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類專業或許無法讓所有食品完美無瑕,但能讓危險少一分,讓信任多一分。
——女同事說
![]()
點贊、推薦,順便★標俺們
四舍五入做新東方精神股東!
最近,“預制菜”又引起了不少爭議。
看著關于預制菜五花八門的說法,不少人都疑惑:天天吃的預制菜,到底安不安全?加熱后還能有多少營養?
![]()
的確,現在的人們比任何時代都更懂營養學,但也比任何時代都更焦慮吃什么。
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但各大社交平臺上依舊瘋傳著“外賣黑作坊”的暗訪視頻;每年315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讓人倒吸涼氣。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同時“吃得好”,似乎已經變成了一件不可能之事。
但這卻是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全體師生及其有關行業從業者的最終目標。
![]()
01
舌尖上的高考
提到食品有關的專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或者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有趣的是,這兩個專業都屬于工科類。而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卻屬于醫學類專業。
它主要研究食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營養成分在機體里的分布、運輸、消化、代謝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營養指導、食品衛生的監督與檢測等。
很多吃貨,最初報考這個專業可能是認為它與“食品”有關,上課做實驗,各種吃的應該不少。
但到開學一看見課表,就開始懷疑人生了。
作為一門與食品衛生有關的醫學類專業,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的課程橫跨多個領域。
此外還有很多醫學有關的課程,首先,基礎課程方面,有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等課程。它們的共通點就是“實驗多”。
這個實驗啊,你就做吧,一做一個不吱聲,僅“微生物檢測”一項便需反復培養、觀察菌落,稍有不慎便需從頭再來。
![]()
此外還有很多醫學類課程,從食品毒理學,到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再到正常人體學、疾病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論、預防醫學概論……
不知道的還以為拿到的是醫學專業的課程表。
![]()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木有。
還有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食品檢驗與分析等眾多專業課。
先不說其他專業課涉及的各種規則條例,只說“食品法規與標準”涉及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就已經足夠背到讓人腦殼大。
![]()
圖源:交通大學醫學院
網絡上都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是學醫+學法+學營養,這誰扛得住啊~
大一是化學家,大二是營養師,大三成了食品警察,大四直接進廠打螺絲(bushi)……學完四年,讓人明白什么叫“專業選得好,天天像高考”。
與此同時,為了降低畢業之后的就業難度,學生們也會為自己增加一些額外的“工作量”,比如在讀書期間考取證書,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
其中,公衛執業醫師證,作為公共衛生類別執業醫師的必備證書——食品衛生與營養專業畢業生接觸醫學相關工作為數不多的幾個渠道之一,受到很多學生歡迎。
然而,尷尬之處就在于,雖然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屬于醫學類專業,會上一些與醫學有關的課程,還是一級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下面的唯一不受布控的專業,但它在本科階段并沒有直接報考該證書的資格:因為畢業生畢業后被授予的是理學學士學位,而考取公衛執業醫師資格證則需要醫學或有關學歷。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的學生想要考取該證書的唯一方法,是繼續深造,成為公共衛生專業型碩士,以碩士學歷報考。
怎一個“慘”字了得~
02
進退兩難
作為“舌尖上的搬磚專業”,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在就業上主打一個競爭激烈,出路多元;起薪不高,機會也不太多……
從就業方向上來說,大部分畢業生會進入食品企業,比如成為食品質檢員、研發工程師或做供應鏈管理。
好處是可以經常吃吃吃,有各種隱形福利,比如“免費試吃”以及“員工內購折扣”,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進入研發企業,要經歷新品上市前的配方調試階段,說不定會瘋狂試吃,試到崩潰,吃到發胖(還不算工傷)~
![]()
圖源:小紅書@很甜不戒糖
同樣需要留意的是,食品企業的行業需求量大,競爭的激烈程度也非同尋常。
如果是在質檢類崗位,可能要同時面對工作內容重復性高,且需要持續學習食品安全法規和各種新技術的問題。
除了進入食品企業之外,也可以進入公共衛生部門或教育機構。比如進入醫院的營養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疾控中心或者各大高校等。
這一方向的好處是相對穩定,劣勢則是普遍對學歷要求較高,基本要求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另外還有一個近兩年很火的方向:健康管理行業。
這里又可以分為兩個小的細分方向:自主創業或者進入企業。
如果自主創業,則可以走健康餐飲或者營養工作室類的路線,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開放各種個性化服務,比如定制食譜,營養餐等等。還可以結合近兩年國家提倡的減脂減肥政策,提供各種減脂餐或減肥膳食指導。
但這類工作比較依賴于當地人群對相關內容的需求程度,要靠近經濟發達地區更適合發展。
![]()
選擇進入企業的話,則是走營養咨詢師、健康管理師等方向。
這一方向雖然市場潛力很大,但因為屬于新興領域,行業規范尚不完善,部分機構存在資質 /管理混亂問題,稍不留意就會變成銷售崗。
而它的薪資則處于整體偏下的狀態。即使在一線城市,應屆生的起薪普遍也只有5000--7000/月,二、三線城市則要更低。雖然部分大廠或外資企業的薪資會更高,但對個人的要求也會隨之提升。
![]()
前有本科四年拼命讀書,后有畢業后朝九晚六,考證不斷,學習不止。
較大的學習壓力,匹配到較低的薪資,讓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在2024年的本專科綜合滿意度最低專業排名中,“喜提”第二。
![]()
03
用專業筑起信任之墻
為什么人們對食品安全如此看重?
因為食品安全是保障人類生存和社會穩定的生命線。
根據WHO統計的數據,全球每年約6億人因食源性疾病就醫,42萬人死亡。
而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六大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細菌,第四的是化學性因素。
網絡上常用來開玩笑的“見小人”的毒蘑菇,排名第六。
![]()
![]()
而在化學因素中,超范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使用非食品級或禁止使用的食物添加劑及營養強化劑食品以及使用食品發生化學性改變,則又成為主要原因。
![]()
當神農嘗百草以辨毒草與良藥,人類對食物安全的追求,便刻進了文明的基因。而如今,我們不必面對未知植物的威脅,卻要面對來自化學物質所引起的更大的恐慌。
退一步來講,那些食物,從不是簡簡單單的“續命餐”,而是每個人對“好好生活”的另一種期待。
人們通過觀看美食節目獲得治愈,在《舌尖上的中國》里品味人生,食物的作用從“果腹”升級到了“精神需求”。
然而,當所有人都在不斷告訴我們“品質生活”的時候,最能決定生活品質的食物卻在不斷“降級”:
人們迫于無奈,從只吃“現炒的食物”到“接受預制菜”,從“堅決抵制地溝油”到“活著全靠免疫力”,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需要筑起食品安全和食品衛生的防線。
在全球化與科技變革的背景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氣候變化導致農作物成分改變、新型食品添加劑涌現、素食主義等飲食潮流興起,都需要專業人員以動態研究回應現實挑戰。
在3月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而我國"健康中國2030"規劃也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居民營養監測制度,逐步解決居民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的問題,實施臨床營養干預,加強營養健康工作的指導。
![]()
這預示著專業人才需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與此同時,預制菜等產業也需要更多專業人士加入其中,憑借自己的職業素養與職業底線,帶領行業走向更健康的遠方。
![]()
圖源:獵聘
每一次食品安全危機,都是對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的召喚。它或許沒有金融的光鮮、互聯網的暴利,但其價值正如水與空氣——平凡卻不可或缺。
當“科技與狠活”成為流行詞,食品衛生與營養學人更需以專業為盾,讓“良心食品”不再依賴商家自覺,而是來自科學的監督與保障。
曾看到有人說,“食品類專業或許無法讓所有食品完美無瑕,但能讓危險少一分,讓信任多一分。”
或許,這“一分之差”,正是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存在的終極意義。
與此同時,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及其有關的行業,也需要人們與社會更多的信任與支持,讓TA們擁有更廣闊的空間,更好的待遇去施展自己的專業能力,為人們帶來更健康也更美味的食物。
這才是值得期待的雙向奔赴。

每日互動
你對食品類專業的了解還有哪些?
評論區告訴我8~
面對小朋友,新東方有編程、美術、機器人、科學等素質課程,也有口才、寫字、腦力、故事表演等素養課程,還有游學營地喔;
面對高中生、大學生,有留學咨詢、出國考試、大學四六級、考研、專升本、成人英語;
反正,我們提供全程體系化教育教學解決方案,只要是你想學的,我們都有(嘻~)
有需要歡迎點擊下方小程序,將有專人和您聯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