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如猛獸般洶涌,房屋被摧毀,土地被淹沒,菲律賓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
臺風“海鷗”以每小時165公里的瞬時風力橫掃菲律賓中部地區,暴雨引發的嚴重洪水和山體滑坡讓大片地區陷入癱瘓。菲律賓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截至11月6日的統計顯示,這場災難已奪走了114人的生命,另有127人失蹤,82人受傷。
受災人口超過120萬,其中37萬余人被迫離開家園,轉移到臨時避難場所。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面對不斷升級的災情,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于11月6日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53歲的宿霧居民維加拉驚恐地描述:“從未見過這種景象,洪水洶涌如猛獸。”
01 災情嚴峻:臺風“海鷗”的毀滅性足跡
臺風“海鷗”自11月4日凌晨在南萊特省首次登陸后,自東向西橫掃菲律賓中部地區。
它所到之處,無不留下滿目瘡痍的景象,大量房屋被毀,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宿霧省成為災情最嚴重的地區,至少有49人喪生,13人失蹤。附近的東內格羅斯省和西內格羅斯省共有62人失蹤。
宿霧省省長巴利庫阿特羅表示,此次災情“史無前例且具毀滅性”,并將部分原因歸咎于當地多年采石導致河流堵塞以及不合標準的防洪工程。
更令人痛心的是,一架執行救災任務的軍用直升機在南阿古桑省墜毀,機上6人全部遇難。這起事件凸顯了救援工作的危險與緊迫。
![]()
02 國際社會回應與援助困境
面對巨大災難,國際社會迅速作出反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紛紛表示愿意提供援助。
美國大使瑪麗凱·卡爾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的心與受臺風‘海鷗’破壞影響的所有人同在。我們向遇難者親友表示哀悼,并向現場勇敢的急救人員致敬。”
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國此次對菲律賓災情的援助態度有所保留。這并非沒有先例——今年7月,菲律賓連續遭受三輪臺風襲擊,360萬人受災,損失接近60億比索時,中國也沒有像以往那樣火急火燎地提供援助。
對比歷史,中國過去對菲律賓的災害響應極為迅速。十年前超強臺風“海燕”襲擊菲律賓時,中國24小時內就送去了200萬美元現金和1萬噸大米,并派出“和平方舟”醫院船參與救援。
2021年臺風“雷伊”來襲時,中國也迅速提供了400萬美元的物資。
![]()
03 中菲關系變化與援助邏輯
中國援助態度的轉變背后,是中菲關系近年來因南海問題產生的波折。
就在今年臺風“海鷗”登陸前,菲律賓海警船在黃巖島附近進行了危險動作,2300噸的船三次高速切過中國海警船尾,最近時不到100米。
與此同時,菲律賓國防部長卻忙著與加拿大、法國簽署軍事協議,允許軍艦停在蘇比克灣,并公開聲稱“中國在南海非法侵權”。
過去一年,菲方船只非法闖南沙島礁230多次。今年7月,美軍F-35A首次進駐菲律賓,聯合軍演明顯針對南海。
中國對菲律賓的援助邏輯已經發生變化。當菲律賓無視相互尊重主權、平等互利的外交原則,做出傷害中國核心利益的舉動時,中國的援助態度自然會受到影響。
![]()
04 災難政治學的警示
菲律賓在災難困境中的處境,提供了一個觀察國際關系的獨特視角。
美國在災前一周高調向菲律賓出售55.8億美元的F-16戰機,但在救災方面僅通過聯合國提供25萬美元。
日本承諾的500萬美元援助卡在程序里,被嘲諷為“畫餅”;歐盟27國湊了150萬歐元。
這些數字與中菲貿易額形成鮮明對比——2024年中菲貿易額達716億美元,中國是菲律賓香蕉、椰子的最大買家。
但當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屢次挑釁后,中國將水果進口轉向越南,導致20萬噸菲律賓香蕉爛在港口,果農舉著爛香蕉在總統府前抗議。
有觀點認為,中國的外交策略已變得更趨成熟穩重。中國向來有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但援助并非沒有底線。
對于那些不懂感恩、持續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中方的態度體現了“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的原則。
![]()
馬尼拉的洪水總有一天會退去,但國際關系的邏輯不會改變:國家的援手從來不是單方面的施舍。
當菲律賓官員站在泥濘的廢墟上,清點損失時,或許也會清點那些被揮霍的外交信任。中國的六個字“理解菲方困難”看似簡短,卻包含著豐富的外交語言。
尊重換尊重,從來都是硬道理。
#亞太瞭望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