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金融學家發文稱:你看看,羅永浩讓無數餐飲企業現原形了!剛剛看到一家連鎖餃子店已經把“當日現做,當日現拌”的標語給遮蓋起來了,店長說了過兩天廣告牌要重做。
雖然沒掛牌子公示是預制餃子,但是也默認了是預制菜。大概怕遇上消費者投訴,所以主動遮擋了敏感詞匯。
![]()
羅永浩“大戰”西貝,讓無數餐飲店現原形,應該離餐飲店需強制公示預制菜的規定不遠了,如果不是現炒現賣,消費者有知情權,明明是早就拌好的餃子餡,硬說“當日現拌”,以后就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
而且遮蓋得很嚴實,細分的小標題出現類似標語也都給遮蓋起來了:
![]()
有眼尖的網友看出來了這好像是袁某云餃門店,據悉,這個品牌的連鎖店超 3000 家,以 “現包現煮更新鮮” 為宣傳點。但其門店的原材料除蔬菜外,均由總部統一配送,店員只需將總部配送的調好味的肉餡與青菜混合即可。
其實早在2023年,這個品牌的餃子就有人質疑其門店使用的餃子皮和豬肉餡都是冷凍品,其中餃子皮的保質期是兩個月,豬肉餡的保質期是180天。一時間,“袁某云餃被曝是預制菜”引發消費者關注。
![]()
其實,目前還是有相當多的品牌餃子店聲稱自家的餡料是現包的,比如熊大爺,其口號是 “鮮切現拌,手工現包”,門店所用青菜當天采購、清洗、切,餡料一天至少拌 4 輪,三年多時間拓店超 1000 家。
還有比如四海現包水餃研究所,雖然成立時間很短,但該品牌已成功開設 560 家門店,實行現拌餡、現搟皮、現包、現煮的模式,確保餃子新鮮。還比如福滿堂現包水餃,門店數量達 1412 家,采用開放式廚房,消費者可直觀看到面團現搟、餡料現拌的全過程。
當然了,用預制餡料的也不少,比如袁記,因為一條蚯蚓被查出“餃子餡是保質期6個月的預制品而餃子皮的保質期有2個月!”。
![]()
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餃子店,很多都是用的預制餡料:
![]()
其實只要實符合國家標準,預制的食物并非不好,事實上現在我們吃的很多東西都是預制的,現在大家生氣的點在于,一些店明明是預制的非要說現做的,這不就是欺騙消費者嘛?
再說了,如果是預制的,中央廚房統一配送的,成本應該要比現做的低,是不是應該賣的更便宜呢?反觀一些商家,故意藏著掖著不標明,甚至標榜就是現做的新鮮的,直到被曝光被發現,很多消費者才發現被欺騙了。
所以,是預制的就大大方方說出來,只要食材符合標準,衛生干凈,味道好,一樣有很多人愿意去消費,怕的就是欺騙,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