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線】
周二市場全天縮量調整,創業板指跌近2%。盤面上,福建本地股逆勢上揚,核電板塊反復活躍,“馬字輩”股尾盤逆勢活躍,而貴金屬、醫藥、機器人等板塊則跌幅居前。指數層面,盤前提到“黃白線分離問題在創業板上仍然存在,得等到科技大票主動開始反彈,才算是真正解除危機”,結果的確一語成讖了。
![]()
昨天早盤指數就是被存儲板塊的跳水給帶下去的,之后即使盤中有過反復,但由于存儲這個科技股的先鋒遲遲沒有拐頭跡象,也就一直沒能真正止跌,直到2點半后才有所緩解。同時,昨天兩市量能繼續萎縮,再度回到2萬億下方。
10月31日的文章中曾說過,“要是后面還能放出更多的量,那指數可能分分鐘反包回來,如果又開始縮量,那可能又要經歷一段時間換空間的橫盤震蕩行情”,目前機構的口徑也從10月最后一周的“上行趨勢有望繼續”變為“或趨于震蕩”,換言之現在就是先看何時止跌,再圍繞著箱體底部和頂部來回震蕩。
滬指比較穩定,之前幾次跌穿后基本都能立刻收復回來,相對難搞的還是創業板指,不過10月中旬的止跌倒是給了點啟發,像10月17日雖然單日大跌超3%,但當天并沒有跌穿15日的最低點,緊接著次日市場量能又直接縮到1.7億元左右,然后便是連續的8連陽了。
因此總結一下,當時指數反轉的信號大概是,二次回踩不破前低+地量地價。題材上,其實前幾天說到的風格切換已經發生了,昨天題材股炒作幾乎沒受到指數調整的影響,甚至如果把短線股視作資金抱團,昨天這個抱團倒是越來越緊了。
并且這次Al應用(短劇)的延續性比起10月初好上了一些,資金在新題材上吃到甜頭后,像昨天逆勢的板塊幾乎都是由周一的連板股中發散出來的,甚至“馬字輩”股都能在海馬汽車上找到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