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在深圳的高中同班同學程林和吳丕江聚會。
特別開心的是,三十年后還能和當年的高中同學相聚在一個城市,關鍵是還能那么聊得來。
他倆都是走遍千山萬水,這幾年才來深圳發展的。
他們還帶我認識了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的主任方偉成老師。
![]()
(看屏幕太多,干眼癥發了,不得不帶上眼鏡)
這位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的方老師,可不是一般老師,是上過央視新聞的知名老師哦。
方老師這次帶著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的56人師生團來深圳訪學,參觀深圳高新科技企業。
這些以數理見長的新加坡小學霸們對深圳騰訊、大疆等高新企業興趣濃厚。
我的高中同學吳丕江吳總作為初創科技企業家,與新加坡同學進行了深入交流和互動,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和對新興科技的認識,得到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
吳丕江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數理中學的同學分享
那晚和新加坡的方老師一起,吃宵夜聊到凌晨,談到很多關于教育、關于人生、關于事業發展的話題。
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晚上我們聊得暢快,思想的火花無數次噴濺。
我和程林、吳丕江三人突然一起想到,何不找個機會直播聊聊,和大家分享這些有趣的、新奇的、獨特的觀點?
說干就干,直播馬上預約起!
本周五晚上8點,我們三位成都七中的好朋友,一起來聊聊“長反骨”的人生。
直播無回放,錯過了不要哭哦。
先來聊聊我這兩位好朋友好同學,三十多年的情誼,值得好好寫兩句。
01
— Dr小魚 —
過了北大分數線,不去
經常有人對我說:“小魚,你好厲害,文理兼修!”
其實,只有我自己清楚,我這種水平算什么文理兼修。
我的高中同學程林才是文理兼修的典范。
高中期間,我和程林長期前后桌。
他成績特好,性格也非常溫和,從不生氣那種。
我這個瘟豬子(學渣)整天問他各種題,他總是耐心回答,認真講解。
程林理科成績很優秀,文科更厲害,天天抱著古文看。
我們寫作文是憋死了寫不出來,他從來都用文言文寫作文,常常驚艷四座。
我們是理科班,但是歷史老師很喜歡他,主動邀請他學文科(說要重點培養他)。
他的高考分數是夠了北大分數線的。
但人家不去。
程林高考志愿壓根沒填北大,填的四川大學。
他說,因為他知道當年川大有一個公派留學項目,入校后報名參加選拔就有機會去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
那時候的他就認識到“比名校光環更重要的,是走得更遠”。
這份眼光,是不是領先同齡人三十年?
進了四川大學后,他如愿通過選拔,獲得公派留學新加坡的機會,學費生活費全免專業任選,他選擇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計算機專業。
讀完計算機研究生,又學了金融研究生。(這才是文理兼修的天花板)
工作了幾年后,他考入了北大光華學院讀MBA。
當年沒去北大,也不耽誤他拿個北大文憑。(手到擒來)
現在,他是深圳一家保險公司的股權投資負責人,就是那種每年手上有幾十億,需要花出去的那種“大佬”。
![]()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碩士和學士學位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持證人,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會員、新加坡計算機協會會員、美國項目管理協會會員。
深圳某大型保險公司股權投資負責人,負責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管理工作。
曾先后供職于北京泰康保險集團和上海復星集團擔任投資總監;亦曾任職于廣州越秀金控,從事戰略管理工作;也曾擔任新加坡華僑證券總裁助理,負責大中華區證券客戶機構交易業務。
02
— Dr小魚 —
學藥學的,開了游戲公司
吳丕江不僅是我的高中同學,還是我的大學同學。
我們都考入了華西醫科大學,我學的預防醫學,他學的藥學,同為華西醫科大學“鄙視鏈最底端”專業。
華西藥學出了個超級名人,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就是動畫電影《哪吒》的導演餃子。
![]()
餃子是華西99級藥學的,吳丕江是98級藥學。
當年吳丕江是華西藥學電腦社團的社長,餃子是他的成員。
這群學醫的年輕人,天天泡在電腦房里,研究編程和動畫。
畢業后餃子當了動畫導演,吳丕江做了游戲公司老板。
學了個冷門專業,大學期間不務正業玩游戲,也不是沒好處,對不?
后來,吳同學又輾轉多個領域,醫療、消費,教育,折騰得風生水起。
![]()
南洋國際醫療創始人
曾入讀華西醫科大學、莫斯科醫科大學、香港大學
曾擔任上市公司投融資負責人,創辦互聯網行業知名準上市游戲公司,開發過眾多互聯網醫療系統和軟件,創辦過連鎖消費品門店。
深度輔導過十余家海內外醫療機構的運營管理,以及若干醫療行業爆品項目的開發和推廣。
著有《醫療機構品牌創建高階教程》,《診所運營寶典》,《診所投資和運營指南》,《診所運營六脈神劍》,《醫療用戶畫像地圖》
很多人說我跨界得厲害,比起我的高中同學來說,我就是小兒科啦。
03
— Dr小魚 —
”長反骨“的人生,是什么樣的?
上周寫了篇醫學科普,在小紅書上爆了,幾十萬的點擊量,后臺評論多得看不過來。50歲中國女游客命喪東京診所,揭秘爆火的“干細胞回春”
公眾號這邊,一位老粉絲的一句評論讓我特別觸動。
![]()
我當然知道她是一片好心。
我給她的回答是:因為人生是曠野。
年少時,我們都非常反感“一眼望到頭的人生”。
中年時,我們被那句“人生是曠野,而不是軌道”的話深深打動。
那,我們為什么又要去向往“體制”和“穩定”呢?
知行合一這件事很重要,也很難。
固定的軌道確實安全,但單調無聊。
曠野之路確實未知的,但天高海闊。
想清楚,人這輩子只能活一次,為什么不活得勇敢點,精彩點,叛逆點呢?(怕什么?)
和兩位高中同學聊天,我們一致認為現在的生活非常快樂,哪有什么中年危機?
為什么?
因為我們都沒有走“尋常路”。
那條尋常的、萬千人走的人生軌道,到了中年才會有這樣那樣的危機。
不走那條路,自然就沒有那條路上的危機了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