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談演義,就不要有理中客來秀什么正史。既然是團戰,就要去掉“上中下駟”的思維,傻子才會選擇一對一。演義里邊其他能和五虎不相上下的,不止5個。暫且挑呂布、顏良、文丑、許褚和龐德上場。以原文為據,以免加入個人的主觀臆想。
首先是呂布,天下第一應該無可爭議。五虎只能派關羽和張飛同時出場才能與之抗衡。虎牢關下:”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合,不分勝負。““不分勝負”是指張飛劣勢,張飛雖然還頂得住,呂布一時拿他沒辦法。但時間久了張飛肯定要敗。
然后是關羽加入戰局。”三匹馬圍著圈打轉。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戰不倒”的主語切換,說明關羽上來后局面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呂布還頂得住,關張一時拿他沒辦法。時間久了溫侯要敗。易言之,也就是呂布等于1.5個關羽(張飛)。這也是呂布一看劉備上來趕緊就跑的原因。
![]()
其次是顏良、文丑。一直被低估。白馬之戰,顏良20回合搞定徐晃,曹營諸將全都慫了(眾將栗然 )。就是顏良當時比曹營的所有將軍都強,包括許褚。延津之戰,徐晃+張遼圍攻文丑,結果徐晃敗走,張遼重傷。說明啥?
說明顏、文2位的設定就是和超一流武將(關張趙馬典許等)持平的水準。而且2人死得都很窩囊。顏良:”見關羽正欲相問,不料赤兔馬快,已經跑至近處。良措手不及,被一刀刺于馬下。“
雖然作為先鋒主將,顏良不先想著御敵,反倒問姓名的操作純屬活該。但被關羽斬殺,的確是意外事件,非戰之罪。
文丑。”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拔馬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背后一刀劈于馬下。“能擊敗張遼和徐晃聯手的文丑,為何很快被關公斬于馬下?不僅僅是赤兔馬快,需要結合背景來看原因。
”文丑軍得糧車,復來奪馬。兵士不成伍,相互雜亂。曹兵圍而下擊,丑挺身獨戰,部眾自相踩踏。“由此可見,遇見張、徐之前,文丑軍便已混亂不堪。緊跟著雖然擊敗了張遼、徐晃。但這與大局無關,屬于“挺身獨戰”。反而導致“自相踐踏”。
![]()
然后再遇到關羽的十幾個人,心慌意亂又再次改變策略,開始撤退。在戰局陷入混亂的情況下,你要么就鼓起勁頭拼個你死我活,要么就利用擊敗張徐的時機收拾人馬逃跑。
偏偏文丑一會進一會退,使本來就已經很混亂的部隊更加不知所措,最終釀成兵敗身死。過于拉胯的治軍和指揮能力,讓文丑死前發揮出來的實力恐怕不足三成。類比如趙云的壤山一役:
許褚+李典+數倍于己方之兵力堵殺擔任后衛的趙云,趙云在完成掩護之后脫身另說,還有力氣沖陣斬高覽,然后三十合打爆張郃。因此在去掉軍隊指揮這個包袱后,團戰里顏良和文丑的水平,需要五虎里邊的趙云乘以2才能抵住。
馬超。另1個“趙云”我選馬超。印象中很帥很不得了,亦被曹操稱道為“不弱于呂布”,再加上和張飛單挑那一場,甚至會覺得其實力可能在張飛之上。但馬超有個拖后腿的問題:就是單挑許褚。
先談這句“不弱于”,毛宗崗是這樣給的注釋——“此是激許褚也”。毛宗崗是歷版《演義》的集大成者,如今的版本就是經他整理后的完成版,因此這類似于是作者親自下場解釋馬超并沒有達到“不弱呂布”的原因。
![]()
再說許褚為什么會拉馬超的跨 。12回徐州大戰中。許褚跟呂布剛剛打了20個來回,操曰:“非單人可勝布。”當即派出典韋、夏侯淵、夏侯惇、樂進、李典五人一窩蜂上去群扁呂布。
這么來看,是曹操在兩人斗了一會兒后看到了顯著的水平差距,要不然不會著急同時派出五位援將。許褚曾和典韋打過24小時,大致可認為實力略同。假設我們認為許、典具備關、張級別的實力。
那么前文的劉備難不成等于惇+淵+典+進?這么來算,其實就是關張強過典許,而且還強了不止一點點。許褚的定位應該是徐晃,徐晃首次登場就和許褚對決五十回合未分高下。后來關羽敗逃徐州時,曹操派許、徐2人去追,結果被關羽一并殺退。
無須多疑,徐晃和許褚本來就是來攔截關羽的,沒有放水的必要性。后期漢中對峙時,醉醉醺醺的許褚還被張飛劃拉幾把就刺傷了上臂。
![]()
同樣說明不管裸衣戰馬超,僅單看這樣的表現,很難去說許褚比徐晃更強大。由于正史中的確記錄了馬超發現許褚在場而不敢對曹操下手,因此老羅依葫蘆畫瓢搞了一個2人未決雌雄的劇情。
然而結果卻造成了許褚為何在對戰其他人戰績都很爛,偏偏與馬超對壘時才有了五虎之力?可能是認為這樣寫會使實力體系陷入紊亂。因此,毛宗崗在許多情節上重寫了關于許褚的表現。
例1:許褚在嘉靖本里夾著馬超的槍,接著才扔了他的刀。毛本中改寫成他扔掉刀子以便夾住槍,明顯更加被動。例2:上面說張飛在醉醺醺的許褚肩膀上捅了一槍,在嘉靖本里是眉間中槍。
顯而易見的,毛本稍微增強了許褚的實力,而且說他比馬超稍遜一籌,讓這場對決變得不那么陡然。正如他自己寫的旁注——“重寫許褚乃是重寫馬超。曹操割袍,許褚卸甲,卸甲即算輸矣”。
許褚其實是輸掉了這場對決。在曹操的激勵下獲得了實力加成,但仍比不上馬超。問題是在原本里給關羽和張飛當桿過的許褚在毛本里雖然更厲害了,但他仍然逃不過是關張訓練用桿的命。結果是,馬超遇強才強,而不是在遇到弱者時。
![]()
很明顯,這不會發生在關、張2人身上——在與許褚交戰200多合后仍處平局。更痛苦的是,毛版還特意添加了一個趙云秀絕技的情節來給馬超看,這讓馬超感到既驚訝又尊敬。等于說趙云不比馬超弱。
因此,馬超在演義里應該是弱于關張,強于許褚的定位。若拉入團戰,趙云與馬超聯手也只能達到戰平顏良文丑的層次。那么現在的問題是:五虎里邊只剩下1個黃忠,他有戰勝龐德與許褚聯手的水平嗎?
首先,黃忠肯定達不到關(或者張)的水平。雖然剛出場就能一百余回合戰平關羽,但原文說的是“韓玄擔心黃忠有失而鳴金”,這表明黃忠很可能處于不利地位。雖然關羽認同黃忠的實力,但他認為自己的拖刀計是能夠管控局面的。
”云長暗忖:“黃忠名不虛傳,來日必用拖刀計贏之。”后來雖然關羽正準備發揮拖刀之計時,黃忠的馬出了問題,但現場仍在關羽的控制之下。
其次,黃忠也確實不如趙云。米倉山一役,黃忠可以讓徐晃張郃兩人半天都解決不了。午夜開戰,趙云中午出發。如果兩人以同樣的速度行進,黃忠已經戰斗了12個小時,再加上與徐晃共同戰斗了一段時間。這個簡直太可怕了。
但黃老頭的確是陷入了艱難的狀態,無法脫離。再看換成趙云上來是個啥情況?局面瞬間扭轉,徐張2人的反應是驚慌失措——“云挺槍殺入重圍,如入無人之境。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上前。”
![]()
總體來講,黃忠略弱于徐晃張郃,而趙云則明顯強過這2人聯手。這種例子還有上面的汝南之戰。超一流的門檻應該就是可控2個標準一流的聯手。
最后:龐德恐怕可匹敵馬超。有兩個人做出過評價。 1、作者旁白:羽曾欲與馬超比試,而今與馬超之部將爭鋒,是以無異也。2、曹操:“關某今遇令明,真勁敵也。”
曹操說這句大致有激勵的含義,然而早在白馬時期,大家都默認曹營眾將不如關羽。曹操說龐德是關羽的強敵,等于默認龐德在白馬時期要強于曹營眾將(包括許褚),而毛宗崗的評價直接將龐德拉到了與馬超相同的水平。
![]()
酌情文本情節默認關羽比顏良強,關羽自己也想和馬超比試,毛宗崗認為龐德等于馬超,曹操也說龐德和關羽棋逢對手,所以龐德至少不弱于顏良。即使不考慮這2人的評論,龐德也無疑能戰勝許褚。
在第67回陽平關一戰中,曹操計劃先后讓張郃、夏侯淵、徐晃和許褚輪流耗掉龐德的體力,并想活捉他。結果失敗了,龐德力敵他們四人成功。相反,他們四個人回來后都肯定龐德的水平很高。可見龐德確實有成為關羽勁敵的資格。
綜上:5V5,關張合璧大于呂布。馬超趙云聯手略等于顏良文丑。龐德大于(至少可以戰平)黃忠。群雄還多出一個許褚。故:群雄勝。最后需要明確的是,《演義》可不像現在的神劇,啥都敢亂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