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禮縣一座海拔近1900米的山頂上,考古學家們揭開了一處震撼歷史界的遺址——四角坪,因形似四角而得名。
這不是普通的古代建筑,而是秦帝國時期,一種特殊的建筑群,用于秦始皇西巡祭祀,事關國家禮制!
2012年一次例行工作中,禮縣博物館工作人員,野外調查時發現該遺址。
經過四年的系統發掘,這座被夯土墻環繞、總面積達2.8萬平方米的遺址逐漸顯露真容。
它結構嚴謹、左右對稱,仿佛用尺規精心畫就——中心是一座27.8米見方的夯土高臺,四邊設臺階,鋪空心磚,外繞卵石散水,甚至還有34個柱洞規律排列……
![]()
更令人驚嘆的是,中央還有一個6.5米×6.5米的“天井式”半地穴空間,地面鋪設密封地磚,磚縫處理技術高超,四壁還釘有鐵釘用來固定壁磚。
這里甚至發現了陶制排水管道,將雨水引向散水之外。
整組建筑不僅規模宏大,更關鍵的是——它“很秦很標準”!
通過現場實測與文獻對比,考古團隊推測其營造尺為23.2厘米,正是秦尺標準!中心臺基邊長120秦尺,臺階寬10尺,開間20尺……全部整尺規劃,一點不差。
出土的建筑構件也透露出強烈的時代信號:瓦當清一色為云紋,板瓦帶戳印,地磚飾回紋,空心磚做臺階——風格統一、工藝規范,屬于典型的秦代官式做法。
![]()
而且遺址幾乎沒有后期修繕痕跡,顯示它可能使用時間很短,卻意義非凡。
那么問題來了:秦始皇為什么要在這偏遠的山頂建如此考究的建筑?
《史記》記載,秦始皇二十七年,曾巡行隴西。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一帶,是早期秦文化發祥地,被譽為“秦人故里”,秦始皇西巡至此,合情合理。
這里很可能就是秦始皇祭祀天地、向上天宣示“大一統”的禮儀現場!
![]()
這是國內首次發現格局如此清新、形制如此嚴整的秦代禮制建筑。
它既不同于宗廟,也異于畤祭壇,而可能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國家祭祀形態。
其中心對稱、高臺圍廊的格局,奠定了中國后世國家,祭祀建筑的設計風格。
比如后世漢代的德陽廟、王莽九廟,天壇、地壇等。
可以說,四角坪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國家禮儀”的物化載體——它標志著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從諸侯走向帝國的重要轉折。
![]()
這座山巔遺址,靜立了兩千多年,等待著一個大一統時代,最有力的回響被重新聽見。
而如今,我們終于站在它面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