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在土耳其的工廠不僅是一座制造基地,更是中國車企全球化智慧的體現,它巧妙地繞過了貿易壁壘,將中國新能源技術深度植入歐洲市場腹地。比亞迪土耳其新工廠的首款車型已確定為Seal U DM-i,預計2026年底正式投產。
這一決定建立在Seal U在歐洲市場的亮眼表現上。今年前9個月,Seal U以55,504輛的注冊量成為歐洲最暢銷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超越了長期領跑的大眾途觀(參數丨圖片)。
與此同時,比亞迪正在考慮在土耳其工廠生產Atto 3的DM-i版本,進一步擴大其插電混動產品線。這步戰略布局,展示了比亞迪對歐洲市場的精準洞察,也彰顯了中國車企在全球擴張中的戰略靈活性。
![]()
貿易壁壘下的戰略破局
2024年,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臨時關稅,比亞迪面臨17.4%的額外關稅。這一政策導致中國產純電動車進入歐洲市場的成本大幅增加,例如純電動版Seal U需繳納的綜合關稅達到27%。面對這一貿易壁壘,比亞迪沒有選擇硬碰硬,而是采取了巧妙的迂回策略。
土耳其作為連接歐亞的橋梁,成為比亞迪破解歐盟關稅困局的關鍵。根據土耳其與歐盟的關稅同盟協議,在土耳其生產的汽車可免稅進入歐盟市場。
比亞迪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機遇,投資10億美元在土耳其馬尼薩建設年產能15萬輛的工廠,并配套建設研發中心。
土耳其政府的政策調整也為比亞迪創造了有利條件。2024年7月,土耳其政府修改了附加關稅決定,對投資鼓勵政策范圍內的汽車進口不征收額外稅費,這將比亞迪在土耳其生產的關稅成本從可能的50%(基礎關稅10%+額外關稅40%)降低至了10%的基礎關稅。
比亞迪的這一戰略不僅關乎短期利潤,更關乎長期全球布局。土耳其工廠是比亞迪為歐洲市場配套的第二座汽車生產基地,緊隨預計今年年底投產的匈牙利工廠之后。這種多點布局的策略,大大增強了比亞迪應對全球貿易政策波動的能力。
![]()
市場驅動的產品策略轉變
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產品策略發生了顯著轉變。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Seal U DM-i(插電混動版)占該車型歐洲總銷量的90%,銷量達50,141輛,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還非常低。
這一轉變背后是中國車企對歐洲市場的精準洞察。隨著歐盟對中國純電動車加征高額關稅,以及歐洲部分地區充電基礎設施仍在完善的現狀,插電混動車型成為了更符合實際需求的選擇。
比亞迪的應對策略極具針對性:在土耳其工廠生產Seal U DM-i,完美契合了歐洲消費者的需求。
插電混動車型未被列入歐盟加征關稅范圍,成為中國車企的突破口。今年9月,中國車企在歐洲插電混動市場的份額已達到20%,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5%。
比亞迪的DM-i(雙模式智能混動系統)以電驅動為核心,滿電滿油綜合續航超過1000公里,完美解決了歐洲消費者的續航焦慮。
李柯表示,比亞迪還在考慮在土耳其生產Atto 3的DM-i版本,目前該車型在歐洲僅提供純電動版本。這進一步表明比亞迪正持續優化其產品組合,以更好地適應歐洲市場的需求變化。
土耳其是歐洲市場的戰略支點
土耳其不僅是比亞迪進入歐洲市場的跳板,其本身也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汽車市場。
2023年土耳其汽車銷量約為123.3萬輛,電動車銷量為6.6萬輛,雖然絕對數量不大,但增速驚人——2023年電動車銷量是2022年的近9倍。土耳其擁有8500萬人口,是歐洲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人口國,近年來GDP增速都在5%以上,汽車消費潛力不可小覷。據統計及預測,到2032年,電動車在土耳其的滲透率預計將達到30.4%。這意味著一個約37.5萬輛的潛在市場,這還不包括出口歐洲的銷量。
土耳其自身的汽車產業基礎也是比亞迪選擇在此建廠的重要原因。土耳其是歐洲第三大汽車制造國,2023年汽車產量達146萬輛(含商用車),汽車出口額達350億美元。
![]()
土耳其工業與技術部長穆罕默德·法提赫·卡希爾表示:“來自比亞迪的投資將會加強我們的汽車工業。”對于土耳其來說,比亞迪的投資不僅帶來就業和稅收,更重要的是推動土耳其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土耳其一直想打造屬于自己的電動車品牌,而中國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正好能夠幫助土耳其實現這一目標。
比亞迪的全球布局與本土化戰略
土耳其工廠是比亞迪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環,但只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經在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巴西、匈牙利等多地建設了生產基地。
這種全球布局的戰略思維,使比亞迪能夠靈活應對不同地區的貿易政策變化,同時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
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表示:“我們預計比亞迪今年海外銷量占比將突破20%。未來幾年,海外交付量將為比亞迪作出更大貢獻。”他進一步透露,比亞迪2025年海外銷量目標在80萬-100萬輛之間。
2025年1-7月,比亞迪海外乘用車及皮卡累計銷量已超過55萬輛,超越2024年全年總和。這一強勁增長表明比亞迪的全球化戰略已進入收獲期。
![]()
比亞迪的全球化不僅僅是簡單的產品出口,而是全產業鏈的深度本地化。在泰國,總投資約350億泰銖的整車工廠涵蓋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及零部件制造配套。巴西工廠作為比亞迪在亞洲以外的重要生產基地,完全釋放產能后可帶動超2萬個直接與間接就業崗位。為確保全球供應鏈穩定高效,比亞迪還打造了自主海運能力,首批8艘汽車滾裝船已全部投入運營,年運力超百萬輛的“海上艦隊”正式成型。這種全方位的布局,為比亞迪的全球化戰略提供了堅實保障。
技術領先構筑全球競爭護城河
比亞迪在土耳其乃至全球市場的成功,根本上是建立在技術領先的基礎上的。近期,比亞迪連續獲得多項專利授權,包括“直線電機懸架系統及車輛”、“電機、懸架、車輛”、“定子總成、電機和車輛”等。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性能,也構筑了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的護城河。
以DM-i超級混動系統為例,這一系統以電力驅動為核心,旨在提升能效并提供更平順的駕乘體驗。正是憑借這一技術優勢,Seal U DM-i才能在歐洲市場迅速超越傳統燃油車型,成為最暢銷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比亞迪在研發上的投入也令人矚目。截至目前,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超1900億元,擁有12萬名技術工程師。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強度達6.9%,高于特斯拉的4.5%。這種對技術研發的重視,是比亞迪能夠在全球市場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比亞迪的技術優勢也體現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表現。在鄭州全地形賽車場,14國外交官們親身體驗了比亞迪車輛70米浮水航行、29.6米垂直高度沙坡攀爬的能力。這種技術底氣,讓比亞迪在全球市場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