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鄉行
段兆軍
第15節、大油庫
閑談中,當得知我曾經帶著四個戰友在當年的大油庫駐守一年,想去那里看看時,王站長欣然答應了我。
![]()
和警衛連指導員田力(四川成都人)合影
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場站經多次縮編,成為營級留守場站,自然大油庫也能未幸免,被無情遺棄。進入新世紀后,場站遂又逐步恢復原建制,可惜大油庫已退出歷史舞臺了。后歷任首長都曾聽說過大油庫,但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現正編寫場站史,苦于無從知道,正好順便派警衛連指導員田力陪我去。
![]()
大油庫位置略圖(自繪)
大油庫,位于日喀則場站東偏南約十公里山溝里,從場站出發沿318國道(原中尼公里)向東八公里進入桑珠孜區年木鄉向右拐兩公里即是年木鄉當古村,年木鄉原屬達竹區,1988年撤區建鄉時,將原達竹區兩個鄉撤并為年木鄉,駐胡達村,距日喀則市約60公里。再進幾百米山溝口就是當年的大油庫駐地。當年我們抄小路穿戈壁灘步行去場站約需一個半小時左右。
大油庫駐地有一排座南朝北三間四角用磚砌、中間用土坯壘砌的的正規營房,東面一小間為灶房,中間一大間為宿舍,西邊靠路邊為小庫房,灶房東北角有一小棚子養一頭毛驢,棚外一輛膠輪架子車,上裝一個能盛200多斤水的油桶,專門用于到三公里外的雅魯藏布江拉水供我們飲用。緊靠小棚子有一約20平米玻璃棚,供冬季種菜用,四周均為開闊地,居高遠望雅江緩緩流水、藍天白云,地上成群的牛羊及小塊地綠油油的青稞,讓人心曠神怡。和連隊不同的是,竟還有一臺小小的熊貓牌收音機,每天能收聽到中央新聞,那個幸福感甭說了,條件在當時那是相當的雅古都。
1976年春,接兵回到連隊后,我即調任大油庫班班長,和陜西戰友雷懷慶、宣榮策,云南藏族戰友和志高、會寧戰友李守吉及稍后和李守吉調換的四川邛崍新兵李永澤在那里駐守一年,我們五個戰友團結協作,和睦相處,親如弟兄。一起做飯、拉水打柴,守衛油庫,圓滿完成了駐守任務。并和當地藏族同胞建立了良好關糸。認識了高大雄壯如牛的生產隊長瓊,矮小駝背、會說幾句漢語的羊倌通司(翻譯)洛布以及曾是尼姑的光頭老太太阿賈娜等當地藏民。幫助當地生產隊收割青稞,用鏈枷打碾青稞,想辦法為村里的手扶拖拉機購緊缺柴油,并一起歡歌跳舞……
![]()
大油庫遺址1
![]()
大油庫遺址2
望眼欲穿的駐地已到,眼前的景象讓我怔住了,昔日的營房已是斷壁殘垣,頹廢不堪,只留墻基掏去磚塊后留下的輪廓。從輪廓看,營房周邊后來夯筑了高高的圍墻,也已坍塌不堪,幾簇白刺散漫地生長著,顯得無助、惆悵,在微風吹動下輕輕搖曳,似在向曾經的駐守者訴說曾經的興衰。當年的駐地早已不復存在,已成為永遠的記憶了。人非物亦非,怎不讓人傷感。失望、悲傷涌上心頭,讓我一時難以自控,我急忙跳過墻垛,抓起一把沙礫細細凝視,沉睡多年的沙土啊,你何以記得,我曾是這里的守護者啊!
再看西山坡地那幾間貯藏航空炸彈的彈藥庫也已蕩然無存,似根本未發生過般消失殆盡。
![]()
毀壞的大油庫儲油罐
從大油庫駐地往南轉過山角西南方溝里就是場站大油庫,四個1000立方米用鋼筋混凝土澆鑄的圓桶形盛裝航空煤油的油罐依山坡錯落深藏在地下,上面只露罐蓋和通氣孔,三面環山,地勢隱秘,不易發現。我們駐守防衛的主要目標就是這4個油罐及前山坡的幾排彈藥庫。只見儲油罐因常年雨水沖蝕裸露在外,罐體也已破敗不堪,幾根鋼筋倔強的外露著,充分展示著它那剛硬不屈的本色。惋惜失落之感再次涌上心頭。
![]()
桑珠孜區年木鄉當古村委會
從大油庫出來,去當古村尋找當年的生產隊長瓊及羅布等老相識,突然一陣雷雨襲來,我們急忙躲進后來建造的位于營房和當古生產隊之間當古村址,準備去那里打問了解,不巧的是,大門雖開,里面空無一人。待到雨過天睛,在路上有兩位三四十歲的阿賈娜打草回家,詢問時只是頻頻微笑著搖頭,滿口“阿拉哈瓜麻訟,阿娜哈瓜嘛訟(我不知道)”。四十年前,當地老百姓見我們基本還能聽懂幾句漢話,怎么現在反倒一句話都聽不懂了呢!原來大油庫駐軍撤走后,當地基本聽不到有人說漢話,沒有了漢藏語言交流的環境,自然就聽不懂了。看來語言無法勾通,此時天已傍晚,指導員要回去執勤,沒辦法只能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日思夜想的大油庫和當古村。
真是太遺憾了,本想去西藏一定要見見當古村的幾位“老朋友”,可未曾想一個都未見到。那是多么難忘的歲月啊!往事一古腦涌上心頭。
最難忘的是當古村的光頭老太太阿賈娜。那是一位性格開朗、淳樸善良的藏族老阿媽。曾在舊西藏寺廟當尼姑,是毛主席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把她從人間地獄中解救了出來,因此,對毛主席解放軍有著特殊的感情。一生未嫁,當年已是40多歲了,牙齒全無,但精神矍鑠,活潑樂觀,每天去地里干活路上總是歌聲不斷,見了我們總是豎起大拇指喊“本布拉(官員,總把我們稱當官的)雅古都,金珠瑪米雅古都”。我們也多次去她家里喝青稞酒酥油茶。她一直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常常念叨“毛主席徹魯達巴秀(萬歲)”。1976年9月9日,敬愛的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與世長辭,江河嗚咽,山川流淚,天降連陰雨,遍地開白花,全國人民處于巨大的悲痛之中。當天下午,我正去連里開會,噩耗傳來,部隊緊急下達一級戰備命令,我即刻被大卡車送回大油庫駐地(享受了一次專車),進入了高度的戰備狀態。第二天老阿媽一路抹淚去地里干活,見到我們后跪在地上泣不成聲,怎么也扶不起來,邊哭邊喃喃自語:毛主席的蒙都(沒有)了,DL的來了,阿拉...嗚——嗚……一直哭著。那個場面讓我終生難忘。老阿媽活著現在應該80多歲了吧,此行未見到,終生遺憾事。遙祈老阿媽扎西德勒!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段兆軍:甘肅省會寧縣人,1972年11月入伍,在空軍西藏日喀則場站警衛連服役4年,1977年3月退伍后回到家鄉從事教育工作,現退休在家。
![]()
作者:段兆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