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如何廣汽的高層們都想不到,2020年9月15日是集團的一個關鍵節點。
當時,廣汽打算要做的一件大事是“對自主品牌事業一體化進行深化整合”。針對這件大事,進行的人員調整是“張躍賽任整車事業本部本部長、經管會主任;吳堅、古惠南、胡蘇任整車事業本部副本部長、經管會副主任;吳堅任廣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不再擔任廣汽研究院院長職務;劉偉不再擔任整車事業本部本部長職務。”
這之前,張躍賽擔任的是廣汽乘用車總經理一職;在這一年之后,張躍賽再獲提拔。
晚節不保,突發被查
關乎于張躍賽的升職信息,停留在2020年9月15日,而關乎于張躍賽的任職信息停留在2023年11月。彼時,廣汽集團決定,任命黃永強接替張躍賽,擔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
![]()
不過,張躍賽只交出了廣汽乘用車總經理的權力,整車事業本部本部長一職還由其擔任。直至2025年9月,又一消息傳來:張躍賽,被帶走調查。
資料顯示,張躍賽出生于1963年,2019年出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時56歲,57歲被委以重任,帶頭對自主品牌進行一體化整合。老驥伏櫪,張躍賽高度被集團看好。
然而,就是在那幾年,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比亞迪從油到電轉型,長安汽車加速推進香格里拉計劃,小鵬、蔚來、理想、零跑等新勢力車企異軍突起。反觀廣汽集團,除了埃安增勢明顯,其他自主品牌未曾光鮮。
![]()
而今再看,即便是埃安,也因為多年前重心過于偏倚網約車,在新能源汽車逐漸從增量轉換到存量的大背景下,后續乏力。合創一度要大搞特搞最后也落得藉藉無名,昊鉑品牌則受限于品牌力不足,無力撐住高端局面,新車銷量極度低迷。
張躍賽,被委以重任,沒能完成重任。被帶走調查時,張躍賽62歲。
深陷泥沼的自主品牌
自2012年到2024年,廣汽集團一直處于盈利的狀態,只不過凈利潤從2023年開始下滑。2023年,廣汽凈利潤44.29億元,2024年凈利潤只有8.24億元。
2025上半年,廣汽出現虧損,凈利潤-25.38億元。1-6月,廣汽累計銷量755300輛,同比下滑12.48%;1-8月累計銷量1010477輛,同比下滑12.32%,下滑的趨勢沒能止住。
![]()
過去,廣汽高度依賴合資品牌輸血,自主品牌貢獻較低。傳祺品牌推動自主品牌發展的時代,讓廣汽看到了曙光,不料的是,自2018年開始失速,時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的郁俊沒能挽救局面;埃安推動自主品牌發展的時代,又因為迫切求量,走網約車的路線雖然實現了銷量快速提升,但對品牌的損害久遠。
![]()
對于自主品牌,廣汽集團一直不遺余力地變革,從設立整車事業本部到設立品牌營銷本部,都是渴望將自主品牌做大做強的表現。
靠著一臺AION S,廣汽埃安成為集團面向新能源的關鍵布局,并以AION S換殼,反哺合資品牌。然而,AION S的大部分銷量源自于網約車,銷路打開之余,品牌力受到極大影響,以致去年上市的RT和今年上市UT,偏低的售價也沒法和同級競品展開較量。
為扭轉局面,品牌營銷本部應運而生。可能否將自主品牌拉出泥沼,還是個未知數。
結語:再創一個新品牌
9月19日,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公開表示:“華為乾崑和廣汽聯合打造的新品牌——啟境,正式官宣!”
有消息稱,對于啟境的定位,有可能和昊鉑品牌重疊,屆時首款車型投放到市場后,昊鉑將集團被放到什么位置,不得而知。至于埃安,本身的定位就偏向低端,受到的影響估計不大。
![]()
在馮興亞官宣“啟境”的同一日,廣汽集團發出公告,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嚴壯立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資料顯示,嚴壯立出生于1969年,今年僅56歲,為何突然辭職且又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在廣汽大刀闊斧整改之際,留下了懸念。
大整改之際,廣汽的人事變動,還沒停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