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平時飯后常說 “走兩步消消食”,其實這簡單的 “散步”,對身體的好處遠不止 “消食” 這么簡單。先回應(yīng)大家最為關(guān)切的問題:日常堅持散步,的確有益于身體健康。這是一種無需破費、人人可行的“低成本養(yǎng)生法”,簡單易行卻功效顯著。
![]()
散步的三大注意事項
選對鞋子是散步的 “基礎(chǔ)保障”:別覺得散步隨便穿雙鞋就行,比如穿硬邦邦的皮鞋、沒支撐的涼鞋,走久了容易磨腳、崴腳,甚至讓膝蓋疼。建議選軟底、有彈性的運動鞋,比如平時穿的跑步鞋,鞋底能緩沖走路時對膝蓋和腳踝的沖擊力,走起來也舒服。
散步速度別 “忽快忽慢” 或 “硬撐快”:有些人一開始慢悠悠走,看到別人走得快就跟著加速,或者明明累了還硬撐著快趕,這樣容易讓心臟 “突然緊張”,還可能讓呼吸變急促、岔氣。其實按自己 “能正常說話” 的速度走就好,不用跟別人比,累了就放慢腳步歇兩分鐘。
別空腹或剛吃飽就馬上散步:空腹散步時,身體里沒有足夠的能量,容易走一會兒就頭暈、沒力氣;而剛吃飽就散步更要注意,比如剛吃完午飯就立刻快走,可能會讓肚子脹、反酸。建議飯后等 30 分鐘再散步,要是早上散步,先喝杯溫水或吃片面包墊墊肚子再走。
![]()
不同人群,散步時間選對了才更舒服
常有人問:“何時散步最佳?”實則并無“統(tǒng)一答案”。這需依個人生活狀態(tài)與身體狀況而定。選準(zhǔn)散步時間,既能不誤正事,又可盡享散步之益。
上班族適合早上 7-8 點散步:早上起床后別著急趕去上班,提前半小時出門,在小區(qū)或公司附近散散步。早上空氣相對清新,走一會兒能讓腦子慢慢清醒,比直接沖去上班、靠咖啡提神更舒服,還能避免早上久坐帶來的僵硬。
老人適合傍晚 5-6 點散步:老人白天可能怕熱或怕曬,傍晚天氣涼快,太陽也不刺眼,適合出門散步。不過要注意別太晚,比如別超過 7 點,天快黑時視線不好,容易碰到障礙物;另外也別在剛下過雨的路上走,地面滑容易摔跤。
寶媽適合上午 10 點左右散步:寶媽平時帶娃累,上午 10 點左右陽光不強烈,把寶寶放在嬰兒車?yán)锿瞥鋈ド⒉剑约耗芑顒由眢w,寶寶也能曬曬太陽(注意給寶寶遮好眼睛,別曬太久),比悶在家里待一天心情更舒暢。
![]()
散步時加個 “小動作”,好處能翻倍
其實散步時不用一直 “直愣愣” 地走,加幾個簡單的小動作,既能讓身體更放松,還能多鍛煉到一些平時沒活動到的部位,而且一點不麻煩,走幾步就能做一次。
散步時順手甩甩手:平時散步時,很多人習(xí)慣把手背在身后或插在兜里,其實可以輕輕甩甩手。比如走一步甩一下,手往前甩時盡量舉到胸口高度,往后甩時自然往后伸,這樣能讓胳膊的肌肉也動起來,避免胳膊一直不動導(dǎo)致的酸沉,還能幫胳膊的血液流通得更順暢。
走幾步踮踮腳:每走 10-15 步,就停下來踮一下腳 —— 雙腳腳跟慢慢抬起,用腳尖著地,堅持 2 秒再放下,重復(fù) 2-3 次。咱們平時走路大多用腳掌發(fā)力,踮腳能讓腳底板和小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走久了也不容易覺得小腿酸;而且踮腳時能輕輕刺激到腳底的穴位,走完整個人會覺得更精神。
![]()
偶爾轉(zhuǎn)一轉(zhuǎn)腰:走累了停下來歇的時候,不用一直站著,可以慢慢轉(zhuǎn)一轉(zhuǎn)腰。比如雙手叉在腰上,腰往左邊轉(zhuǎn)一下,停留 1 秒再往右邊轉(zhuǎn),重復(fù) 5-6 次,動作要慢,別太用力。這樣能緩解腰腹的僵硬感,尤其是平時久坐的人,轉(zhuǎn)完腰會覺得肚子周圍的肌肉都放松了。
其實散步的核心就是 “舒服”—— 不用追求走多快、走多遠,只要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留意好醫(yī)生提醒的幾點,再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對時間、加個小動作,就能輕松享受到散步的好處。每天花半小時走一走,身體舒服了,心情也會跟著變好,這樣簡單的養(yǎng)生方式,咱們都能堅持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