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暴跌96%!從1.5萬到500塊還包郵,這“天價樹”為何不吃香了
文|善吾
編輯|善吾
十年前我國從北美引進了一種樹,因為是遠道而來,它備受歡迎。
當年它的名字就代表著“高端”和“昂貴”,一株小小的樹苗,售價就高達1.5萬元。
然而世事無常,如今的它身價暴跌,500元就能拿下不說,還包郵到家。
這種樹究竟是何方神圣,從引人驚嘆到跌下神壇,又經歷了怎樣的沉浮?
![]()
這種曾經被捧為“貴族”的樹種,叫做柳葉櫟,原產于北美東海岸。
在美國的東部和中部,到處是它的身影,可以說在當地它就是種再常見不過的樹。
聽它的名字就知道其葉子不一般,這種樹渾身長著狹長如柳葉般的葉片,十分有特色。
這些葉片在秋季會先變成黃色,后變為褐色,形成迷人的秋景,這也是我國引進它的原因之一。
作為殼斗科櫟屬的落葉喬木,它的胸徑能達到1.5米,還可以長到30米高,是名副其實的“大個子”。
由于樹形優美,樹干挺拔,不管是做綠化還是園林設計都適用,于是在千禧年左右,它被引種到了國內。
![]()
當時最先施行種植的是沿海一帶地區,江蘇東海縣、宜興市等地還開展了柳葉櫟的造林試驗。
引種引的還不是一種,人們從美國賓夕法尼亞、田納西、阿肯色和路易斯安娜等4個州,引進了9個不同的柳葉櫟種源。
在引種之初,人們對它是既新奇又期待,畢竟這樹是從北美遠道而來的“外來客”。
本著“好客”的態度,人們肯定得展現出“東道主”的風采,用最熱烈的姿態歡迎。
這種強烈地迎接狀態,直接導致柳葉櫟一進國門就身價不菲。
當時在種植圈有一句話叫“家有十棵櫟,縣城一套房。”
![]()
每株幼苗價格動輒上千元,成年苗木更是高達1.5萬元,堪稱“樹中貴族”。
不排除引進樹種需要經過層層困難,但是這身價現在再看屬實是有點兒讓人覺得魔幻。
估計美國本土的柳葉櫟也得感慨,真是同樹不同命,擱本地咋可能有這么“高大上”。
但是當時的人們對柳葉櫟的追捧,就是如此,沒有一點兒夸張。
這背后除了柳葉櫟自身的“過人之處”外,還有人們賦予它的各種“光環”。
![]()
借“外來種”的東風不必強調,那時綠化市場追求“新、奇、特”的風氣也添了不少火。
更絕的是還有個“美國紅楓”在前做借鑒,人們覺得柳葉櫟能復刻它的“勝利”之路。
老百姓看著這些樹想的是生活得更加美好,城市建設相關人員想的是它們能豐富綠化多樣性。
在多方的“合作”下,這柳葉櫟直接在國內名聲大噪,成為了“高端”和“昂貴”的代表樹種,讓普通樹種看的“眼紅”。
柳葉櫟能在短時間內風靡市場,當然不能僅靠人們賦予的“光環”,也得有點過硬實力。
這實例中,首先是它們的生長速度快。要是引進來種卻長的很慢,那人們也沒那么多耐心等。
![]()
成材速度快就意味著在市場上更吃香,第一批種下柳葉櫟的人看著它們那“猛竄”的勁兒,心里別提有多美了。
更難得的是,柳葉櫟的適應能力非常強,這美國的環境畢竟和我國的環境不同,要是來了不適應,那引進來也是白搭。
柳葉櫟雖然喜歡酸性土壤,但也耐鹽堿,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這就意味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生長。
而且還有一點,它有著耐水濕的特性,這使得它可以被人們種植在水邊,這是許多其他樹種不具備的優勢。
有著這么多優勢,人們期待著種下的柳葉櫟能創造一段“傳奇”。
然而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便越大,人們滿懷信心地種下柳葉櫟后,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了。
![]()
柳葉櫟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它那在秋天展現出的耀眼的金黃色,然而到了我國它卻展現不出來了。
一到秋天,它竟然變得“不倫不類”的,葉子該紅不紅,半綠不黃,原樹種來了都不敢說這是自己的后代。
園林景觀要的就是效果,你秋天顏色不行,景觀價值就大打折扣,這誰還敢再接著種下去。
與此同時,市場上越來越多可替代樹種的出現,也蓋過去了柳葉櫟的風頭。
還是拿美國紅楓舉例,這種樹在秋天顏色更穩定、更鮮艷,相比之下,柳葉櫟就顯得平平無奇。
![]()
樣子普通價格卻貴,種植還占土地,這“賠本買賣”誰愿意做?于是柳葉櫟漸漸跌下了神壇。
面對這種情況,人們也是想方設法的挽救,又是給它調節土質,又是給它改造環境的。
然而這些成本太過巨大,費勁培養出來價值卻不咋高,那跟白費力氣又有什么區別。
于是它的價格是一降再降,現在一棵成樹的價格基本穩定在500塊左右,還包郵,身價暴跌96%。
柳葉櫟這令人驚訝的“過山車”身價史,不得不讓人感慨,熱度能把它捧上神壇也能將其拉下。
價格的暴跌對早期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但對整個產業和城市綠化而言,卻未必是壞事。
![]()
對于消費者和城市綠化而言,這意味著可以用更低的價格,享受到這種樹帶來的美麗與蔭涼。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是一場悲劇,而是一個共贏的局面。
柳葉櫟價格的理性回歸,更有利于其不再依靠炒作天價樹苗發展,而是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未來人們可以通過培育更優良的品種,提高柳葉櫟的質量和適應性,這樣促進其種群的多樣性。
就像現在我國種植柳葉櫟,更加關注的是它的耐鹽堿性,這種特性讓它在這條賽道更有競爭性。
實際上我國有很多樹種都像柳葉櫟一樣,經歷過大起大落的“樹生”,它們并非得罪了誰,只是市場從瘋狂回歸理性的一種表現。
![]()
樹木本身沒有貴賤之分,是人們給它們貼上了價格的標簽,撇開這些標簽,每一種樹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美麗。
曾經高高在上的“貴族樹”,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
柳葉櫟跌宕起伏的經歷提醒著人們,讓植物回歸它們的本質:簡單地為自然增添綠意。
信息來源:湖南省林業廳《耐水濕和耐鹽堿優良樹種資源》2004-04-16
![]()
信息來源:金羊網《萬萬沒想到!綠化樹缺水比蟲害更糟糕》 2018-04-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