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迎來立冬節氣,冬季自此開始。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
立冬后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冬季普通盛行東北風和北風,氣溫逐漸下降,由于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隨著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并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在古代民間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中國一些地方會在立冬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日來慶賀。
![]()
今年是罕見的“九月早立冬”
今年的立冬格外特別,受乙巳蛇年閏六月的影響,立冬節氣落在了農歷九月十八,成了少見的“九月立冬”。要知道,往年立冬大多在農歷十月,那個被稱作“寒月”的冬季起始月,像這樣閏月加持、立冬闖進九月中旬的情況,確實難得一見,因此又被稱為“早立冬”。更特別的是,此次立冬交節時刻在7日12時04分,恰好在正午時分。出現這種“雙重特殊”的情況,難怪老輩人會用“百年難遇”來形容這份歷法巧合。
民間對“九月早立冬”早有說法,每一句都藏著生活智慧:
俗語一:“立冬寒衣前,遍地是黃金”
農歷十月初一是寒衣節,作為一年中最后一個重要祭祀日,往年立冬大多在寒衣節之后。而今年立冬趕在寒衣節前,在老輩人看來是個好兆頭。
這預示著今年冬天不會過于嚴寒,不用早早“貓冬”躲在家里,戶外勞作和生產活動都能正常開展,大家有更多時間忙活賺錢。更關鍵的是,立冬提前意味著明年春天會來得早,對春耕播種格外有利。2026年春節正趕在立春里,還離雨水節氣不遠,過完年就能立刻投入農事和工作,一年的忙碌能早早就有盼頭。
![]()
俗語二:“立冬在九月,當了棉衣換頭牛”
立冬落在九月,說明冬天來得早、走得也早,春耕自然會提前。明年是馬年,民間常說“牛馬年好種田”,再加上2026年立春在臘月十七,大年初二就進雨水,陽歷3月12日 “出九”時才正月二十四,整個春天都透著“趕早”的勁兒。
這句俗語的核心是說,這樣的節氣排布會讓年景更順,農活能早早鋪開,收成有保障,日子自然越過越富足。不用執著于“棉衣換牛”的字面意思,本質是老輩人對豐收和美好生活的期許。
![]()
這些說法只是基于民間以往經驗總結出來的,大家僅做參考。畢竟氣候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會受到大氣環流、海洋洋流、地形地貌、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后氣溫降至冰點以下,江河湖泊處于 “初凍” 狀態,標志著寒冷天氣的正式開啟。
二候:地始凍
隨著氣溫持續下降,土地表層開始凍結,土壤中的水分凝結,地面變得堅硬。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雉,即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了大蛤。
![]()
立冬-習俗
祭祖飲宴
人們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
補冬
立冬后,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古時農民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這天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
吃餃子
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
![]()
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以抵抗冬季的濕寒,減少疾病的發生。
掃疥
過去立冬,河南、江蘇、浙江一帶民間還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為“掃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證身體健康過冬。
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
立冬-養生
立冬養生三原則
少咸多苦,養腎
冬天要少吃咸味食物,多吃苦味食物。冬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過咸的食物少吃,多吃新鮮蔬菜。
少寒多溫,養胃
冬季氣候處于一個“陰消陽長”的過程,若是不慎受涼,寒邪便容易侵入腸胃,引起不適。要尤其注意胃部的養護,首先要防寒保暖,尤其是腹部的防護,以免著涼。
同時也應多吃健脾養胃的食物,也可以經常揉腹,促進消化,更有益于胃部的健康。
早睡晚起:養神
立冬后,應遵循“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養生之道。冬季養生著眼于一個“藏”字,不輕易擾動陽氣,也不過度憂心操勞,躁動心神。良好的起居習慣,便是冬季養生非常重要的一步。
![]()
立冬養生三注意
不宜過早動
冬季清晨天氣寒冷,戶外運動時間可以選擇9點之后,避免寒氣入侵人體。
注意保暖
早晚天氣寒涼,此時要勤加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背部和腳部,給身體一個適應寒冷的時間。
忌劇烈運動
宜選擇輕緩的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以微微汗出為度。汗多泄氣,劇烈運動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故冬季應忌劇烈運動。
![]()
立冬養生三秘訣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進補還要注重區域之分。立冬時節,在北方的人已經看到了飛雪,穿起了厚棉襖,而在南方的人還穿著單層夾衣。所以要北方溫補、南方清補、高原潤補。
北方溫補
北方地區的冬季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肉等。
南方清補
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如立冬街頭的“姜母鴨”。
高原潤補
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冰糖為宜。
![]()
立冬-詩詞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
《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
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
冬日已來 寒意漸濃
你那里變冷了嗎?
你還知道哪些立冬的知識呢?
快快留言分享吧
綜合自中國教育報、中國食品安全網、徽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詩詞天地、新華網、人民日報、視覺中國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