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臨潼區的數萬畝石榴園里,紅彤彤的果實壓彎枝頭,豐收在望。
9月18日,在位于驪山腳下的西安市臨潼區秦陵街道楊家村的臨潼區田心石榴農民專業合作社,果農圍在一起,認真聆聽有關石榴上市前管理要點的講課。
![]()
培訓現場,臨潼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副主任鐘興芝詳細講解了石榴安全生產要點。果農們聽得聚精會神,不少人掏出手機拍錄培訓內容。
“以前種石榴憑經驗,現在講科學。這樣的培訓太實用了!”臨潼區田心石榴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程小燕說,“老師講的內容直接關系到今年石榴能不能賣上好價錢,大家都特別重視。”
理論培訓后,臨潼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在現場搭建起臨時檢測臺,果農們紛紛拿來自家石榴樣本排隊檢測。技術人員熟練地對樣品進行編號、處理、提取和上機檢測,不一會兒結果就在儀器上顯示出來。
![]()
“程驪山的樣品合格!”“王超美的也沒問題!”隨著檢測結果一一公布,現場不時響起掌聲。
臨潼石榴素有“九州名果”美譽,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要求不斷提高,臨潼區開始大力推廣綠色種植技術。
“我們臨潼石榴名氣大,品質是關鍵。”臨潼區田心石榴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重權介紹,現在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提前做好農殘檢測,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讓客商放心,讓消費者安心。
“目前合作社吸納社員38人(戶),種植石榴300余畝,育有臨潼本土石榴品種68個,年產優質果240余噸,全部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種植,年產值120余萬元。”陳重權自豪地說,“今年我們還想把臨潼石榴賣到國外去,那就更要在質量安全上狠下功夫。”
“消費者掃描包裝上的合格證二維碼,即可查看產地環境、檢測報告等全流程信息。”果農陳武斌拿著自家石榴的檢測報告合格單,臉上笑開了花:“去年就是因為有這張‘承諾達標合格證’,每斤石榴能多賣一元左右。客商來了,一看檢測合格,買得放心,我們賣得也硬氣。”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臨潼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主任孫小濤表示,他們將采取強化源頭治理、智慧監管和品牌引領等措施,全力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推動包括石榴種植在內的農業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助力臨潼區鄉村全面振興。(記 者:王三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