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海杰航運“伊斯坦布爾橋”號集裝箱船完成在福州港江陰港區的首次靠泊作業,將搭載寧德時代新能源鋰電池和萬華化學化工產品等,取道北極,以19天的創紀錄時效直達歐洲基本港。
![]()
“伊斯坦布爾橋”輪駛離福州港江陰港區。圖源:福州日報/薛有雄
這是福建首條“冰上絲綢之路”中歐北極快航航線,該航線覆蓋大連、青島、上海、福州、寧波等國內主要港口,直達英國弗利克斯托、荷蘭鹿特丹、德國漢堡、波蘭格但斯克等歐洲核心樞紐,全面串聯中歐經貿關鍵節點,全程僅需19天,較中歐班列節省7天,比傳統蘇伊士、好望角航線快20天以上,一舉實現北極航線參與歐亞海運通道國際貿易的重大突破,推動福州港從區域性港口向全球供應鏈關鍵節點的戰略躍升。
“新航線開通后,船舶班期增多,企業通過福州港出口到歐洲的貨物運輸計劃的選擇更加豐富。”中國福州外輪代理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肖斌說,此次航線精準銜接了歐洲圣誕季的備貨高峰,可以讓企業的應季商品提前搶占市場,避開旺季物流擁堵的情況。
該航線為福州港腹地外貿企業貨物出口歐洲提供定制化快航方案。福港集箱業務發展總監滕立波說,海杰航運選擇福州港江陰港區作為該航線在福建的唯一掛靠港,充分體現對港區在服務新能源及危險品貨物方面綜合能力的信賴。福州港江陰港區擁有福建省首個規范化的危貨集裝箱標準堆場,專業堆場面積達1.4萬平方米,年處理能力達2.8萬標箱。
“此次首航不僅是單次突破,更是福州江陰港區織密國際航線的開端,”相關負責人說。從19天的時效突破到集裝箱海鐵聯運雙向直通的立體網絡,從新能源產品的安全出海到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節點,福州港江陰港區正以北極航道為支點,撬動“海絲”與“極地”的雙重機遇。這條穿越北極的“冰上絲綢之路”,不僅承載著“福建制造”走向世界的夢想,更在全球物流版圖中刻下中國港口轉型升級的鮮明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