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觀察
經濟觀察網 據自然資源部網站,為改革和完善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精準調整耕地開墾費征繳標準,探索和改進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新路徑,扎實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近日,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和省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耕地保護調研組一行7人赴錦州,以遼西區片會議的方式開展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聽取對遼寧省耕地開墾費標準調整和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的意見及建議,為下一步全省耕地保護相關政策優化調整提供依據。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耕地開墾費和補充耕地指標調劑是落實耕地占補平衡、保障耕地數量質量的重要舉措。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土地利用格局變化,現行耕地開墾費標準及指標調劑管理模式面臨新挑戰。此次調研旨在全面了解全省各市耕地開墾費征收管理及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管理現狀、標準執行效果、成效及存在問題。
調研期間,調研組首先聽取遼西各市自然資源局補充耕地指標調劑與應用情況、新增耕地項目實施、后期管護等相關情況匯報,并對耕地開墾費征收使用、補充耕地指標儲備及調劑流轉等工作進行深入交流,重點梳理了當前標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如部分區域開墾成本與現行標準脫節、指標跨區域調劑供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對稱等。
與此同時,調研組與參會代表圍繞耕地開墾費標準調整的測算依據、調整幅度以及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的范圍、程序、價格形成機制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各市及縣區代表結合本地實際,提出根據不同區域耕地質量、開墾難度差異化設定標準,進一步優化跨區縣指標調劑審批流程等意見。下一步,調研組將廣泛聽取各權益相關方的意見,結合當前現有調研成果,在全省滿足國家政策剛性約束的前提下,依據區域耕地資源分布情況,優化全省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加快制定和調整占補平衡管理辦法,切實提升政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有效支撐。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