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業主未經二樓業主同意私自搭建玻璃雨棚,產生噪音并影響二樓安全,二樓業主訴至法院要求拆除。11月6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相鄰損害防免關系糾紛案作出維持一審的終審判決,認為一樓業主的行為侵害了二樓的相鄰安全,應當排除妨害,于是判決一樓業主拆除該玻璃雨棚。
老張與老李系某小區上下樓鄰居,老張住102室,老李住202室。2025年5月,老張趁老李外出,未提前協商,便在一樓天井處搭建了不銹鋼結構的玻璃雨棚。
老李返家發現后,多次要求老張拆除該玻璃雨棚,并尋求居委會調解,均未獲同意,遂將老張訴至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法院。
庭審中,老李提出三點訴求:雨棚會反射陽光直射二樓臥室,影響日常休息;雨天雨水滴落產生噪音;雨棚距二樓陽臺、臥室過近,可支撐成年人攀爬,存在安全隱患。
對此,老張則辯稱:雨棚建在自家天井,無需經老李同意;所謂反光、噪音子虛烏有,攀爬風險更是無稽之談;且未被城管認定為違建,老李無權要求拆除。
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對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本案中,老張未經相鄰業主同意,擅自在102室上方、202室下方的公共部位搭建固定金屬結構的玻璃雨棚。根據現場勘驗情況可知,該玻璃雨棚與202室陽臺外墻下端相鄰,客觀上增加了攀爬危險以及下雨天的噪音影響,對老李的居住安全和生活安寧構成妨害,遂判決老張拆除該玻璃雨棚。
老張不服,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南通中院經審理維持了原判。
法官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五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第二百九十六條規定:“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該兩條規定了不動產權利人的相鄰損害防免義務,即不動產權利人在使用自己的不動產時,應當注意防止和避免對相鄰不動產的安全和權益造成損害的法定義務;若因自己的使用行為給相鄰不動產權利人造成實際或潛在損害,應承擔法律責任。
“遠親不如近鄰,和諧鄰里關系需要雙向奔赴。”該案二審合議庭審判長錢鋒指出,相鄰權的保護范圍不限于違建的認定,更在于對實際妨害的制止。本案中,老張作為102室業主在使用自己的不動產時,應當遵循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其雖主張雨棚未被認定為違建,但其搭建行為已實際影響二樓住戶的生活安寧與居住安全,受損方有權要求排除妨害。
“睦鄰友好、鄰里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錢鋒提醒,權利行使有邊界,任何個人利益的實現都不應以犧牲他人權益為代價;鄰里相處當多換位思考、互諒互讓,以包容態度化解矛盾,共同守護文明和諧的居住環境。
通訊員 顧建兵 吳振宇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嚴君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