新思路?其多賽道出海的探索,又將如何重塑全球消費者對中國白酒的認知?本文以古井貢酒“白酒+”戰略為主題,探討對白酒產業的未來發展意義。
- 01 -
多元出海,從“中國釀”到“世界香”
近年來,古井貢酒以“讓中國白酒成為世界的語言”為核心目標,構建起“文化為橋、產品為核、合作賦能、全球布局”的國際化戰略體系,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舉措突破文化與市場壁壘,正在實現從“中國名酒”到“世界名酒”的進階。基于“白酒+”戰略來考量,其多元化的出海動作,總結來說可有如下幾個方面:
![]()
第一,白酒+文化:發起全球巡禮,推動酒文化雙向互鑒
國際化路徑上,古井貢酒選擇了“文化先行”的策略。2014年,古井貢酒啟動了“古井貢酒中國酒文化全球巡禮”大型活動,足跡已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白酒行業持續時間最長、覆蓋范圍最廣的跨國文化工程之一,并形成“以酒為媒、以文會友”的常態化傳播機制。
近年來,該活動也在不斷升級和深化,先后走進德國杜塞、法國巴黎、英國倫敦、日本東京等多個核心城市,并分別在這些城市布局了“年份原漿文化研究院海外分中心”。
在本次日本站活動中,古井貢酒通過“和曹操干杯”互動、《亳》主題文化展演等創新形式,將亳州地域文化與道家哲學,與本地文化進行融合交流,推動中國酒文化從“單向輸出”轉向“雙向共鳴”。
而“年份原漿文化研究院東京中心”的成立,所承擔起的也不僅是一個海外辦事機構的責任,更是一個文化傳播、品牌深化與產業融合的戰略支點,通過聘請本地研究員、開展區域文化沙龍等方式,為中國酒文化提供“本地化翻譯”,同時收集市場反饋反哺產品創新,成為古井貢酒在日本市場乃至東亞市場,進行文化傳播與經貿對接的樞紐。
![]()
第二、白酒+世博:深耕十五載,打造“中國釀”全球名片
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起,古井貢酒已連續六屆亮相世博會、連續五屆擔任世博會中國館官方合作伙伴,成為中國白酒行業唯一達成此成就的企業。
如前文所言,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上,古井貢酒舉辦中國酒業首個世博“企業日”,通過“九醞酒法”非遺活態展演、中國酒道表演等沉浸式活動,將1800余年的釀造技藝轉化為可感知的文化符號,直觀破解“綠色釀造”“智能制造”等科技密碼。
借勢世博會2800萬人次的全球客流與16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覆蓋范圍,讓“中國釀,世界香”的品牌主張觸達全球消費者。此外,除了世博會,古井貢酒還積極助推RCEP經貿博覽會、世界制造業大會等國際盛會,這不僅提升了品牌維度,也利于海外資源的整合。
![]()
第三、白酒+烈酒:接洽全球資源,開辟國際烈酒新賽道
為了在高端烈酒創新維度構建起產品創新體系,古井貢酒與法國卡慕集團——全球三大干邑品牌之一、擁有150余年烈酒釀造與全球分銷經驗的行業巨頭深度合作,共同啟動“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餾坊”項目。
這一合作并非簡單的技術嫁接,而是從原料、工藝到文化的全維度協同創新,以“東方內核+西方表達”的融合思路,賦予了產品既有差異化的競爭力,又有良好的市場適配性。該項目依托亳州“中華藥都”的獨特稟賦,精選當地道地本草資源,將中國傳統草本養生文化融入烈酒釀造,突破西方威士忌單一谷物發酵的品類局限,形成“東方草本+西方蒸餾”的獨特風味體系,成為首個以“草本創新”定位國際烈酒賽道的中國酒類品牌。
同時,憑借“亳州-干邑”十年友好城市關系為紐帶,古井貢酒還將單一產品合作升級為產區級戰略聯動,推動在“地理標志保護、產區文化IP打造、旅游體驗融合、文化遺產傳承”等方面深入互鑒,在“東西方烈酒產區之旅”的交流中,將亳州酒文化博覽園、無極酒窖與干邑產區的酒莊、博物館串聯,讓全球消費者在體驗中理解兩種烈酒文化的異同,實現從“產品認同”到“產區認同”的深度滲透。
第四、白酒+健康:聚焦中藥發酵,構筑大健康國際壁壘
在全球大健康產業“天然化、功能化、場景化”的消費趨勢下,古井貢酒以“本草發酵營養”為核心錨點,憑借亳州藥都的地域優勢,及多年來積累的發酵科技優勢,通過與日本萬田發酵株式會社、日本新安產業株式會社的戰略結盟,構建起大健康的國際布局體系。
這一跨國界、跨產業的合作,同樣是多維度的,體現在“技術共研、渠道共享、品牌共建”等諸多方面。首先,古井集團引進了日本萬田酵素在植物發酵領域數十年的深厚技術積累,與中國亳州“中華藥都”的豐富本草資源相結合;再者,古井集團借助日本合作伙伴的國際銷售渠道和市場資源,加速古井健康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布局與拓展。而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這提升古井集團在全球大健康領域的品牌形象,反哺了古井貢酒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
在本次日本站活動以及大阪世博會的活動上,古井集團也發布了一系列健康新產品,如聚焦于肝臟健康養護領域的“欣肝保倍2.0版”,改善睡眠或相關健康領域的“夢保倍·小夢瓶”;明確指向腸道健康領域的“B420愛順益生菌”。這些產品在海外上市后,有很好的口碑,尤其是“欣肝保倍”酵素,不完全統計,已經累計銷售超過1000萬瓶,成為飲酒人群的佐酒伴侶。
因此,可以說“白酒+”國際化模式,從文化弘揚、平臺助推、產業聯合等方面,幫助了古井貢酒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廣泛的機會,夯實了其當前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營渠道、品牌氛圍以及產品供應。
- 02 -
“白酒+”戰略,中國白酒的古井模式
古井貢酒的“白酒+”國際化布局,是“白酒+”戰略的重要實踐,而“白酒+”戰略不僅落地在國際化,也不僅是一種企業策略,是在整個白酒行業在應對消費升級、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探索出的一種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
何為“白酒+”戰略?從古井貢酒的種種舉措可以看出,它是以其核心的白酒主業為基石,通過與數字化、文化旅游、大健康以及產品創新等多元化元素進行深度融合與跨界拓展,構建起的一個以白酒為核心、多業態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系統。
![]()
根據筆者觀察,目前,古井貢酒已經構建起:“白酒+文化”,以酒為媒,講好中國文化的新故事;“白酒+科技”,通過古法智創,定義了釀造新標準和更高品質;“白酒+文旅”,放大工業旅游價值、挖掘亳州文旅資源,激活體驗經濟;“白酒+生態”,實現了綠色低碳,并踐行 ESG 責任;“白酒+農業”,從田間到酒窖,構建品質閉環,以及“白酒+健康”,通過場景重構,開辟第二增長曲線,等等。
以白酒為核心,多業態相通相輔,共同組成了古井貢酒的商業生態。其中,最近,古井貢酒傾力打造的“輕養社”是一個很好的理解切入點,該項目貫穿了古井貢酒在酒業、文旅、健康等多方面,成為古井生態產業聯動的入口。“輕養社”,是古井貢酒將其各領域技術研發成果推向市場、直面消費者的終端形式,也是對傳統煙酒店的升級業態。
![]()
具體來說,“輕養社”以“古井輕養·自然滋養”為主題,憑借古井貢酒強大的供應鏈能力、科技研發實力,融合了年份原漿及古樓明系列、養生白酒、健康食品、伴手禮、東方本草茶等多重健康產品,圍繞“早飲、日茶、晚食、夜酒”的場景,形成了古井打酒鋪、古井茶養所、輕飲輕食、輕養文創、古井健康亳品匯嚴選的多元化板塊,濃縮為一個集產品銷售、場景體驗、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復合型空間。
該商業模式從賣貨轉變到了經營第三空間,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生活方式”的過渡,成為古井貢酒從“健康飲酒”理念向“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戰略升級。
![]()
總體來說,“白酒+”戰略的本質,是中國白酒的邊界重構,自古以來,中國白酒就是多元化的載體,酒文化在各種文化類群中都有交織,它無所不容。古井貢酒的“白酒+”戰略正反映了這一點,構建起了“一核多元”的生態體系,同時也在行業、企業及社會三個維度形成系統性價值創造,為白酒產業提供了前瞻性實踐范本,其核心意義,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維度:
其一,對企業自身,“白酒+”戰略突破了增長天花板,構建了新質生產力。
“白酒+”戰略打破了品類與場景依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傳統白酒嚴重依賴社交宴請等有限場景,讓古井貢酒通過融合健康、文化、旅游等元素,成功將消費場景拓展至日常養生、文化體驗、個人享受等新領域,有效觸達了年輕一代和海外消費者,為企業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再者,古井貢酒通過成立古井健康科技公司、布局草本健康飲品、探索低度酒市場,培育了基于大健康趨勢的可持續增長新引擎。
![]()
其二,對區域經濟與文化,“白酒+”戰略強化了產業協同,助推了文化輸出。
古井貢酒深耕亳州,其“白酒+文旅”范疇,如打造酒文化博物館、研學基地、桃花春曲節和秋釀大典活動IP;以及“白酒+健康”范疇,如利用“中華藥都”中藥材資源的產品創新和輕養社模式創新,有效串聯了當地的文化旅游、中醫藥種植與加工等產業,都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龍頭,帶動了區域產業協同發展。與此同時,古井貢酒在海外的拓展,尤其是“年份原漿文化研究院”的全球設立,還將亳州文化、道家思想、酒禮美學等,帶向了世界。
其三,對資本市場與品牌形象,“白酒+”戰略描繪了未來藍圖,提升了估值預期。
“白酒+”戰略,向資本市場和公眾清晰地傳遞了古井貢酒并非一家保守的傳統企業,而是一家勇于創新、擁抱變化、主動布局未來的現代化企業集團。這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譽度和投資者信心,塑造了創新與前瞻的品牌形象。
當一家公司被定義為“傳統白酒企業”時,其估值往往受限于行業市盈率。而“白酒+”戰略為其注入了“大健康”、“文化IP”、“智能制造”、“商業生態”等新興業態的基因,打開了資本市場的估值想象空間,使其更可能獲得溢價。
![]()
其四,對行業發展,“白酒+”戰略探索了轉型路徑,重塑了產業價值。
在當前"量縮價跌、庫存高壓"的行業調整期,“白酒+”戰略通過消費場景拓展與產業邊界突破雙輪驅動,有效應對同質化競爭,提升白酒產業價值維度,推動了白酒產業從“單一的消費品制造”向“集文化、健康、體驗于一體的價值生態”躍升,推動了白酒產業從單純的“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這為白酒產業創造了發展新空間,同時也有助于改變白酒在公眾心目中“傳統、保守”的刻板印象,賦予其時尚、健康、國際化的新標簽,提升整個產業的附加值和美譽度。
總而言之,古井貢酒的“白酒+”戰略的根本意義在于,它是一場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融合”、從“傳統制造商”到“現代生活解決方案提供者”的深層變革。它不僅是企業尋求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在新時代背景下,一家龍頭酒企對產業未來、文化傳承與區域發展所承擔的責任與做出的卓越探索。這條道路雖充滿挑戰,但其戰略方向無疑具有深遠的前瞻性。
作者簡介:李虓,發酵工程碩士,酒類食品評論作家,古井貢酒文化研究院研究員,酒食評論主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