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陳先生和村委會簽訂土地承包合同,約定承包村里1000多平的工業用地建設廠房經營使用。由于區位比較好、緊鄰國道,陳先生的經營順風順水、日進斗金。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2011年,陳先生拆除了原來的廠房,在土地上建設起三層的廠房。2016年,經過申報之后,陳先生又將廠房面積增加至3900多平1米,主要用于出租。這間廠房的租金成了陳先生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眼看著自己的投資開始產生利潤,陳先生心里有說不出來的開心,可沒高興多久,2024年,區政府發布的一份《征收土地預公告》打破了他對未來的美好幻想——陳先生巨額投資的廠房被納入到征收范圍內。面對突如其來的征收,陳先生既擔憂補償問題,又對相關流程不甚了解,開始四處打聽“拆遷問題咨詢哪里”,希望能找到專業人士解答疑惑。2025年7月,評估的結果讓陳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他決定將面臨的情況訴諸法律。
2025年7月,盛廷律師事務所的“拆遷律師”團隊一行來到陳先生所在的工業區進行實地考察。通過陳先生的描述,律師了解到,征收方對評估結果的確定未充分考慮廠房實際租賃收益及市場價值,補償標準明顯偏低,難以覆蓋陳先生的建設成本與預期收益。
不僅如此,陳先生的廠房還被張貼了“違建通知”,街道辦要求陳先生在5日內進行申辯,盡管陳先生提交了申請,街道辦還是作出了《違法建設行政處理決定書》試圖通過認定“違建”的方式要求陳先生接受當前的補償價格。陳先生對街道辦的行為表示“無法理解”,希望通過律師介入來協助他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征收改造本應兼顧公共利益與被征收人合法權益,而非讓被征收人陷入 “補償缺失、程序模糊”的困境。相信在盛廷律師的專業助力下,陳先生能通過法律途徑,破除當前困境,成功爭取到公平合理的補償,守住自己的財產與生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