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1930年春,普陀山慧濟寺后院,有位年過半百的學者站在一棵樹前愣了好一會兒。
他沒說話,只是盯著那棵樹的枝丫看。
風輕輕吹過,枝條一對對地搖晃著,全是成雙成對的,沒有一根是單的。
他蹲下身,摸了摸樹皮,又抬頭看了眼樹冠。
![]()
然后對身邊的弟子說了句:“這棵樹,不尋常。
這人叫鐘觀光,那時候是浙江大學農學院的副教授。
可比起教授,他更像個“植物癡”。
他不是第一次在山里轉悠,也不是第一次遇見奇怪的植物。
![]()
但那天,他的眼神和往常不太一樣。
那年他已經快60歲了,頭發花白,走路一瘸一拐,背上還背著個裝標本的木箱。
可就因為這棵樹,他又多跑了好幾年山。
這事要從更早說起。
![]()
1905年,鐘觀光才37歲,被確診患上肺病。
那時候醫學不發達,他自己也覺得大限將至,就去了杭州西湖邊養病。
那會兒的杭州還沒什么工業污染,四季分明,花木繁盛。
鐘觀光一邊看病,一邊看樹,不知不覺就看出了興趣。
![]()
說來也巧,他隨身帶了一本李善蘭翻譯的《植物學》,邊讀邊記,還寫了不少筆記。
后來他身體漸漸恢復,干脆開始采集植物標本,走南闖北,越走越遠。
到1914年,他已經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收集了16000多種植物標本。
那可不是現在坐高鐵說走就走的年代。
![]()
那時候他坐的是馬車、搖的是小木船、走的是山路,一走就是幾個月。
有一次在云南怒江邊,他差點滑下山崖,靠一把藤條才把命拽回來。
1917年,他回到北京大學,親手建了個“植物標本室”。
那會兒的北大,正是蔡元培任校長,提倡“兼容并包”,他干脆把這股風氣用在植物分類上,誰都不服輸,誰發現的新種夠多,誰就說了算。
![]()
后來他調到浙江大學,帶著學生走遍浙東的山山水水,沿海島嶼也沒放過。
就是這次普陀山之行,讓他遇上了那棵“地球獨子”。
他問寺里的老和尚:“這樹叫什么?
老和尚搖頭:“幾百年了,我們也不知道叫啥。
![]()
反正只見過這一株。”
鐘觀光沒說話。
他拍了照,采了標本,還在田野日記上畫了圖。
回到學校后,他找了鄭萬鈞教授,那是當時國內最有名的林學專家。
![]()
他們倆對著標本研究了好些日子,最后才確定:這是一種全新的喬木,屬于樺木科鵝耳櫪屬,但和其他鵝耳櫪不一樣。
鄭教授提議,就叫它“普陀鵝耳櫪”吧。
他們試圖再尋找同類樹種,可是在普陀山轉了三年,也沒發現第二株。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問題出在它的“生孩子”方式上。
普陀鵝耳櫪是雌雄同株,但雌雄花不同期開花。
每年四月,雄花先開,十天后雌花才慢悠悠地來。
等雌花開了,雄花的花粉早就沒勁兒了。
![]()
再加上海風一吹,花粉更是飄不遠。
結果就是——授粉幾率極低,幾乎不可能結出種子。
這棵樹能活到現在,純屬意外。
鐘觀光心里明白,這樹要是沒人管,遲早要絕種。
![]()
可那時候,國家正處于動蕩年代,日寇已經逼近江南。1937年,杭州陷落,他被迫回了家鄉。
三年后,他因病去世,享年73歲。
他走的時候,沒交代太多話,只留下了一箱標本和一堆手稿。
他的小兒子鐘補求知道,這些都是父親最看重的東西。1956年,他把全部資料交給了國家,說了一句:“這是我父親的心血,還是交給國家放心。
![]()
從那以后,普陀鵝耳櫪的保護工作就歸國家接手了。
到了1980年代,國家派出科研隊伍,對那棵“地球獨子”進行搶救性保護。
他們在樹干外建了水泥欄桿,給樹根周圍鋪上沃土,還種了麥冬草穩住土壤。
之后幾年,樹開始正常開花,有時還能結出幾粒瘦小的種子。
![]()
1999年,這棵樹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成了一級保護植物。
誰都知道,這還遠遠不夠。
要想讓這個物種延續下去,必須得繁殖出后代。
2000年以后,科研人員嘗試人工授粉、播種、扦插。
![]()
剛開始失敗了無數次,幼苗長不大、種子不發芽、土壤不適應……但他們沒放棄。
2011年,國家把普陀鵝耳櫪的種子送上了“天宮一號”,進行太空育種實驗。
回到地球后,有些種子發芽了——而且長勢不錯。
幾乎在同一時間,國內的無性繁殖技術也取得突破。
![]()
他們用組織培養的方式,成功培育出了大量幼苗。
這些幼苗雖然嬌弱,但已經能適應野外環境。
2020年,河南鄭州引進了100多株普陀鵝耳櫪,高度都在一米以上。
到2022年,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成功種活了3000多株。
![]()
那年春天,辰山植物園里的幾棵普陀鵝耳櫪,首次在自然環境下結出了果實。
種子完整、飽滿,表皮干凈,結構清晰。
從那以后,這棵樹就不再是“獨子”了。
- 參考資料:
- 鄭萬鈞,《中國樹木志》,科學出版社,1951年
- 王金霞、周嘉,《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圖鑒》,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年
- 中國植物學會編,《中國植物志》第一卷,科學出版社,1981年
- 李恒才,《鐘觀光年譜》,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年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名錄》編委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1999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